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桃红承气汤肛滴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

2012-04-10 15:55郑文郁
黑龙江中医药 2012年6期
关键词:肠粘连承气汤肠壁

郑文郁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院 ·467000)

腹腔部位的手术如:胆囊手术,肝脏手术,阑尾手术,子宫及附件手术等等都是腹部手术,总之肝,胆,胰,脾,肾,胃,肠,腹膜、子宫、附件、腹腔包块等手术也是腹部手术。腹腔手术包括的内容比较多,本人所采用的治疗病人大多以急腹症术后的病人为多。这类病人由于麻醉、手术创伤等作用,肠道功能恢复较慢、大多病人术后有腹痛、腹胀、恶心、排便排气困难,甚则并发粘连性肠梗阻;西医只是对症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采用中药辨证肛滴治疗,不仅疗效好、副作用小,还能在短时间内减轻病人的痛苦。我院自2009年05月—2010年06月采用加味桃红承气汤肛滴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共85例,均来自平顶山市中医院2009年05月—2010年06月的住院病人,其中阑尾炎术后45例,阑尾周围脓肿术后15例,胆囊炎,胆囊结石术后12例;肠梗阻10术后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术后3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5岁,平均42.5岁。

1.2 诊断标准

肠粘连的临床诊断标准:①有腹部手术史;②术后出现反复的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又无其他原因;③或出现完全性机械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又无其他原因。肠粘连的B超诊断标准:①局部肠管扩张(﹥2cm);②肠系膜增厚(﹥1cm);③肠壁之间相贴或肠壁与腹壁之间相贴,无法分离;④局部肠蠕动减弱[1]。

1.3 治疗方法

本组术后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如抗炎、补液等再加上中药治疗,方药组成:加味桃红承气汤:桃仁20g,红花15g,大黄15g,芒硝15g(后下),厚朴20g,炒莱菔子30g,枳实20g,赤芍15g,木香15g,甘草6g。里热重加金银花30g,连翘15g,蒲公英15g;腹胀甚则重用厚朴加陈皮、枳壳;腹痛甚加元胡索15g,细辛3g;老年体虚者去大黄,用火麻仁15g、郁李仁15克、黄芪10g。用法:上药按常规方法煎成后取汁250毫升,过滤后置输液瓶内,用输血器下端接导尿管,末端插入肛门内约15~20公分,,滴速不易过快,每分钟20~30滴,术后第二天开始肛滴治疗,每天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每个病人用3~5天最佳。

1.4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伤口愈合后,一般在术后十天用彩超观察腹腔粘连情况。术后随访6~12月,观察肠粘连发生情况。

2 结果

本组病人均在术后2~3天内排气排便,术后10天行彩超检查:肠管不扩张、肠壁不增厚,肠蠕动正常,肠壁之间及肠壁与腹壁之间无相连不分离现象。术后随访6~12月,根据临床表现和彩超检查无肠粘连情况发生。

3 典型病例

患者赵某,男,59岁,于2010年05月20日上午十一时因间断性性右下腹痛一周,伴发热一天经门诊以急性阑尾炎收入我科治疗,入院后完善检查后行急诊手术,术中见阑尾化脓与周围肠管形成炎性包裹成块,约鸡蛋大小,色紫暗红、阑尾周围肠管水肿比较严重。术后当天即给加味桃红承气汤加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肛滴,用药后病人排出少量稀便,第二天出现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发热继续中药肛滴,肛滴两次后腹痛、腹胀、呕吐、发热缓解,连续用药三天全部症状消失。术后七天切口拆线,愈合良好。全身情况良好。病愈出院随访一年无肠粘连情况发生。

4 讨论

造成术后肠粘连的原因主要有机械损伤、组织缺血、外源性物质的植入以及腹膜的炎症等[2]。腹部术后的病人,由于创伤、炎症或异物刺激后发生炎症反应而有大量含纤维蛋白的液体渗出。在几小时内渗出液即凝固成纤维素性疏松的粘连将相邻脏器的浆膜面粘在一起。这种纤维素性粘连如未被吸收,就有血管和成纤维细胞长入,最后形成牢固的纤维性粘连。腹腔内出血后血液凝固也可通过同样的过程形成粘连。本类病的发病中医认为是湿热凝滞,肠道阻塞,气血瘀滞而致,为有形实邪阻塞而发病。多为实证、里热证。这类病人术后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肠粘连,继而由于粘连引起梗阻、排便困难,多数病人常年不愈,反复发作反复手术,非常痛苦。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的理论为指导,采用中药肛滴,经直肠粘膜直接给药,直接作用于肠道,不仅吸收快,而且疗效好,而且副作用小,根据“脾气主升,胃气主降”的理论,用药后使胃气下行,内蕴之热结随大便而去,腹气通则随之缓解,气血运行正常。诸证消失。方中桃仁、赤芍、红花活血化瘀兼能润畅通便,既泻热结,又可防止腑气不通,梗阻导致局部血瘀,组织坏死;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积滞;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能软坚润燥,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较强。厚朴,枳实,木香,炒莱菔子行气散结,消除积滞,消痞除满,并助硝黄荡涤肠道积滞。金银花,蒲公英配合复方大承气汤在此以清除热泻,达清解热毒之功,有资料记载,复方大承气汤对肠道有兴奋作用,芒硝对小肠有兴奋促进作用,大黄,厚朴对大肠有兴奋促进作用作用,能增加肠道血流量,改善肠管血运状态,大黄,厚朴,芒硝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并能促进腹腔内血液的吸收[3],预防术后腹腔内肠粘连,再配合活血化瘀药[4]消除炎症后的残存浸润及包快有显著疗效,对病人早期恢复生活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1] 李乃卿.实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910

[2] 王梦炎,石汉平,齐德林.术后肠粘连防治现状[J].临床外科杂志,1999,7(3):167

[3] 顾正华.《临床实用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50~253

[4] 杨涛,吴咸中,郭世铎,等.活血化瘀中药对通里攻下中药的增效作用对豚鼠小肠运动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3):189-192

猜你喜欢
肠粘连承气汤肠壁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粘连5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