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

2012-04-09 11:58陈冬萍耿志琦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5期
关键词:护士静脉血管

陈冬萍 耿志琦 李 杰

静脉留置针是用于静脉输液的一种常用的穿刺工具,可避免反复穿刺引起的血管损伤,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发挥积极的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手术科室已经普及使用。其穿刺的操作程序较头皮钢针复杂,要求操作者技术熟练,具有一定的临床静脉穿刺的经验,方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但对于年轻护士而言,一次性穿刺成功存在很大的困难,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年轻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主要与经验不足及心理因素的影响两大因素有关。现报道如下。

1 引起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

1.1 经验不足 年轻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经验不足可导致皮下血肿、液体渗漏等。具体原因有血管选择困难和失败、留置针型号选择失败、穿刺技术不熟练、留置针反复使用。

1.2 心理因素 年轻护士大多心理素质差,顾虑较多,担心穿刺失败浪费留置针,受到护士长的批评;自信心不足,胆怯,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而拒绝年轻护士为其进行穿刺;也有年轻护士太过于自信,盲目选择血管或操作粗鲁导致穿刺失败;年轻护士的应激能力差,常被患者及家属的无理取闹干扰情绪导致穿刺失败;部分年轻护士很难将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经常会带着负面的情绪参加工作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2 对策

2.1 总结经验教训

2.1.1 正确选择穿刺的血管 调查发现多数年轻护士穿刺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血管选择困难与失败。我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数都是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的血管条件很差,给静脉穿刺者带来困难。如有的长期化疗出现静脉炎,有的肿瘤晚期患者各脏器功能衰竭出现全身水肿,还有的突发消化道出血导致血管不充盈、弹性差等。在这些情况下为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穿刺,要求操作者应首先认真评估患者的血管条件,首选弹性好、粗直容易固定的血管进行穿刺,同时避开有静脉瓣、静脉曲张以及关节部位,尽量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避免在患者感觉异常、皮肤有破损的部位进行穿刺。在对自己所选择的血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再行穿刺,穿刺时要做到轻、稳、准,勿操之过急,避免因穿刺失败破坏原本很好的血管而给下一位穿刺者带来困难。当患者穿刺困难时,可适当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避免多次更换穿刺部位损伤血管;对于禁食、创伤、失血疼痛、环境湿度低、个体循环不良等造成外周血管充盈不佳的患者,建议选择穿刺左右颈外静脉。因为它是最大的浅静脉,管径粗并且暴露明显,穿刺成功率相对较高,为抢救赢得了时间,且留置时间长[1]。

2.1.2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 在为患者进行留置针穿刺前不但要对患者的血管进行选择还要对留置针的型号进行选择。行留置针穿刺时,不但要求护士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而且还要保证留置针留置的时间较长,足以完成各种检查和治疗。当然,留置针留置的时间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封管、患者保护血管的行为和意识等。但在操作者,一方面取决于操作者的穿刺技术,一方面取决于留置针型号的选择。我院大多数科室使用的是BD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分四种型号,18 G,20 G,22 G和24 G。通常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血管弹性、输注的药液种类、病情变化、需要做的检查项目等选择适宜型号的留置针。临床实践证明细而短的24 G静脉留置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可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摩擦,降低机械性损伤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延长留置时间[2]。尤其是当穿刺对象为血管弹性差的老年患者或头皮静脉细小、表浅的小儿患者建议选择24 G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避免留置针针径过大刺破血管壁致液体渗漏,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当为患者输注静脉高营养液或药液微粒多的中药制剂时做好选择20 G或22 G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可以避免药液微粒堵塞管道,减轻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缓解疼痛;当患者行增强扫描CT前,建议选择18 G静脉留置针穿刺。因为18 G静脉留置针针径半径为1.3 mm,24 G为0.7 mm,在相同时间内以相同的速度注射药物,根据物理公式(压强=压力/面积,面积=πR2)计算,采用18 G患者血管承受的压强小,显影剂不易发生渗漏,能敏锐地触发增强扫描,提高造影检查成功率[3]。

2.1.3 提高穿刺技术 穿刺操作不熟练,动作不稳,技巧掌握不好等,都会导致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4]。对于血管条件好的患者可以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然后边推套管针边往外缓慢退针芯,至少应将外套管的2/3进入血管,否则外套管留在血管外距离太长易导致留置针滑出体外,但外套管也不可完全进入血管,否则会导致针眼变大,液体从针眼处外溢;如果患者血管条件较差,可先在皮下多走一段再进针,见回血后少进针或不进针直接边推套管针边往外退针芯。为加强年轻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水平,我院静脉治疗小组成员与操作队成员共同规范了静脉留置针操作程序,并将其纳入新职工规范化培训操作考核中的重点项目,必须做到人人过关。同时,由静脉治疗小组成员定期对年轻护士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示范操作时分节示范。培训结束后进入临床科室,护士长指派临床带教老师随时进行操作考核;在排班时护士长多安排年轻护士与穿刺经验丰富的高年资老师搭档,由高年资老师对其言传身教。年轻护士自身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要勤奋好学,多看多操作,反复强化训练,增强记忆,最终达到操作自如,技术熟练的程度。然而,因为留置针的普及,很多患者留置针留置3~4 d,年轻护士练习穿刺的机会便会少一些,这需要年资高的老师多提供机会给年轻的护士,同时年轻护士自己更应该积极寻找,利用机会锻炼自己,当患者对置入静脉留置针持犹豫态度而拒绝行留置针穿刺时,年轻护士应该运用自己了解的知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目的、优点和必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也给自己创造了一次锻炼的机会。当为躁动患者穿刺时,一定要固定好穿刺一侧肢体后再行穿刺,必要时寻求他人帮助或使用约束带约束患者,以保证穿刺成功。

