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构建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理论的探究

2012-04-09 05:54包亚钧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消费发展

包亚钧

(上海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

按照市场汇率计算,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 396多美元,依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已进入收入中等偏上国家的行列。因此,如何有效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高等收入迈进,这将是关系到能否继续保持经济长期稳定繁荣,从而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关键。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从根本上转变投资、出口驱动型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依据中国的国情,从理论上探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居民消费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消费目标的实现途径以及实现消费目标的主要基础,揭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消费理论,为发展和完善消费模式、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指导就成为必然。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特征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采取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从而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的社会形式反映的是以社会主义劳动者为主体的、私人资本所有者在支配或取得消费资料中形成的经济关系。由此社会主义消费关系和非社会主义消费关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关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关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资料的产权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劳动者运用全民或集体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用于消费的产品,通过分配和交换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属于公共财产,供劳动者全体或集体消费使用,以满足公共消费的需要;另一部分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满足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这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劳动者的平等关系在消费领域里的表现,为实现劳动者个人消费与集体消费、社会的局部消费与整体消费、当前消费与长远消费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条件。

而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劳动者只能获得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消费资料,而剩余部分全部归私人资本所有者所有。这种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得的剩余价值具有剥削性质,反映了资本与劳动的阶级对立和对抗性的社会矛盾,但这种阶级对立和对抗性受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具有可控性和可塑性的特征。

二是消费中的经济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人们之间的对抗因素消失了,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依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别。由于工人、“农民工”和农民所处的生产条件不同,劳动生产力的水平差别大,因而其绝对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①的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城镇居民、城市职工的货币收入要比“农民工”和乡村农民高;所享受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以及公共服务消费比“农民工”和乡村农民多;但由于城镇尤其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生活性、居住性消费成本大大高于乡村,因此,其商品性消费,包括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消费支出所占消费资料的比重也高于处于乡村的农民。

而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体系中,既包含着某种对抗性的因素和剥削成分,又要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和遵循一般消费规律,同时,还要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由此可见,不同的社会集团、社会阶层和劳动者在消费领域中的经济地位不同,进而结成的消费关系也不相同。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对抗关系。由于社会主义消费关系占主体地位,从而决定了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确立恰当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等,形成新型的消费关系。而社会主义消费关系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最终将促使整个社会各种消费力提高,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成为公有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表现为自主的劳动,劳动成果归全民或集体所有。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和生态的需要、建立和完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协调的发展,从而消除了生产与消费的对抗关系,使生产目的与消费需求真正统一起来。

因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空讲社会主义人民不相信”。③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的愿望和理想,就是要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因为“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应该充分地“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好起来”。④所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构建和谐社会,都是为了较快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强调“较快”一词,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在调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最高经济发展原则,因而要求生产和消费的发展速度都要位居世界前列。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较快地得到提高,不仅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而且是为了唤起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使他们看到现行制度和政策的优越性;而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又构成了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进一步使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得以顺利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到逐步实现平衡发展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的阶段;是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阶段。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居民的消费呈现出如下的规律性特征:

第一,消费主体是以劳动者为主的消费群体。扩大社会有效消费需求和提高消费能力,构建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主要放在增加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几亿农民的收入上。

第二,消费结构是由物质消费为主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逐步上升到对文化、精神等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为主的消费转变。在绝大多数人还未解决温饱问题时,首先需要满足的是包括吃、穿、住、用、行在内的基本生活的需要,随着贫困和温饱问题的解决,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将逐步转向对文化、精神和服务等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即人人有条件接受教育、拥有良好的居住条件、享受医疗卫生等健康服务、实现政治和经济权利的平等。

