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腹症69例的观察与护理

2012-04-08 12:40王亚莲俞荣萍黄亚敏王苏平
护理与康复 2012年6期
关键词:休克腹痛胃肠

王亚莲,俞荣萍,黄亚敏,王苏平

(新昌县中医院,浙江新昌 312500)

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腹部疾病,特点为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变化多,多见于外科和妇产科疾病,亦有少部分为内科疾病[1]。老年急腹症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变化快、病因与青壮年不同、并发症多、治疗困难,65岁以上老年人围手术期30d死亡率可达5%~10%,急诊手术对患者的危险可增加3~10倍[2]。做好老年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对提高疾病治愈率有积极意义。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普外科和消化内科收治老年急腹症患者69例,治愈及好转率94.2%,现将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9例,男39例,女30例;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69.5岁;入院时均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发生腹痛至就诊时间2h~3d;收住病区时诊断明确47例、不明确22例;合并基础疾病57例,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18例、高血压病39例、冠心病21例、糖尿病11例、前列腺增生13例、其他12例;出院诊断:胃穿孔7例,胆囊炎、胆囊结石13例,胆管结石伴感染25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穿孔2例,急性阑尾炎穿孔3例,肠梗阻13例,小肠肿瘤穿孔1例,急性心肌梗死3例,主动脉夹层瘤2例。

1.2 治疗与转归 本组行手术治疗52列、非手术治疗17例。治愈42例,好转23例;1例因化脓性胆管炎、术后肺部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自动出院;死亡3例,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1例,小肠肿瘤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糖尿病、急性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术后切口裂开1例。

2 观察与护理

2.1 详细询问病史 老年患者反应低下,临床症状较隐蔽,体征不典型,易使病情判断出现误差[3]。且急诊就医老年患者易产生疑虑、悲观、失望等情绪,对病情诉述往往不清楚。因此,护士热情接待患者,掌握问诊技巧[4],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仔细询问病史,了解腹痛开始时间、有无诱因及有无胸闷、疲乏,询问近期身体状况、进食与排便情况,了解近期用药史及过去史,如有无胃病、胆囊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协助医生尽快作出诊断。本组22例收住入院时诊断不明,经配合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5例明确诊断,17例经急诊剖腹探查明确诊断。

2.2 密切观察病情 老年患者对腹痛、腹胀等感觉不敏感,对疾病的反应性、应激性较差[5],急腹症发病初期往往体征与实际病情严重度不一致。加强生命体征及腹部症状观察,每30min~2h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必要时床旁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意识、面色、精神状况、末梢循环、皮肤弹性、尿量等,判断有无休克或脱水等病危征象;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有无放射痛,检查腹部压痛情况,注意有无肌紧张、反跳痛、全腹压痛;询问有无恶心、呕吐,观察呕吐物性状、量、次数;遵医嘱行X线、B超检查,抽血查心肌酶谱、血糖、电解质等,必要时配合医生行腹腔穿刺。本组1例患者就诊时症状酷如急性胰腺炎,夜间突发上腹部剧痛,向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入院后予血、尿淀粉酶检查及心电图、腹部B超检查,排除急性胰腺炎和急性心肌梗死,第2天行腹部增强CT检查后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瘤;1例患者以腹痛、腹泻症状为主要表现,曾在社区卫生院输液2d,因自觉症状加重来本院,患者面色苍白、血压低,急诊查心电图及血心肌酶谱后诊断为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9例患者出现休克,患者面色苍白、血压低、尿量减少。

2.3 患者体位安置 急腹症患者宜采取半卧位[6],无休克情况下抬高床头30~45°,以利腹腔内渗出液积聚在盆腔,使炎症局限,同时减轻全身中毒症状及膈肌压力,改善呼吸、循环。休克患者可取仰卧中凹位(下肢与躯干各抬高20~30°)。本组9例患者休克期间采取中凹卧位,其余患者采取半卧位。

2.4 胃肠减压护理 对消化道穿孔、肠梗阻患者术前、术后行胃肠减压是救治的重要措施,可减轻胃肠道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减少胃肠内容物经破口入腹腔,利于炎症局限,减轻腹膜炎症状,促进肠蠕动恢复。老年患者胃肠减压尤其注意导管妥善固定,严防自行拔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色泽、性状和引流量;观察腹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术后每日腹部按摩2次,必要时针灸足三里、气海、大肠俞等穴位,促进肠蠕动和肛门排气。

2.5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5.1 肺部感染 老年人尤其是有吸烟史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因术后切口疼痛及全身麻醉等影响,机体抗感染能力降低,易导致肺部感染。保持床褥平整、干燥及皮肤清洁,术后1~2d鼓励患者床上活动,促进肠蠕动;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咳嗽、排痰,必要时行药物雾化吸入,遵循雾化吸入15min—叩背—咳痰—进食—饮水—睡眠的操作顺序;对持续胃肠减压患者行口腔护理1~2次/d,拔除胃管后用淡盐水或漱口液漱口;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当高热不退或体温下降数天后又出现“反跳”,提示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或术后继发感染。本组15例患者术后3~5d出现咳嗽、咳痰,体温38.3~38.7°C,确诊肺部感染,经抗炎、中药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14例7~11d痊愈,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

2.5.2 急性精神紊乱 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低,手术、创伤易对大脑造成损害,出现精神紊乱[7]。因此,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监测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排除肺性脑病;及时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中重度贫血,同时做好安全护理。本组26例术后3~5d出现谵妄,程度不一,症状以夜间为重,经对症治疗及护理,持续3~5d症状缓解。

2.5.3 切口裂开 由于老年人的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低下,手术的创伤更易导致低蛋白血症、贫血,因此切口裂开较为多见。术后腹带包扎,指导患者咳嗽时用双手按压切口,避免震动引起疼痛或缝线断裂。本组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第7天咳嗽时发生切口全层裂开,伴内脏脱出,经医治无效死亡。

2.6 营养支持 急腹症患者未明确诊断前需禁食,手术后24h内或肠蠕动未恢复前亦需禁食,而营养支持对老年急腹症治疗与术后康复至关重要。因此,禁食期间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病情平稳及术后2~3d肛门排气后,给少量流质或半流质,密切观察患者进食后有无腹胀、恶心等不适,根据病情逐渐增加饮食量及调整食物性质,忌过快、过早增加饮食量及食用辛辣、油腻、坚硬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对白蛋白低于30g/L或Hb低于60g/L者,及时输血治疗。本组17例非手术治疗患者未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52例手术患者术后体重下降明显,除常规营养支持外,19例予输血,47例加用中药调理。

3 小 结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并须及早诊断和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密切观察病情,为诊断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正确安置体位,做好胃肠减压护理,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给予营养支持,提高老年急腹症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2.

[2]李世拥.老年急腹症的特点与治疗对策[J].临床外科杂志,2005,13(12):747-748.

[3]刘艳华.老年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2):117-118.

[4]朱雪琼.急腹症预检分诊的正确性探讨[J].护理与康复,2009,8(7):597-598.

[5]朱冬兰.老年急腹症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9):1426-1427.

[6]季致积.326例急腹症的临床护理及观察[J].中外医疗,2011,(1):161.

[7]盛敏,曹美娟,褚雪文.高龄股骨颈骨折并存代谢综合征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1):36-37.

猜你喜欢
休克腹痛胃肠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