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非生产性天数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

2012-04-09 15:00张飞清
湖南畜牧兽医 2012年2期
关键词:后备哺乳天数

张飞清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畜牧水产局,湖南郴州 423000)

在猪场生产中,母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抓好这一关键环节,就能保持母猪良好的体况和较高的繁殖性能。一般来说,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常以母猪的繁殖性能(即繁殖力,以下简称母猪繁殖力)来衡量。母猪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减少母猪非生产性天数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重要措施,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基础。

1 母猪非生产天数

1.1 概念

任何一个生产母猪和超过适配年龄(一般设定在240日龄)的后备猪,没有怀孕、没有哺乳的天数,被称做母猪非生产性天数。其中断奶至配种有3~7天的间隔是必需的,在此期间母猪要准备发情,可以叫做必需非生产性天数。一些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或死淘等于什么也没做,从配种到流产、死淘时的天数也补视做非生产性天数。

1.2 计算方法

一头生产母猪非生产性天数常以公式NPD=365-[L/F ·Y ×(LL+GL)]来计算,其中 NPD 表示非生产性天数;L/F 表示每头母猪每年所产窝数(即胎指数);LL 表示母猪哺乳期天数;GL 表示母猪怀孕天数(平均为114天)。例如,某猪场每头母猪年平均产仔2.3 窝,仔猪28天断奶,怀孕期114天,则 NPD=365-[2.3 ×(28+114)]=39(天)。

2 造成母猪非生产性天数的原因

(1)后备母猪初配日龄过大,正常平均初配日龄为240天。

(2)母猪从断奶至配种所持续的隔天数时间过长,正常间隔时间为3~7天。

(3)母猪配种后返情。

(4)妊娠母猪流产、死亡或淘汰。

(5)母猪假孕或乏情。

(6)断奶日龄过大。

3 非必需非生产性天数给猪场造成的影响

3.1 对猪场生产的影响

理论上,一头经产母猪如果按28天断奶,断奶至发情配种的间隔时间为5天(即必需非生产性天数为5天),非必需非生产性天数为零计算,则一头经产母猪的年产胎次为2.48。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母猪的生理特点以及饲养、管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一个猪场要想使所生产母猪的非必需非生产性天数为零是不现实的,我们所应做的是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善环境条件,尽可能减少非必需非生产天数,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次。

各个猪场由于母猪群体质量存在差异以及环境、饲养管理和技术水平的不同,其母猪群的非必需非生产天数是不相同的,甚至差异很大。条件好、管理及技术不平高的猪场,它的非必需非生产天数控制在42天以下;条件差、管理及技术水平低的猪场,它的非必需非生产天数可能超过71天,这两类猪场在母猪群非必需非生产天数上的差异(相差29天),导致它们之间经济效益的差别是巨大的。

3.2 实际应用意义

举例说,某一个经产母猪500头的自繁自养猪场(A 场),它的母猪群非必需生产天数平均为42天,而另一个同样规模的猪场(B 场),它的母猪群非必需非生产天数平均为71天,两场的生产情况见表1。

从表1 可以看出:A 场和B 场在经产母猪数、窝产健仔数及全期成活率相同的情况下,仅由于母猪的非必需生产天数相差29天,从而导致母猪年产胎次相差0.2 胎,两场年产健仔数相差950头,年出栏肥大猪相差874头,在两个猪场母猪耗料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如果1头初生活仔猪按200元计算,则B 场与A 场相比,其直接经济损失达19 万元(950头×200元/头=190000元)。

由于B 场非必需非生产天数比A 场多29天,导致B 场肥大猪年出栏减少874头,如果按1头肥大猪在育肥期创造100元利润计算,则B 场间接经济损失为:874头×100元/头=87400元。A场与B 场仅由于非必需非生产天数相差29天,导致B 场直接经济损失19 万元,间接经济损失8.74元,总计经济损失达27.74 万元,可见,非必需非生产天数对猪场经济效益的影响的巨大的,搞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及环境条件,降低母猪的非必需非生产天数,提高其繁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4 减少非生产性天数的综合措施