第三,消费方式是持币待购的观望消费、随用随买的理性消费、超前的潇洒性消费三种消费行为并存。因此,应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规律,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促进以劳动者为消费主体的消费持续增长。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目标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能,现代市场经济的存在使得消费目标的实现,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国家调控为前提。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消费目标的构成、消费原则、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以及国家有效地调节消费的路径均具有中国特色。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目标的必然性。社会主义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究其缘由: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由此“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剥削。”⑤,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用来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需要而结成的经济关系体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平等关系,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手段,而是广大劳动者增进物质利益的基本条件。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与劳动的阶级对立,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使生产成为满足人们需要的手段,而共同富裕成为人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第二,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互助合作、协调一致的经济关系;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又决定了按照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分配劳动产品,在全社会范围内,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作为获得个人消费品的唯一尺度,这就将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和报酬直接联系起来,实现了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这种相互平等的关系,既要求反对平均主义,又要求反对贫富悬殊,致使每个社会成员的消费与劳动成果相对应,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公有制经济的基点是为劳动者集体或整个社会谋利益,从而决定了社会主义消费的目标只能是共同富裕。虽然个人富裕程度或消费需求是构成共同富裕或社会消费需求的基础,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交换、消费等的经济活动,不仅要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这就要求个人消费目标的实现,首先要服从社会消费目标,即在满足社会消费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个人消费满足的最大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消费目标的构成。从发展历程看,人类消费在需要构成上经历了由原始的物质一元消费,到当代的物质、精神、生态三元消费的转换过程。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消费要以“三元需要”为逻辑起点,建立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具体表现在消费原则、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四个方面。

在消费原则上,实行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⑥的适度消费和健康消费原则。适度消费原则是指:应是不断增加当代人对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的消费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消费;应是满足一个群体或地区人群的消费需求,又未损害别的群体和地区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消费;增加消费应是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永续利用、永续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应是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和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消费。

在消费水平上,首先要保护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消费需求,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食品、住房、卫生、教育以及基本的公共服务。在满足生存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对享受资料、发展资料和精神产品的消费。同时,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要与变化的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产潜力相协调,即消费的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不能超过自然生态环境的吸收能力、补偿再生能力和恢复能力,消费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能力相适应,避免奢侈消费和消费不足。

在消费结构上,是以生存资料为主的消费逐步向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消费过渡。在满足基本的生活性消费和居住性消费需求的过程中,应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公共服务均等化”⑦作为出发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实质是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就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等于公共服务的平均化,也不排斥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不排斥将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

在消费方式上,要与我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总量、经济发展、科技力量、教育状况等国情相适应。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用科学的价值观、消费观引导各种消费活动,在文明消费、低碳消费和健康消费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消费质量。社会主义消费目标是不仅要更好地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还要更好地满足生态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⑨发展生态消费使全体人民获得生态需求的满足,这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消费目标的要求,也是满足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的要求,是高层次的社会文明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目标的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⑩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消费目标的实现,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国家宏观调控为前提的。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国家调节消费的主要途径是:

第一,国家通过调控居民收入的增长来调节消费。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消费规模的大小是与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成正比的,收入的变化必然要影响其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收入水平提高,不仅能提高消费水平,而且影响消费结构,使支出结构中用于基本生活资料的比重相对下降,用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比重相对提高,反之亦然。因此,国家可以通过对收入的调节来影响消费,具体是通过对消费基金的调控来实现的。一是调节消费与积累的合理比例;二是调节工资和其他收入的价值量与消费品可供应量的平衡;三是调节个人收入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

第二,国家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手段来调节收入和消费差距。所得税、财产税等各类调节税是为了调节城乡居民个人之间的收入而采取的经济政策。国家通过调整个人收入调节税的起征点,细化调节税级率,调节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而各类调节税的设置,应当是以增加劳动报酬在收入中的比重、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提高以财产收入为主的高收入者的纳税比率、把因收入差距引起的消费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为目的。

第三,国家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来引导消费预期和增加消费信心。政府一要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二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要按照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三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11]的基本方针,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而无后顾之忧。四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者住房供给。政府要通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12]

第四,国家通过改善消费环境来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消费环境的状况直接关系着消费的质量,因而也决定着消费水平的高低。消费水平越是提高,对消费环境的状况就越是在意和重视。同时,消费环境与消费支出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因此政府一要稳定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二要降低教育、医疗等重要公共品价格,规范收费,加大监督力度,杜绝乱收费,以促进居民各方面消费需求的均衡增长,提高生活质量。三要注重对新的消费热点的引导。四要加大整治、打击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最大限度地保护居民的消费热情和经济利益。五要加强商业网点和电子商务建设,以减少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六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使用家电、通讯等现代消费品创造条件。七要改善管理,着力发展文化、娱乐、旅游等新兴消费,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转换。八要制定和完善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法律、法规,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消费者安全消费、放心消费。

第五,国家通过消费信贷促进潜在消费能力的释放。政府需要通过宣传来引导人们改变单纯依靠自身积累的传统消费模式;同时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特性与市场需求,开发和发展新的消费信贷品种,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消费需要。随着城乡居民流动性的增大,就业以及收入状况的变化频繁,需要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并且通过制定和完善信贷消费的法律法规,保护放贷方和信贷方各自的合法权益,以保证信贷消费的健康发展。

