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书

2012-04-09 19:04
凤凰周刊 2012年7期
关键词:政坛陈水扁政权

回忆台北和平之春

记者 郑东阳

在不少大陆公共知识分子、学者眼中,台湾社会能够从威权体制成功转型,不外乎有两个原因:政治强人蒋经国的改革魄力、民进党等反对势力的长期耕耘。但这些观点都忽略了台湾转型期其他力量的努力,包括媒体从业者的努力、执政者防止政党轮替时发生社会动荡的顶层设计等,甚至制度建设层面上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宪政体制的确立以及国民党迁台后施行的土地改革、县市自治等。

台前“行政院院长”、前国军高级将官唐飞的回忆录《台北和平之春——阁揆唐飞140天全纪录》记录的那段历史便颇有参考价值。这本书是2000年台湾首次政党轮替时,国民党人唐飞受首次执政的民进党当局邀请,担任“行政院院长”短短140天的回忆。唐飞书写了六个半月的个人历史,以此来见证这个地区首次政党轮替时的关键一刻:他所遭遇到的是怎样的混乱,即将下台的国民党与首次上台的民进党两阵营是如何的交手,以及他自责之处。

与“阿拉伯之春”相比,台北“和平之春”的转型经验的确更为难得。2000年,由于国民党阵营内连战、宋楚瑜的分裂让陈水扁渔翁得利,臺湾的首次政党轮替就这样来临。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两岸关系错综复杂,各方如何面对一个立足“台湾独立”的政党上台?“百年老店”国民党是否愿意交出政权?人们甚至闻到战争与动乱的气味。但最终,国军力守中立、股市也没有崩盘,政权也得以稳定过渡。而随着民进党当选人陈水扁在就职仪式上承诺“四不一没有”,并邀请唐飞担任“行政院院长”,海峡对岸和美国方面也松了一口气。

在民进党上台之前,唐飞是萧万长“内阁”的“国防部部长”。唐飞曾经是国军传奇的飞行员,是典型的“忠党爱国”的典范,一路从普通士兵升至参谋总长。但唐飞在社会转型期间,并不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守护者。他曾是第一个接受“立法院”咨询的参谋总长,亦曾因支持李登辉“军队国家化”主张而受赏识,推动了台湾“国防二法”的修讧确立文人担任“国防部部长”的制度。在军队不依附于任何政党后,政权轮替时必然能保持中立,转型的代价也可以降到最低。

唐飞书中描述其“出将入相”经历十分精彩。民进党赢得政权时,一年半前参选台北市市长失利的陈水扁远未做好准备。因此在所谓的“国会”面临少数困境时,极力邀请国民党籍的唐飞“组阁”可以视为好棋。显然,民进党人不只是借重其外省和军方背景,来削减北京和台湾军方对陈水扁的疑虑,也可以充当“全民政府”的代言人。

唐飞的确是当时可以充当此任最好的人选。台湾的民主化伴随着本土化,在统一与独立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的背景下,唐飞开明、务实、诚恳和坦荡的作风,不但赢得不同党派“立委”的敬意,更以深厚涵养获得“儒将”美称。这在今天分裂的台湾政坛和社会里,亦实属罕见。

当然,政治毕竟不是浪漫之事,这场发生在台北的“和平之春”也不乏一些有趣的权力暗斗。唐飞接受任命之前,夹在两党之间,目睹各种怪现象:政党论坛建立在一个非常脆弱的民主制度上,以及复杂的内外环境下,但两党却打着各自的算盘——不甘失去政权,丢掉“总统”的国民党人重提“中华民国”的宪政体制其实是内阁制,因此要求民进党当局应该让唐飞组阁。但要求未得到满足后,国民党对唐飞以个人身份出任阁揆十分不谅解,从开始到结束,给他设下各种障碍,借口和花招,让他对国民党失望到骨头里,尤其对连战和林丰正处理问题的方式,他只能一再自责幼稚以表不满。同样的,他对民进党人也表达了失望的情绪,比如对民进党获得政权后,政府领导人陈水扁与吕秀莲不和,陈水扁与谢长廷之争,民进党派系斗争,让他想起当年太平天国不小心攻进南京,洪秀全分封四大天王的故事。

最终,唐飞只出任了六个月的“阁揆”,政坛轮替初期,“全民政府”、“联合执政”等一大堆设想未能实现。台湾媒体人至今还在呼吁台湾政坛能效法德国的联合政府提出“共同政纲”。

诚如该书序言所言也许这本书晚到了10年,却可以对未来台湾的政局,有着醍醐灌顶的作用。

猜你喜欢
政坛陈水扁政权
政坛人事变动
政坛人事变动
韩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与现代化模式研究
政坛人事变动
政坛人事变动
蔡英文“政权”下两岸关系的走向
陈水扁入狱满一年
陈水扁可能被释放
陈水扁儿子儿媳双双认罪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