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农业体制的实践与探索

2012-04-12 16:50罗卫平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2年1期
关键词:广安产业基地现代农业

□罗卫平/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

构建现代农业体制的实践与探索

□罗卫平/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创新。近年来,广安市围绕创建全域性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市为中心,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新村建设,着力发展理念、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高产创建工程、项目强基工程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程,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2010年,广安市广安区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广安市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四川唯一的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试点市。

着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建设高标准农田。广安市坚持以田土型调整、农田排灌渠系、小型提蓄设施、田间耕作道路和地力培肥工程为重点,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总产连续3年创新高,2009年获四川省首届粮食“丰收杯”,2010年粮食总产突破200万t。二是完善水利设施。加快天池湖、关门石水库2个中型工程渠系配套建设和已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步伐,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嘉陵江、渠江和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民水库水质由五类上升为四类,李冰杯创建年年获奖。三是推广农业机械。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服务水平达到70%以上。四是发展设施农业。建成农用大棚0.67万hm2、日光温室0.13万hm2、滴灌喷灌2.67万hm2,水肥控灌一体化面积达到666.67hm2。

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一是抓结构调整。重点培育优质粮油、生猪、蔬菜、柑桔主导产业,引导发展草食畜禽、优质蚕桑、速生林竹、名优水产、优质梨、优质葡萄六大特色产业。二是抓布局优化。粮油产业方面,以渠江、嘉陵江、大洪河流域、浅丘、沟漕、大坝等区域为重点的优质粮油产业区。柑桔产业方面,以中国柑研所规划的43个柑桔重点乡镇为核心,辐射带动3个优质脐橙产业带,4个优质甜橙和宽皮柑桔混合产业带,以及龙安柚产业带。蔬菜产业方面,集中建设城镇近郊优质商品蔬菜、沿江早市菜、华蓥山区特色蔬菜、粮区复种型蔬菜、食用菌五大蔬菜基地。畜禽产业方面,突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养殖小区,重点建设广安区河西、岳(乔家)武(飞龙)、邻水东槽、华蓥高兴、阳和4个现代养殖业示范片,辐射带动辖区内高速公路、襄渝铁路沿线生猪产业发展,形成畜牧养殖集群。三是抓基地建设。全市建成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25个、面积2万hm2,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规模达到22.70万hm2。四是抓主体培育。大力扶持、培育发展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实现由重生产向生产、加工、营销并重转变。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生产、原料基地建设、股份合作等方式,带动农户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基地,延伸、扩展产业发展链条。引导发展蔬菜、水果、植保等各具特色的专业合作社,发挥专业合作社的联结、组织和服务作用,实现产业基地在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基础上的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五是抓品牌建设。制定实施生产技术规程150个、生产标准35个,所有基地农产品全部有生产标准。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大打绿色牌、生态牌、健康牌、错季牌、文化牌等,提升广安农(林、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对农(林、畜)产品进行分选、清洗、包装等商品化处理,基地农产品分类、分级等处理比例达到50%以上。倾力打造“广安柑桔”、“广安蔬菜”、“华蓥山绿色有机蔬菜”、“岳池三安蔬菜”等农产品品牌,获得地理标识农产品10个。

着力农技推广与转化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一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市县乡农技(畜牧、林业)部门为龙头,种植大户、种田能手、村组干部为骨干,建立入户到田的农技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市县乡三级配备专职人员,村级主要依靠种养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以网络为媒介,建立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建立农产品供求发布制度和广安农业信息服务110系统。同时,通过电话服务、农技人员下乡、农民上门咨询等形式,满足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的需要。二是加强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了水稻、玉米、小麦、油菜主推品种政府发布制度,建立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0.17万hm2。以优质粮油、蔬菜、柑桔为重点,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制种基地、母本园、品比园0.2万hm2。以设施温控大棚为重点,建立工厂化育苗中心4个,年育苗15亿株。依托特驱集团等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了“三级”配套的生猪繁育体系、家禽良种繁育体系,生猪“三元杂交”率达到78%,家禽良种推广率达到90%。三是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在各产业基地重点乡镇、村社和万亩产业基地核心示范片组建统一的庄稼医院和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植保技术宣传、培训、新药械推广及病虫害统防统治。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实现庄稼医院和植保专业合作社服务全覆盖。全面推行生态绿色防控。建立健全“集中免疫+定期监测+常态防控”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制度,大力建设市、县、乡、村四位一体的动物疫病防控网络体系,产业基地防控面达到90%以上。四是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建成广安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各区市县各建立1个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所有乡镇、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市场和农产品超市各建立1个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站(室),实现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全覆盖。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和过程监管制度,实现产业基地农产品全程无缝监管。

着力推进流通体系建设激活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一是发展交易市场。在广安城区加快建设集生鲜农产品交易、冷藏、加工、配送、电子商务功能于一体的市级区域性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在农产品生产规模较大、交易集中的县(区、市)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人口和消费较集中的30个乡镇各建设或改造1个标准化农贸市场,在重庆、成都等大中城市按市场化原则设立广安农产品专销窗口。二是建设流通设施。加强以产品分级、包装、储藏、加工、销售等为主的产后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农产品配送中心(企业)10个,新建果蔬气调库4个,蔬菜商品化处理生产线5条,柑桔商品化处理生产线3条,畜禽加工生产线2条。三是畅通销售渠道。大力发展农超对接、专业合作社直销、农产品配送、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现代营销形式。在各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建立电子交易平台,建立功能完善的网上销售网络,岳池蔬菜、武胜生猪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已与重庆等周边市场实现了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农村运销能人作用,壮大农产品市场营销队伍;建立重庆农产品产销恳谈会例会制度,每年在重庆举办1~2次恳谈会;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农产品博览会,每年召开1次广安农产品展销会;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出口型龙头企业。

着力拓展和创新金融服务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增大金融投入。采取财政贴息、成立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用于基地建设的涉农贷款。二是组建农业投资担保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三是行业联动投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重点突出、各司其职”的原则,打捆使用新村建设、中低产田土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水利、水保、林业、扶贫移民、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使项目资金与基地建设综合配套、同步跟进。2010年,全市整合项目资金4.5亿元,带动社会投入13.4亿元。四是增加财政投入。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市县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改革财政投入方式,变前置性补助为后置性奖励,放大投入效应,吸引社会投入。五是深化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取风险金,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着力培训农村专业人才为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持

加快建立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实施“四个一”工程,即每村配备一名大学生,每个产业基地建立一个跨区域的专业合作社,每个专业合作社培训一名核心技术员,每户培养一名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明白人”,累计培训农民320万人次。

着力创新土地流转机制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引导农民组建土地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民通过转包、转让、租赁、入股、托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依托涉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农民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进行整理调形后再流转,提高了流转效益,促进了规模经营。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试点,统筹规划新村和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农民建立集中居住点,全市建成新农村示范村309个,惠及群众43.26万人。

猜你喜欢
广安产业基地现代农业
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广安清廉地图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The influences ofsupplemented subgroups on the structure of finite groups
把唐山打造成为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