三、社会主义发展方式转变下扩大消费的基础

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因此,居民的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是以发展社会生产为根本条件的。公平分配和统一市场是居民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的基本保证。

1.发展社会生产是实现扩大消费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消费是在生产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长的消费。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因此,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和生态的需要,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向社会提供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且人均消费水平比较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经济的增长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13]经济发展也不能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和外部需求。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在于优化需求结构,以实现经济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的方式转变。需求结构包括国外需求和国内需求。国外需求即出口需求,国内需求既包括投资需求,也包括消费需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投资、出口和消费在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但三者又有矛盾。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定量,用于出口和投资的部分多了,用于消费的部分就会相应地减少,反之亦然。投资、出口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决定着经济增长;消费则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如果投资、出口过多,消费减少,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并造成产能过剩,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反之,如果消费过多,投资减少,则会影响经济发展后劲,最终也会影响消费的提高进而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所以,调整经济结构首先要合理调整投资、出口和消费三者的比例关系,做到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我国多层次的需求结构和巨大的需求规模,有利于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从而有利于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使内需的潜力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因此,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植根于居民消费需求上,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实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根本途径。

坚持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具体包括:一是扩大消费需求。既要使投资维持在适度的比例,又要使居民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加快社会保障体制特别是养老体制、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步伐、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等来实现。二是优化投资结构。政府投资要向民生工程、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资源节约等领域以及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倾斜。同时,扩大民间投资,并从法律上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通过对外投资缓解生产能力过剩、内需不足的矛盾,带动相关产品和服务出口,获得更丰富、更高水平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四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即按照节约的原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进行节约管理。同时,通过加快对生态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扩大生态消费,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分配公平是实现扩大消费的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需求的满足和消费目标的实现,要求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是增强消费能力、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则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应惠及全体人民的分配特征;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反映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因此,要按照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不断地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从而为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创造条件。这就要求合理调整分配格局,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特别是要使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在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同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3.健全市场是实现扩大消费的基本前提。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和升级换代时期的到来,作为消费载体的市场,市场流通体制是否完善,消费环境是否优良,将直接影响到消费的扩大、升级和实现的程度。因此,建立一个内容齐全、公平竞争、内外开放、规则统一、诚信为本的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市场和现代化流通体制,创造一个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和安全消费的消费环境,就成为尽快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群众消费需要的基本前提。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运作和商品交换要遵循统一的规则和制度,既要遵循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又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目的和要求;另一方面,市场体系必须是统一的,即各类商品和要素市场不能在部门、行业、地区之间相互分割和互不交往。需要建立起以大城市为依托、辐射周边中、小城镇及农村的现代化大市场,使各类商品和生产要素能够合理的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人们消费需求的满足。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的开放性。即要求打破地域之间、部门之间由于自然、经济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壁垒和障碍,形成国内各地区、各城市以及城乡之间的全面开放;而且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向国外开放;向所有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开放。市场的开放性越强,市场就越活跃、越繁荣,就越能推动消费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的竞争性。这要求各类市场都要置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受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的支配。只有通过平等竞争,才能形成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信号,才能正确权衡成本和收益,以及协调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才能正确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公平的竞争又调节着各类市场供求,决定各类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的有序性。社会主义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需要通过健全信用体系、完善市场规则和法律体系来规范市场主体、市场组织和市场监督者的行为,维护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主体尤其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保证正常的市场秩序,使人们拥有一个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良好环境。

注释:

①绝对消费力:指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在消费者与消费资料自由结合的条件下,社会现有消费者将消费资料中潜在的满足人民需要的能量加以实现的能力。绝对消费力只同社会生产力挂钩,是撇开了特定分配关系影响后的消费力。社会消费力是指,在商品货币关系下,由货币购买力而形成的消费力。这种有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是与一定的分配关系紧密相连的。程恩富:《论经济力中的消费力及与消费关系的辩证运动》,《程恩富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第31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111页。

③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页。

⑤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23页。

⑦《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19页。

⑧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⑨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会上的讲话》(2007年12月7日),《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第45页。

⑩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995年9月26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467页。

[1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42页。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13]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1月27日),《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第34页。

猜你喜欢
中等收入陷阱消费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消费ABC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别被“中等收入陷阱”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