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土地开发建设项目台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012-04-13 09:58苗志国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主体工程料场导流

苗志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管理局,乌鲁木齐830002)

1 工程区水土流失概况

工程区位于县城西北,在《乌什县水土保持规划》中,项目建设所在区域被划分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依据工程区的地形地貌、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及引起土壤侵蚀的成因,其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

2 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思路

在预防为主防治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结合工程建设,建立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使防治责任范围因工程建设而导致的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主体工程设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时进行有效的水土流失监测,及时控制水土流失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本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等级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二级标准。本工程建设区内植被覆盖度为14.28%,多年平均降水量92.1 mm。依据《土壤侵蚀分级标准》,对多年平均降水量300 mm以下地区,可根据降水量与有无灌溉条件及当地生产实践经验分析确定,因此对试运行期二级标准中的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植被恢复系数作适当调整,具体见表1。

表1 工程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措施体系总体布局

3.1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根据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工程兴建引起的水土流失,结合主体工程的布局,将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区分为:主体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区、导流工程区、取料弃料场区、工程管理区六个防治区。

3.2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总体布局

为处理好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有效防治项目建设中新增水土流失,根据工程布局、水土流失分布和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进行统筹安排。坚持分区防治的原则,根据工程所属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确定指导性防治措施;在各防治分区以侵蚀地貌划分治理单元,提出各治理单元的主导性防治措施体系;在各治理单元,根据主要侵蚀部位系统论证推荐布置经济、合理、安全的防治措施。

根据工程建设和各水士流失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危害程度与防治目标,采取治理与防护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绿化、美化环境相结合,统筹布局各类水土保持措施,以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

4.1 主体工程区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主体工程区包括拦河泄洪冲砂闸、进水闸、分水冲砂闸(电站进水闸、秋格尔总干渠进水闸、冲砂泄水闸)、引水道及上下游导流堤,依据其土壤类别(砂砾石为主)、工程场区条件,从减少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量,确定在主体工程区采用以工程措施与防护相结合为主的方案,具体所采取的防治措施为:①施工过程中严格划定施工范围,尽量减少扰动地表面积。②对主体工程拆除混凝土及时拉运到指定场(现状第二泄洪闸)处填埋。③对各部分基础开挖需从上至下进行,可利用回填土(石)方采用就近堆放在对施工作业场无影响且相对稳定的区域,堆放形式为梯形台体,边坡为1∶1.75,堆高不超过3 m,四周布设挡板;对各部分基础开挖不需利用回填土(石)方及时拉运到就近指定场(现状河床右侧低洼地和工程取料场)处填埋。④针对主体工程各单元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完成一个单元工程需及时清理,并进行场地土(石)方平整。

4.2 施工生产生活区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1)工程措施。施工期间应严格划定施工生产生活区域,以避免对防治区以外场地的占压和扰动,并设置水土保持宣传警示牌,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水土保持教育。对生产生活区的成品料堆放地应(如拌和砂、散装水泥)采取遮盖措施,并按工程量合理控制(如砂料、石料)成品料的开采量,尽量减少砂料、石料等成品料在成品料区的堆放时间。生产生活区主要有停放的施工机械、砂石料生产系统、拌和系统、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居住的临时房屋及其它辅助设施,施工结束后首先对污染物质(垃圾、油渣等)进行清除或掩埋处理,施工单位需将地表建筑物、废弃物全部拆除后拉运到指定地(现状河床左侧低洼地和工程取料场)掩埋。施工完毕后采取土地平整,经计算土地平整0.4万m2。

2)植物措施。依据生产生活区土壤类别,在部分生产生活区施工完毕后采取土地平整后种草,经现场踏勘,确权划定种草面积为0.15万m2。

4.3 施工道路区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施工道路有永久道路和施工期的临时道路,在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上采用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

