三螺旋混成组织视阈下的科学知识生产

2012-04-07 13:54波,孙
关键词:科学知识螺旋科学

邹 波,孙 垠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

三螺旋混成组织视阈下的科学知识生产

邹 波,孙 垠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

多价知识观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的强调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特定要素或某个片段的视阈,内在地要求以集成性的观点来审视科学组织。在分析知识多价性与科学知识生产场域集成性关系的基础上,阐释了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混成组织是一种科学知识生产的集成性组织。它捕捉了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包含学术、市场和政策的多元重叠关系,使科学知识生产所需的资源、组织结构及运作过程都具有集成性特征。

三螺旋混成组织;科学知识生产;集成性;多价知识

一、科学知识生产的组织学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组织理论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理查德·惠特利提出了一套科学组织研究的纲领。惠特利科学组织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是科学场域,他指出:“科学场域是指有相对较为明显的边界,由领袖人物按照智力贡献的价值分配奖励从而控制和引导对某类科学问题进行研究的社会组织。”[1]惠特利认为,不同的知识属性需要不同的组织类型,其组织特征主要体现两个方面:成员的相互依赖程度与研究任务的不确定程度。他进一步将相互依赖程度分为“功能性依赖”和“战略性依赖”,任务不确定程度分为“技术任务不确定”和“战略任务不确定”。在此基础上,惠特利通过赋予四个变量“高”“低”进行分组,得出16种交叉结构,在排除了很少存在的9种之后,得出了7种科学组织的类型。惠特利的科学组织理论的优点是能够综合建构主义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经验成果,并将其放在整个科学组织的大背景中去理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这些具有各式各样结构性特征的科学场域,缺乏承载它实际运行的实体[2]。

沃恩在科学组织的实体化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她主要从“组织特征”的视角研究了组织特征是如何影响知识生产的。沃恩在重新解读美国航天航空局关于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工程决策资料基础上,研究表明“组织可以丰富和操纵整个转化过程:构造人员、目标、技术和工作实践;根据组织目标筛选信息;建构话语发生的场域,界定什么信息可以被交流;要求分类系统和标准文本,对来自更全面的、动态的互动和情境逻辑的经验和理解进行编制和限定,使之成为容易消化和交流的摘要。”[3]在航天飞机是否适合发射的风险评估过程中,充满了无序性和不确定性。对于这种无序性和不确定性,组织是如何使得意见最终达成统一的呢?沃恩认为原因在于“NASA(美国航天航空局)改变了科技知识和知识生产的条件,组织相似规定了知识交流的原则和实践,为组织决策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交易区(trading zone)”[3]。刘小玲、曾国屏对惠特利的“科学场域”视角和沃恩的“组织特征”视角进行了比较,认为“‘科学场域’视角是对科学组织为什么如此(运行、发展和演变)的内在探悉,‘组织特征型’视角是科学组织怎么样如此(运行、发展和演变)的外在性描述,因此,两种分析纲领的整合是合乎逻辑的。”[2]

在知识管理领域,关于组织和组织间的科学知识生产集中于对“场”的研究。日本一桥大学教授伊丹敬之从组织管理模式的角度,相对于以往“科层制”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组织管理理论即“场管理”,认为在“场”内,人们之间在情报的相互作用下,增进理解,产生共鸣,进而加快科学知识生产。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科学知识创造的过程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将“场”定义为:“分享、创造及运用知识的动态的共有情境。场为进行个别知识转换过程及知识螺旋运动提供能量、质量和场所。换句话来说,‘场’是以‘含义流’形式不断涌现的,现象学上的‘时空’。新知识是通过既存知识的含义和情境的改变创造出来的。”[4]野中郁次郎知识生产的“场”理论,打破了局限于某一组织之内的“场”的含义,阐明了科学知识可以在组织间产生和创造,从而赋予“场”以更广阔的空间。

二、科学知识的多价性与知识生产场域的集成化

在第五次国际三螺旋大会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亨利·埃茨科威兹教授作了题为《第三次大学革命:作为三螺旋的DNA的多价知识》的大会主题报告。他回顾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知识生产方式的不同,认为当前在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这些新出现的领域,知识同时是理论的、实践的、可商业化的和公开的[5],即知识具有多价性。与将知识划分为不同的范围——基础知识、应用知识、专业知识等不同的是,知识多价性论题把握知识的统一性,但又注意到知识的不同,对知识的划分法加以补充[6]。

科学知识的结构与知识生产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对科学知识结构认识的改变,也带来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相比把知识划分为理论的、实践的、产业化的单价知识观,多价知识论题与司托克斯将研究区分为波尔象限、巴斯德象限、爱迪生象限和皮特森象限的理论不同[7],进一步打破了从基础科学到技术创新的线性模式。“单价知识”的观点强调理论的、实践的和产业化的知识是相互分割的,与之相对应的是科学知识生产的方式遵循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线性路线,这在万尼瓦尔·布什的《科学—无尽的前沿》一书中有集中体现,《科学—无尽的前沿》隐含着科学自发作用机制的假设,根据这一假设,在线性进程的一端投入资金,有用的结果在另一端就会出现。这种从科学到产品的生产模式,实质上是假定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创新—产品销售知识生产的线性模式。多价知识观的提出,意味着作为理论的、实践的和应用的知识生产可以同时进行,它改变了传统的线性知识生产过程,代之以非线性、集成化的知识生产模式。

