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佐拉两首作品的分析

2012-04-08 19:39吴洋孟燕
飞天 2012年4期
关键词:小调和弦声部

吴洋 孟燕

一、《巴钦餐馆的卖花小孩》

(一)作品简介

作品出自皮亚佐拉在1968年创作的探戈歌剧《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莉亚》。此歌剧讲述了一位贫病一生的女子在逝世后获得重生再次体验人间的爱与恨,善与恶。作为其中的一首插曲,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悲悯和忧伤。虽为歌曲,但无论是歌唱还是演奏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堪称其经典作品之一。

(二)曲式分析

该作品为并列单二部曲式,作品A乐段为同音同头的复乐段组成,B段为新材料,为无再现并列单二部曲式。

前11小节为引子,主调b小调,上声部在上下行交替的二三度音程关系上级进,充分显示出旋律的律动,并配以单音烘托,再加下声部厚重的和弦进行,使乐思充满了哀伤。第8小节处,上声部合并为一个简单的延长音,而下声部织体变为分解和弦的伴奏织体。

12小节进入A部,12—19小节为a句,主题以四小节为单位上行纯四度陈述,前四小节下声部低音由主音二度级进下行,形成逐层下降扩张的效果。后四小节下声部应用本曲的特色节奏型|X X—|,采用上行分解和弦的织体形式来缩小旋律的张力,结束于省略五音的主七和弦,形成短暂的停止并为b句的展开做好准备。

20小节进入b句,旋律更为舒缓,以两小节为单位二度下行模进,下声部旋律由和弦变为单音,音符走向通过纯四度上行模进与上声部形成反向进行,26、27作为b句的最后两小节,其三个声部平稳进行,次中音声部采用级进下行来继续带动旋律进行,为旋律再现作铺垫。作品于28小节再现a材料,由舒缓再次扩张。

36小节起进入c句,上声部采取跳进与级进相结合的手法,下声部的伴奏织体为分解和弦进行,与上声部旋律相结合的同时力度不断加强,情绪也更为忧伤,并为全曲的高潮B部的到来做好准备。

44小节进入B部,随着最高音和最强力度的同时出现,作品情绪达到高潮,在悲愤中透露出些许对生活的无奈和命运的痛心。上声部连续五小节旋律围绕在d2 c2 b1上,节奏型为|X—X X| X X X|,下声部低音连续二级下行,层次感逐步清晰,情绪逐步升华。

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冬》

(一)作品简介

此曲又名《冬》。是皮亞佐拉创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中的一首,完成于1969年,收录《季节》专辑中。作品描写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冬日的严寒以及人们在冬日中并不曾减弱的火热心情,同时也向我们表达了对温暖春日的渴望。

(二)曲式分析

作品开始便用舒缓的旋律呈现出布宜诺斯艾利斯冬日景象,班多纽特有的“灰色”音调表现出冬天的寒冷、孤寂和萧瑟,由升f小调的属音开始构成了该主题的动机,缓慢的,预示着冬日的到来。

第9小节开始作品进入第一插部B,班多纽的领奏呈现出阿根廷民族热情和欢快的舞步,曲调也由孤寂的“灰色”转变为奔放的“红色”。

在钢琴弹奏的华彩乐段后作品又回到了主部A1,主题变为钢琴演奏,其伴奏织体为分解和弦,其他声部由动力性节奏转变为简单的单音行进,使钢琴主题的再现给予了充分的自主性。

29小节进入第二插部C,29-31小节钢琴突然出现急剧性节奏变化。调性首次改变,由升f小调转为c小调,这是全曲最具动力性的插部,除钢琴声部外其他四个声部全部转为节奏型音型|X·XX X|,其中小提琴用手拍击琴体的特殊演奏方式,突出此段的强劲律动,旋律仍由钢琴演奏,32小节起钢琴提高八度,清脆而高亢的双音进行。此插部主旋律逐步下行至43小节,转变为舒缓的和弦,为主题的再次出现做好铺垫。

在经过一个激烈的插部后,作品在47小节进入相对舒缓的主题A2,调性由c小调转为g小调,主旋律由钢琴的演奏转为小提琴,小提琴独特的音色以及相对较低的音域使得这一再现主部的主题最为悲凉,透露出一种哀伤的思绪,钢琴和低音提琴转为规律的伴奏音型,吉他改为低音和弦,用于烘托旋律。

55小节作品进入第三插部D,钢琴和班多纽停止演奏,由小提琴和电吉他结合对主题A2进行展开,电吉他运用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低音提琴单音级进下行让情绪趋于平静,音量也由中强转为很弱,并与第二插部C形成“大动大静”的强烈反差。

在63小节,乐曲进入到建立在a小调的A3部分,小提琴仍担当旋律声部,低音提琴由前面的级进二度下行改变为|X X X X 0|的伴奏音型,同时钢琴和班多纽恢复演奏并与电吉他采用一致的节奏|X X 0 X 0|i形成动力交错的和声织体来推动再现主题的发展。

71小节进入第四插部E,除小提琴继续进行旋律的演奏以外,其他声部变为和弦式的长音来烘托主旋律的继续行进。77小节处,钢琴、班多纽、电吉他和低音提琴统一采用进行式节奏,由属和弦重音为主题的再一次出现做好铺垫。起承上启下的连接过渡作用。

从80小节起,作品进入主题A4,调性由a小调转为c小调,所有声部采用ff的强力度进入,钢琴、电吉他和低音提琴仍保持前面行进式节奏型。

88小节进入第五插部F,插部主题由班多纽演奏,旋律为插部B的变奏,钢琴为简单的分解和弦并用固定节奏,小提琴运用手拍击琴体的演奏方式也配以固定的节奏型|XXXXX 0 0XXXX|。95小节作品速度整体下降趋于舒缓,各声部均由小二度级进下行最终结束在c小调的属和弦。

97小节作品进入A5,作为最后一个再现主题,主旋律回归在班多纽上,调性由c小调转为a小调,相对于主题A而言,该主题显得更为明亮,欢快。

115小节作品进入尾声,此处的旋律给人以春天般清新、祥和。班多纽与小提琴、电吉它交替重复本作品最具代表的典型节奏型|X X X X X X|使班多纽级进下行的主旋律更为柔和与和谐。在121小节处电吉他为不完全是音阶式的华彩乐段,衬托着跳跃性的主旋律,使旋律更加活泼。123小节开始班多纽、小提琴和电吉他齐奏同一歌唱性旋律,预示着春的气息。

人们表达对生活的激情可以有很多种方式,皮亚佐拉是个对生活观察细致入微的人,其作品中多是对生活点滴的描述,从《巴钦餐馆的卖花小孩》中可以体会到皮亚佐拉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孩子的怜悯之情。从《冬》中我们可以寻觅到皮亚佐拉对于冬日的心灵体验。类似这样的作品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对于从小在市井街头长大的皮亚佐拉来说,用音乐来表现普通人对生活的感受恐怕是最合适的。

初听皮亚佐拉的人也许会被他作品中美妙的旋律所陶醉,亦或被探戈那种独特的节奏所吸引,而这并不完全是皮亚佐拉,他的探戈音乐是融入到乐器组合中,是一种与别种音乐相互关联但又独树一帜的音乐,他的音乐风范是无法被人取代甚至是无法模仿的。

(作者简介:吴洋,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孟燕,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小调和弦声部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和声小调音阶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Colorful you
愿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