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2012-04-12 02:33河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傅保举
河南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环境

河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傅保举

我国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河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傅保举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人类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城市附近的河流污染严重,城市空气质量每况愈下,工业化城市酸雨污染加重,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原退化加剧,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我国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已经严重危害到群众的健康,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近几年内,我国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加强我国环境保护的意义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实现社会健康快速地发展;又能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既能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能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加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

三、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体污染较严重。许多地区的水体,包括湖泊、河流及海洋污染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水体中造成的,一些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水体造成了污染。

2.空气质量差。城市空气尘污染严重,污染物主要来自人们日常生活中煤烟尘、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以及土地面扬尘形成的悬浮颗粒;一些工业城市甚至还出现酸雨污染。

3.民众环保意识不强。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多,民众素质参差不齐,乱扔垃圾、贩卖野生动物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问题都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

4.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纵容企业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气、废水等。另外,还有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肆意破坏环境,如,乱砍滥伐、擅自从河道挖水泥沙等。

四、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

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决策者应用科学的方法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1.加强对公民的环保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加强环保教育,让人们从小就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媒体等途径宣传环保知识,使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

2.建立健全环保相关法规,严格执法。环境问题牵扯到许多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法律作为依据,环保工作将寸步难行。因此,应建立健全环保相关法规,并严格执法。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要加大对那些为一己私利肆意污染环境的单位、个人的惩罚力度。另外,由于我国环保部门的设置较为复杂,需要依靠一部专门法律进行统一监管,防止执法不到位、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

3.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投资力度,主要包括加强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示范点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健全环境监察、监测和应急体系建设,对环保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加强管理,致力打造出一支思想端正、作风严谨、水平过硬的环保队伍。对县级及以上行政单位要设立独立的环保机构,明确责任机制,并配备必要的执法人员,加大管理力度,明确执法地位、规范执法行为,建立隶属于政府部门的环境监察人员队伍。要确保环保行政管理、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业经费支出,保障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4.实行环境保护政策,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税收、贸易、信贷、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政府在进行市场调控时,要将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考虑进去,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不予办理工商登记、土地审批等手续;对于已存在的不规范企业,要责令整改或者勒令停业。另外,要实行奖惩制度,对环境污染者进行严惩,对治理者予以奖励,充分调动人们环保积极性;对于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全面实行收费制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5.学习先进经验,开展环保科学研究。我国的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远比不上发达国家,且二次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给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理念,如,建立环保法,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理念、设备等。其次,还可以就环保问题开展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再次,还应加强环保理论、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完善我国环保理念与方法。最后,除了鼓励、引导企业加强有利于环保的新技术研发外,还要加大国家有关部门在环保领域的科研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科研攻关。

book=6,ebook=85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污染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