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探讨

2012-04-08 16:57梅俊荣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运动性脑梗塞中度

梅俊荣

(东明县人民医院,山东 东明 274500)

脑梗塞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探讨

梅俊荣

(东明县人民医院,山东 东明 274500)

脑梗塞/并发症;运动性失语/病因学

脑梗塞所致运动性失语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常见临床症状,其语言康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自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我们对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脑梗塞后运动性失语的32例患者进行了语言康复训练,并选择条件相当来进行训练的30例患者做对照,现将训练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训练组32例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0~60岁,平均56.8岁;梗塞灶位于右侧半球29例,两侧半球3例;文化程度大学2例,中学16例,小学14例;开始接受训练时间在脑梗塞后1个月内者26例,6例病后2~3个月,平均19.2天。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0~60岁,平均56.2岁;梗塞灶均位于左侧半球;文化程度大学2例,中学15例,小学13例;脑梗塞1个月内者25例,2~3个月者5例。两组患者均神志清楚,理解力正常,治疗方法相同。严格除外球麻痹及其它与原发性构音障碍有关的疾病。两组患者训练前失语程度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由上述资料可见,两组患者情况大致相同,可比性确切。两组患者训练前失语程度对比:训练组32例,完全失语5例,重度21例,中度6例。对照组30例,完全失语4例,重度19例,中度7例。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及内容 根据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草案)[1]及训练观察对象,制定如下检查内容:1)自发言语:先提问简单问题,只需回答是或否(如您好些了吗?);其次,问题需患者独自构造回答(如请简单说说您怎么不好?),所提问题均为患者熟知内容。最后要求患者独自构造扩展性语言,如述病情。2)系列言语:数1~21。3)复述:以常用词、句为主。包括单字和2~3字词、短句、长句、超长复合句和无意义词组。

检查时间:首次在患者入院后3~5天进行,即语言康复训练前,末次在一个疗程的语言训练结束时。

1.2.2 评估标准 根据患者言语障碍程度,将运动性失语分为三类:1)完全失语:自发言语,复述完全不能。2)不完全失语:自发言语或(和)复述有程度不同的障碍,依据其程度又可分为:轻度:语量51~99字/min,说话略费力;可复述长句。中度:说话费力,含糊不清、短语句(<3个字)、语量少(<50字/min);可复述某些词组短句。重度:患者仅能用同样的几个字回答任何问题;能复述部分字词。

1.2.3 训练方法 1)训练患者利用口形和声音支配控制唇舌发音。对于不能随意地支配自己的唇舌发出所想要发的声音的完全失语,重度、中度运动性失语患者,训练开始时先教会患者通过口型和声音支配控制自己的唇舌运动练习发音。即训练者先作好口形、声音示范,然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时的口型来纠正发音错误或通过录音将自己的发音与正确的发音作比较订正。先练习容易见效的韵母后声母,逐渐过度以近似音的分化训练。2)指导患者跟读语言训练磁带录音。将日常生活用词组、句子制成适宜患者跟读的盒式录音带。每面磁带有30 min练习内容,每练习2~3 min间隔休息15 s。磁带配有背景音乐,起始处均有一段鼓励、暗示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录音。中度、轻度运动性失语的患者即可通过录音机跟读语言训练磁带录音进行听说练习,改善发音。先易后难,一般先让患者练习A面(2个字的词组),经过一段时间根据患者语言康复情况练习B面(句子)。每次练习30 min,每日1次。3)加强言语肌肉训练,促进发音准确。运动性失语患者,特别是失语超过1个月者,其与发音有关的肌肉有程度不同的废用性萎缩,致使患者言语含糊不清。训练时重点练习患者舌及口腔其他肌肉的协调运动,如反复练习卷舌及舌头的左右运动(以舌尖舔两侧腮部)、鼓腮、嗑瓜子、嚼口香糖等,以促进患者发音准确。4)定期检查,肯定成绩,抓住弱点,强化训练。每3 d检查评估患者口语表达情况1次,并给予打分,用曲线描绘记录,充分肯定患者训练成绩。同时抓住发音弱点进行针对性练习,必要时由训练者对患者进行单独强化训练。如一患者有声母“b、p”音的字难念,主要由于口腔内气流不足造成,即反复训练患者鼓气,一天即见效。

2 结果

脑梗塞后1个月内接受语言训练的26例患者中,训练前完全失语5例,训练后恢复至轻度2例、中度1例、重度2例;重度19例恢复至正常1例、轻度14例、中度4例;中度2例恢复至正常1例、轻度1例。病后2~3个月内接受训练的6例患者中,训练前重度2例,训练后恢复至中度2例;中度4例也均恢复至轻度。

两组患者训练后失语程度对比.训练组32例,重度2例,中度7例,轻度21例,正常2例。对照组30例,完全失语1例,重度8例,中度19例,轻度2例。两组比较,μ=4.63,P<0.01,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语言康复训练对脑梗塞运动性失语患者有明显康复作用,且训练时间越早效果越好。训练组未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前与对照组比较失语程度无明显差异,训练后其失语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最近研究证明,感觉刺激的性质和类型与神经元的生长和机能的发展是有关系的,所以,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语言的听说练习的确能够加速代偿活动,而有助于脑损害后高级中枢机能的恢复。同时语言训练的发音肌肉的运动也能防止舌及咽、喉部肌肉的萎缩,对已有言语肌肉萎缩的患者也有明显的康复治疗作用。

由于运动性失语患者可利用视觉和听觉反馈来代偿其丧失的动觉反馈。运动性失语患者由于缺乏正常肌肉动觉反馈的监控作用而不能随意地支配自己的唇舌发出所想要发的声音,利用视觉(看口形)和听觉(听声音)反馈来代偿,能使患者重新学会对言语肌肉的运动控制而发出正确声音。

良好的心理准备是语言康复训练成功的基础和保障。运动性失语患者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但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常因此而烦躁,容易动怒,情绪抑郁,而语言康复又不是朝夕能够实现的。因此,训练时帮助患者建立和巩固语言康复的信心和决心非常重要。如训练开始时先安排患者练习一些便于发音、口形表现明显的普通语言,使患者易于模仿练习;及时找出患者能够发的语音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渐扩大患者的发音词汇量等。每3天1次的语言检查评估是鼓励患者的好机会,不断上升的成绩曲线使患者看到希望,坚定康复信念。有趣的训练内容、适宜的训练强度、舒适的训练环境也是防止患者产生厌恶情绪、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方法。

总之,语言康复训练对脑梗塞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训练中激发并保持患者强烈的训练动机至关重要。有关脑梗塞所致其它类型失语的康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R473.33;R493

A

1008-4118(2012)01-0051-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2.01.29

2011-12-09

猜你喜欢
运动性脑梗塞中度
小米手表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冬季项目运动性损伤防治研究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针刺“五泉穴”联合华佗再造丸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38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