4.1 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确保正常发情和适时配种

后备母猪配种不宜过早也不宜过迟,过早不仅产仔数不高,而且影响母猪本身生长发育和以后的生产力,过迟不仅不会增加非生产天数,增加育成成本,而且由于母猪屡次发情不配会造成心理不安,影响发育和性机能活动,后备母猪经过测定后,一般在170日龄左右转入生产群,从转群当天起应做好发情记录,以便预知发情时间,适时配种,后备母猪在8月龄左右的第2~3 次发情是初配的最佳时间,在用料方面,应给后备母猪饲喂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后备母猪料,切忌把后备母猪当成育肥猪饲养。

对于未孕而没有如期返情的假孕母猪综合应用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尽早将期查出,赶回配种舍,促其发情。常用的方法是饲养员通过外部观察法,观察母猪外阴变化和行为变化,或通过公猪接触诊断,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借助超声波等妊娠诊断仪进行诊断。

4.2 及时采取各种措施,促使乏情母猪发情、配种

乏情是指母猪断奶后15天以上不发情的繁殖障碍现象,乏情现象在母猪场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现象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对母猪场经济效益的影响是相当负面。因此,我们应及时对乏情母猪采取综合措施,促其发情,常见的方法有:环境转换法、异性刺激法、营养催情法、饥饿刺激法和药物(激素)催情法等。根据猪场和乏情母猪个体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催情,使乏情母猪尽早发情配种。

4.3 加强妊娠母猪饲养管理,阻止母猪流产或死亡

根据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特点,科学配制妊娠料,同时要保证饲料卫生和食槽清洁,防止饲料霉变,以免引起母猪流产或死亡。加强妊娠母猪的管理工作,母猪配种后应按大小、强弱、体况和配种时间等合理分群,即使在单体栏饲养也应如此,这样既方便管理又有利于防止相互咬架、挤压造成死胎和流产。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耳的噪音,让母猪充分休息,饲养员要温和、耐心、细心、善待母猪,不要打骂,惊吓母猪,防止母猪机械性流产,搞好卫生、消毒、防疫工作,防止妊娠母猪疾病性流产或死亡。

4.4 应用早期断奶技术,哺乳仔猪提早断奶

加强哺乳仔猪培育,过好“三关”。充分利用早期开食,一般在仔猪生后5~7天补料,教会仔猪认料吃食,为早期断奶作准备、打基础。

4.5 做好哺乳仔猪寄养工作

在具备寄养条件的情况下,对哺乳母猪带仔少于5头的仔猪实行寄养,以便使母猪尽早中止哺乳,尽早发情配种,这样可以减少母猪群的非生产性天数,提高母猪群的整体生产力。

4.6 加强哺乳母猪和断奶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缩短断奶至发情配种的间隔时间

加强哺乳母猪饲养管理,尽量减少母猪哺乳期间体重损失,确保母猪断奶后5~7天内正常发情配种。母猪在哺乳期因大量泌乳,将消耗包括自身在内的许多营养,体重下降不可避免,如果饲养不善,母猪失重超过35kg 以上,那么母猪断奶后就会出现发情不正常甚至乏情的现象。加强断奶空怀母猪饲养管理,使其尽早正常发情配种。主要措施有:断奶母猪干奶后,加强营养,达到“营养催情”的目的;利用公猪、发情母猪刺激,诱导断奶母猪按时正常发情,饲养员加强责任心,及时准确掌握母猪发情情况,适时配种。

4.7 加强卫生、消毒、防疫和保健工作,预防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在一般猪场普遍存在而且多种多样,如子宫内膜炎、乙脑、伪狂犬、蓝耳病等,这些疾病严重危害着猪场母猪正常的繁殖生产,增加了大量的母猪非生产性天数,给猪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避免或减少这种危害,每个猪场应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消毒、防疫和保健规程,严格按规程搞好卫生、消毒、防疫和保健工作。搞好栏舍和环境卫生以及常规消毒和非常规消毒工作,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免疫程序,特别注重搞好猪瘟、乙脑、伪狂犬、细小病毒、蓝耳病等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免疫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做好母猪的保健工作,在做好母猪一般性保健工作外,特别要预防布氏杆菌、钩端螺旋体、弓形体、衣原体等疾病对母猪的危害。及时淘汰更新母猪,维持母猪群体活力。 □

[1] 王乃香,张前芳.浅析母猪的非生产天数[J].中国畜禽种业,2008,(12):17.

猜你喜欢
后备哺乳天数
会哺乳的树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抑郁筛查小测试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生日谜题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一起哺乳仔猪猪瘟腹泻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