1)工程措施。避免施工机械在施工期间的超范围扰动、破坏地表而造成地表原有水土保持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因此,应严格控制和管理施工道路内车辆及重型机械的运行范围,所有车辆采用“一”字型作业法,尽量缩小扰动范围,保护原始地表与天然植被,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恢复和保护本区域的生态环境。施工期的临时道路施工完成后进行平整,共计2.3 km。

2)植物措施。为减少工程区的水土流失,改善工程区内生态环境,在永久道路两侧种植松树,经现场踏勘,确权划定需种植松树的永久道路长度为3.2 km。

4.4 临时导流明渠工程区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导流围堰及导流明渠全长1.370 km,其中围堰长0.150 km,导流明渠长1.220 km;灌溉、发电临时引水导流渠全长1.175 km。导流渠工程区水土保持工程设计采用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本工程导流渠以半挖半填方为主,导流明渠的施工将按照相应的工程要求进行,设计由主体工程完成,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防止因施工质量或施工中人为破坏导致其下游场区水土大量流失。导流渠在施工结束后需全部回填,故在工程竣工后将导流渠周围高于地面的土方量推入导流渠内,对于多余的土方,以推土机推土平整方式,使其与周围地面高程一致(投资已计入主体工程)。

同时,为了有效地减少工程区的水土流失,改善工程区内生态环境,在导流明渠段、灌溉、发电临时引水导流土方平整后种植防护林,并在防护林区种草,其中防护林长2.395 km,种草面积为3.5925万m2。

4.5 取料弃料场区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取料场采集使原来已经稳定的地表受到扰动,使其结构疏松,容易成为风蚀、水蚀基源,必须采取措施。本工程需从料场取料1.537万m3。取料弃料场区水土保持工程设计采用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施工期间严格划定施工区域,以避免对防治区以外场地的占压和扰动。土(石)料开采场的清废弃土堆放在土(石)料开采场周围,堆放呈梯形台体,取料完成后,及时将弃土(石)料回填至取土坑内,同时将主体工程区的弃料及时地拉运到土(石)料开采场区的取土(石)料坑内,如存在不稳定的边坡通过削坡、平整措施,使其形成稳定坡度(坡比1:5)。

为减少工程区的水土流失,改善取料场区的生态环境,在已回填并经工程措施后形成的稳定取料场种草,总计面积为0.25万m2。

4.6 工程管理区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工程管理区主要包括办公用房、生产设施用房、生产文化福利设施场所;由于工程区环境差,为改善区域小环境,需对区内绿化,达到净化空气、减缓风速、调节小气候的作用,使管理区内设施及建筑显得柔和,将环境中所有不同部分统一起来,从而营造一个和谐、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以便更好的适应工作的需要;同时起到保水保土、防风固沙的水土保持作用。具体采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施工期间应严格划定施工区域,以避免对防治区以外场地的占压和扰动。同时依据不同区域,种植松树、新疆杨和草坪为宜。草坪种植采取人工撒播草籽,草籽选用多年生禾本科植物。

5 结语

水利工程在兴建过程中,难免对区域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破坏,根据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采取分类设计、分区治理,提出主体工程区、取料场、弃渣场、施工道路的防治是水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重点,从生态学观点出发,采用绿化美化措施能提高水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1]安乐平,胡小军,王小珍,等.水利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要点探讨[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27(02):74-75.

[2]郭宏忠,冯明汉,赵健,等.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防治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29(06):101-103.

[3]姜德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十大新理念[J].中国水土保持,2011,31(07):46-49.

猜你喜欢
主体工程料场导流
移动漏斗在玉钢综合料场中的运用
钢铁企业无人化料场的设计与实现
三维地质建模在水利水电工程料场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呼和浩特和林至羊群沟公路主体工程全部贯通
风电叶片成型所用导流网导流速率研究
引黄入冀补淀主体工程完工
某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研究
导流堤在小型引水工程中的应用
营房主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大岗山水电站导流隧洞下闸后渗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