2.1.4 留置针不可反复使用 调查发现部分年轻护士在为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后,由于考虑到针芯没有拔出来,就用输液管内的药液将留置针管腔冲洗,将针芯重新送入软管再次为患者进行穿刺。这样做不仅违反了无菌操作原则,而且回套针芯容易造成针刺伤,还可能因为针芯穿破软管导致第二次穿刺后液体渗漏,因此,年轻护士应该切记,留置针只能一次性使用,切不可反复使用。

2.2 克服心理因素的干扰

2.2.1 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影响 调查发现,部分年轻护士不敢轻易尝试为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穿刺,是因为一套静脉留置针穿刺需要几十元,而且只能一次性使用。她们担心因为自己的技术不熟练穿刺失败而浪费留置针,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费用,还可能会引起护患纠纷;也有年轻护士穿刺失败后不敢记患者使用留置针的费用,常常因为留置针的大量消耗受到护士长的批评,索性就选择操作简单的头皮钢针。但当患者躁动不安、抢救危重患者、输注有刺激性药物时或患者需要输注的液体量很大时,就必须为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穿刺,在不情愿下情况实施操作,并混有各种矛盾的心理经常会成为穿刺失败的诱因。不要因为害怕领导的批评而躲避一些操作,年轻人应该勇于面对,总结穿刺失败的原因,如何杜绝此类错误的再次发生,这才是作为年轻护士应该关心的问题。

2.2.2 加强年轻护士自身应激能力的培养 当患者突然发病时,医师还没来得及解释发病的病因,家属陷入恐惧、焦虑和毫无心理准备的状况下,很可能会情绪失控,采取过激行为干扰护理工作。在这种应激情况下,操作者要先稳定自己的情绪,操作前深吸气放松,排除外界干扰,在不影响抢救的前提下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慰和解释工作。操作时动作规范稳定,争取一次成功,否则可能会因穿刺失败,进一步加深护患矛盾。

2.2.3 学会调整个人情绪 年轻护士往往缺乏工作经验,社会阅历少,遇到问题不知所措,常常下班后仍然不能放松紧张的情绪,不会给自己解压;生活中的不愉快也会带到工作中去,进而影响工作。而护理管理者往往只抓护理质量,忽视了对年轻护士的人文关怀,建议护理管理者能理解她们,多关心爱护她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多给予帮助,对她们的工作适当的给予认可和鼓励,调动她们工作的积极性;年轻护士自身也要积极调整心态,培养乐观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学习,变职业压力为动力,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2.2.4 运用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对年轻护士不信任,常常拒绝年轻护士为自己穿刺,使年轻护士自尊心受打击,自信心不足;或言语犀利要求年轻护士必须一次性穿刺成功,给年轻护士施加压力;就年轻护士自身而言,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宠爱,在工作中不愿意吃亏,对于要求高的患者不予理睬,不爱沟通。此时,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该理解患者。因为,患者在生病时把各种负性情绪放大,在进行护理工作的每一步骤护士要运用移情即是从护理对象的角度去感受,理解他的感情,并将自己的准确理解反馈给患者,用对方的眼光看待对方的世界,用对方的心来体会对方的世界[5]。所以,建议年轻护士平时多学习一些与人际沟通有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努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他们认可护士,愿意接受年轻护士。

2.2.5 自信心的培养 要学会相信自己,培养自信心,患者才会相信你,这也是成功的关键;但太过于自信也不可取,任何人都不能保证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会一次性穿刺成功,太过于自信盲目穿刺会导致穿刺失败,所以,任何情况下都要稳中求胜。

总之,静脉留置针现已逐渐取代头皮钢针在临床工作中普及作用,它的普及对于年轻护士而言无疑又是一个挑战。年轻护士应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失败的原因,加强各方面素质的培养,逐渐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

[1]汪晓志,王连仲,张英霞,等.280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35(1):40.

[2]王建荣主编.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92.

[3]沈小清,马清秀.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不同型号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9,24(21):30-31.

[4]王 丹,冯丽芳.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1997-1998.

[5]傅红琼.移情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7,13(6):1517-1518.

猜你喜欢
护士静脉血管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血管里的河流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血管
你的血管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