科学知识生产组织是科学知识生产活动赖以开展的载体。“为了理解科学的动力学及其增长,必须同时探究它的内容和组织。”[8]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角度研究知识生产组织,其核心是在分析科学知识结构变化基础上,把科学知识生产方式与科学知识生产组织之间视为一种协同演化关系,即随着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科学知识生产组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正如贝尔纳所言:“不能认为任何种类的组织对于科学都会是适宜的。找到科学所必需的组织种类这个区区小任务本是一个科学问题。”[9]在“单价知识”观的背景下,由于知识被分割成理论的、实践的和产业化的,科学知识生产的组织相应地呈现出相互分离的特点,大学和科研院所扮演着基础理论性知识生产组织的角色,而企业则是实践的和产业化的知识生产场所。不同于单价知识观下的科学知识生产组织,多价知识观下科学知识生产组织应具有集成性的特性,要能同时实现理论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可商业化知识生产的共场性、同时性。

三、三螺旋混成组织的特征及其知识生产的过程

(一)三螺旋混成组织的含义

20世纪90年代,亨利·埃茨科威兹教授和洛埃特·劳德斯多夫教授提出了创新的三螺旋理论。三螺旋是一种创新模式,是指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三螺旋的要旨是:大学、产业、政府这三个机构范围每一个都表现出另外两个的一些能力,但同时仍保留着自己的原有作用和独特身份。由于联系与作用,代表这些机构范围的每个螺旋线都获得更大的能力进一步相互作用与合作,支持在其他螺旋线里产生的创新,由此形成持续创新流,共同发展[10]。

大学、产业、政府三根螺旋线通过互动、交叉、重叠和融合能够演变成各种关联模式和组织结构,形成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的混成组织(Hybrids),它是三螺旋创新模式的微观结构。在三螺旋混成组织中,由于大学、产业与政府之间是动态的相互作用关系,彼此之间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位置与作用,从而促使它不断调整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以适应科学知识生产的需要。从三螺旋混成组织的具体形式看,主要包括技术转移办公室、联合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公司、技术极、孵化器等。亨利·埃茨科威兹这样指出三螺旋混成组织的重要性:“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孵化器运动、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包括私人、公共与社会)风险资本的起源与发展。对于创新流动而言,这些组织创新和技术进步同样重要[11]。

(二)三螺旋混成组织的集成性特征

从科学知识生产所需要的资源看,三螺旋混成组织综合了来自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科学知识生产的资源优势,具有集成性特征。乔尔·莫克尔指出:“每一个进化系统都有那些要素组成。在生物学中,底层结构是基因型,在认识进化论中,底层结构是知识和信息。”[12]科学知识生产的过程需要多种底层因子,这是科学知识生产的资源基础。在三螺旋混成组织中,大学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科学研究手段,集聚了一批具有基础研究和知识生产能力的人才,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产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拥有大量的资金,同时,产业与市场存在紧密联系,能够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政府具有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是科技政策的制定者,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政府支出来支持某项科学研究。可见,大学的科学研究能力、产业所拥有的资金和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以及政府的政策供给和政府支出能力,构成了三者所掌握的主要资源优势。在三螺旋混成组织中,综合了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的多重科学知识生产资源,其进行科学知识生产的底层要素非常丰富,具有集成性特征。

从科学知识生产的组织角度,三螺旋混成组织则打破了知识生产单个组织的界限。单价知识观下的科学知识生产的场域往往囿于单个组织,而多价知识观强调知识同时是理论的、实践的和可商业化的,相应地要求科学知识生产组织要具有集成性。在三螺旋混成组织中,大学擅长理论性科学知识的生产,产业更多地追求可商业化的知识,而政府则对科学知识生产过程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三螺旋混成组织把大学、产业和政府集中在同一场域中,对理论性知识生产机构、商业化知识生产机构及科学知识生产的支撑机构进行了综合,因此具有集成性特征。

从科学知识生产的过程角度,三螺旋混成组织把知识流、信息流、人才流、政策流等聚集于同一场域,减少了科学知识生产要素的流通时滞,使得科学知识生产的过程具有集成性特征。在三螺旋混成组织中,大学、产业和政府都具有进行科学知识生产的资源优势,“正是由于大学、政府和企业分别拥有独属于自身的专有资源,使得三者能够因为资源的互补性而建立组织间关系,通过组织间关系形成实现资源共享,做到优势互补,从而减少外部环境控制的复杂性,降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每一个实体都能够适应环境。”[13]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资源互补性和集成性,一方面能够通过非线性互动提高科学知识生产的协同效应,同时也能够降低科学知识生产的外部风险,从而提高科学知识生产的效率。

