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白菊的采收加工

2012-04-12 19:15陈瑞生陈相银张露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11期
关键词:杭白菊白菊花盘

◎陈瑞生 陈相银 张露露

(作者单位为北京三和药业有限公司)

杭菊花为菊花的一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记有“久服利气血,轻身,耐老,延年”的功效。杭菊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故宜栽培在土地肥沃,排水良好,沙质土壤的平原,切忌涝洼,重盐碱地不宜栽种。杭菊花按颜色分为白菊和黄菊,本文将重点介绍杭白菊。

杭白菊的性状及采收

杭白菊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杭白菊呈蝶形或扁球形,直径2.5 ~4cm。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外露。

杭白菊内含菊甙、氨基酸、黄酮类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杭白菊具有散风清热,养肝明目等功效。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和保健饮品。浙江传统习惯为“黄菊入药,白菊入茶。”杭菊列为浙江八大中药材之一。杭白菊一般分三次采收,即分头批花、二批花、三批花。杭白菊采收时边采边分级,将好花、次花分开放置,分别加工后按花形的完整性、霜打花的多少等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以花瓣舒展平直、管状花即花心散开70%(若待花朵全部开放后采收,加工后质量较差),花色莹润洁白时采收;采收杭白菊时要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否则容易腐烂、变质、色逊、质差。

杭白菊的炮制加工

杭白菊采收一般在10 月中旬至12月上旬,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以舌状花瓣展平中央的管状花有八九成散开时采摘为佳。

杭白菊加工采用烧柴的小灶蒸花的办法。铁锅外缘直径须50 厘米以上,把菊花铺放在蒸花盘内(蒸花盘用竹篾编成,周边斜上,上缘直径约37 至39 厘米),厚约3 厘米,过厚不易蒸好。锅水烧开后,放入2 至3 只蒸花盘,上盖木锅盖。蒸花火力要猛而均匀,每蒸一次加一次热水。锅水不宜过多,以免水沸到蒸花盘,影响菊花质量。蒸的时间约4 至4.5分钟,如过生或熟过头均可致“湿腐状”,不易晒干;蒸的时间过短,则出现生花,刚出笼时花瓣不贴伏,颜色灰白,经风一吹则成红褐色。蒸好的菊花放在竹帘上晒,菊花未干不要翻动,晚上收进室内不能压,晒3 天后翻身一次,约晒6 ~7天后,收起贮藏数天以后再晒1 ~2 天,花心完全变硬即可贮藏。

机械干制主要是采用微波杀青进行加工,此方法相对传统加工方法较为简洁,且加工所得的杭菊花无论从口感、美观、色泽上来说都要高很多。将鲜花均匀置于微波杀青流水线的运输带上,厚度3 ~4 朵花,根据微波流水线的加工功率,确定输送速度,进行杀青、灭菌。将杀青后的花朵,移入烘箱或烘干房内,温度控制在55℃~65℃,烘5 ~6 小时。

杭白菊的功能主治

杭白菊的主要功能为散风清热,平肝明目。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本品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长于疏散风热,故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常与桑叶、连翘、薄荷、桔梗等同用,如桑菊饮,用于目赤昏花;本品功善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可用治肝经风热、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多与桑叶、决明子、龙胆草、夏枯草等同用,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若肝肾不足,目暗昏花,又常配枸杞子、熟地黄、山萸肉等同用,如杞菊地黄丸,共收滋补肝肾、益阴明目之功;亦用于眩晕惊风。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热平肝,故与石决明、珍珠母、牛膝等同用,可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猜你喜欢
杭白菊白菊花盘
会有吃不完的胡萝卜吗
会有吃不完的胡萝卜吗
杭白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重阳席上赋白菊
小蜜蜂与向日葵
膨化法提取鹿花盘胶原蛋白
杭州桐乡:菊农抢收
小白菊
杭白菊化学成分最新研究进展
不同氮素用量对杭白菊养分累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