(三)三螺旋混成组织的科学知识生产过程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对知识创造进行了这样的定义:我们将知识创造定义为通过个体、组织及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各种矛盾进行综合的辩证过程[4]。他根据波拉尼关于对知识所进行的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的划分,提出了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认为新知识是通过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即(1)从暗默知识到暗默知识,称之为“共同化”;(2)从暗默知识到形式知识,称之为“表出化”(3)从形式知识到形式知识,称之为“联结化”;(4)从形式知识到暗默知识,称之为“内在化”[14]。共同化是共享体验并由此创造出诸如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暗默知识的过程,在三螺旋混成组织中,大学的科研人员与企业的知识员工在同一场域中通过相互沟通、共同体验来获取彼此的所掌握的暗默知识;表出化是将暗默知识表述为形式概念的过程,在三螺旋混成组织中,大学科研人员通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对所观察到的各种信息加以概念化,形成形式知识;连接化是将各种概念综合为知识体系的过程,大学科研人员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和各类知识信息进行综合创造,能够建立起一定的科学知识体系;内在化是使形式知识体现到暗默知识之上的过程,在三螺旋混成组织中,企业员工和大学科研人员把提炼的各种形式化知识内化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巧、技能,促进知识的商业化。在这个知识创造的螺旋中,政府通过提供科技政策和政府支出,为科学知识的生产提供支撑性作用。可见,由于综合了大学、产业和政府的各方资源优势,三螺旋混成组织提高了从暗默知识向形式知识转化的效率,加速了科学知识生产的过程。

从多价性知识观角度,科学知识生产过程是知识、资本、制度、组织等多种因素协同进化的过程。三螺旋混成组织是一种立体的知识生产结构,大学形成了科学知识生产的科技螺旋线,产业形成了知识商业化的转化螺旋线,政府形成了支撑知识生产的政策螺旋线。从知识生产的过程来讲,三螺旋混成组织有机地实现了从科学研究出发到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前向线性模式和从生产实际出发,利用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反过来促进科学研究工作开展的逆向线性模式的综合,使得三螺旋模式下的知识创造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结 论

不同于单价知识观,多价知识观强调知识同时是理论的、实践的和可商业化的,这打破了传统的科学知识生产在相互分离的组织内部完成的观点,相应地要求科学知识生产需要一种集成化组织,以降低科学知识生产的时滞。三螺旋混成组织是由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通过互动、交叉、重叠和融合演变而成的关联模式和组织结构,它捕捉了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包含学术、市场和政策的多元重叠关系,在科学知识生产所需要的资源、科学知识生产的组织结构及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等方面都具有集成性特征。从三螺旋知识生产的过程看,由于它将科学知识生产所需要的资源集中在同一场域之内,有利于从暗默知识向形式知识的转化,并通过三螺旋混成组织内部广泛的非线性互动关系,加速科学知识生产的进程。

[1]WHITLEY R.The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Science[M].Clarendon Press,1984:18.

[2]刘小玲,曾国屏.试论科学组织生产的组织学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59 -63.

[3]VAUGHAN D.The Role of the Organiz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Techno - scientific Knowledge[J].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1999,(6):913 -943.

[4][日]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95.

[5]VIAL R,ETZKOWITZ H.Third Academic Revolution:Polyvalent Knowledge as the“DNA”of the Triple helix[EB/OL].http://www.triolehelix5.com,2005 -12 -19.

[6]周春彦,埃茨科威兹.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70 -174.

[7]STOKES D.Pasteur’s Quadrant:Ba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M].Washington:the Brooking Institution,1997:10.

[8]CALLON M.Four Models for the Dynamics of Science.In Sheila Jasanoff et al(eds).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1995:144.

[9]BERNA D.The Freedom of Necessity[M].London:Routledge&K.Paul,1949:276.

[10][美]埃茨科威兹.三螺旋[M].周春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2.

[11]ETZKOWITZ H,JOSE M,MARIZA A.Towards“Meta-Innovation”in Brazil:The Evolution of the Incubator and the Emergence of a Triple Helix[J].Research Policy,2005,(34):411 -424.

[12]MOKYR J.Selectionism and complexit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8.

[13]马永斌,王孙禺.浅谈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之间关系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5):26 -33.

[14][日]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71-73.

[责任编辑:盛 今]

Scientific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the View of Hybrids of Triple Helix

ZOU Bo,SUN Yin
(School of Management,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1,China)

The proposal of Polyvalent Knowledge perspective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view that stressed the specific factors or some fragment during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production.It requests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ed view to examine the field of scientific institution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polyvalent knowledge and integrated scientific knowledge production field,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hybrid of triple helix is a kind of integrated scientific knowledge production institution.It captured the relations of academics,market and policy during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production,which characterizes the basic resources that scientific knowledge production needs,the organization and proces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production the feature of integration.Thus it successful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production through nonlinear interaction.

hybrids of triple helix;scientific knowledge production;integrated;polyvalent knowledge

N031

A

1009-1971(2012)05-0102-04

2012-06-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630206);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Z11D205);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LBH-Z09182)

邹波(1977—),男,山东微山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从事知识管理、创新管理、社交网络研究;孙垠(198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知识管理、科研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螺旋科学
蜗牛看牙医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旋风“螺旋丸”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