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创新思考

2012-04-13 17:31李兰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诚信机制监督

李兰玉

(邢台学院,河北 邢台054001)

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创新思考

李兰玉

(邢台学院,河北 邢台054001)

诚信,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但当今社会,失信现象屡见不鲜。在此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诚信意识不可避免地受到熏染。在深刻分析传统诚信教育机制现状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提出创新思考,以期不断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质量。

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现状透视

(一)重视诚信的道德教育,忽视诚信的法治教育

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在中国漫长的以儒学为主要指导思想的传统社会中,诚信曾发挥过积极有效的作用。现代社会,传统诚信道德得到了继承和进一步的发展,诚信不再只是一种道德义务,而是已经成为伦理、经济、法律等社会义务的综合规范[1]。在目前高校进行的诚信教育中,可以说采取了多种方式,如加强校园诚信氛围,优化社会环境,依托“两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在这诸多的教育形式来看,主要是重视了诚信的道德教育,而没有把它纳入到法治教育的领域。

(二)大学生诚信测评体系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各高校在探索诚信教育的途径时,逐步建立了大学生诚信测评体系,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全国性的信用管理体系、尤其是个人信用体系,再加上已建立的大学生诚信测评体系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有效的惩罚与奖励机制,往往流于形式,所以在客观上也就造成了部分诚信者吃亏,失信者占便宜的现象,如有的大学生考试作弊取得好成绩,并获得“三好学生”称号、奖学金等;在就业时弄虚作假、涂改成绩、伪造简历,所有这些都极大影响了大学生诚信观的建立。因此,在建立大学生诚信测评体系的基础上应逐步完善并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使诚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诚信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方法和载体创新不足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前苏联的马尔库沙曾说:“教育的伟大艺术与普通教育技巧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善于准确地把握对象。”大学生诚信教育应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年龄、性别、爱好、特长等因素,拟定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方案。诚信教育主张方法多元化、艺术化[2],而传统教育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理论灌输,轻实践锻炼;重师长训导,轻自我教育;重群体讲授,轻咨询辅导的问题。由此可见,传统的诚信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方法和载体创新不足。我们要转化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模式,从管理观念向服务观念转变,从控制模式向交往模式过渡,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机制。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创新思考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实现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并重

诚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而形成文明社会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是拥有道义上的人格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通过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和美德。但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增强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通过法治教育使大学生深刻理解诚信的法律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可通过各种方式使大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法律中关于诚信的规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诚信的要求越来越普遍和强烈,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不但在民法、商法、公司法等法律中详细地规定了“诚信”的具体要求,并且依法在社会各领域中建立和完善各种措施制度以实现这些规范。我国不仅在民法中确立了“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而且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务员法》、《刑法》中,也从不同角度确立了经济信用、行政信用、司法信用的要求[3]。因此高校应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法院旁听、课堂讨论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开展教育,使学生详细了解有关诚信的法律制度,使他们认识到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法律要求,许多违反诚信的行为不但是违法行为,甚至会构成犯罪。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整体职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全方位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的道德和法治教育。

(二)建立切实有效的大学生诚信测评监督体系

大学生诚信教育离不开相应的制度约束。构建诚信测评体系,制定测评要素、指标和标准,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是一种客观有效的约束机制。但仅有测评机制是不够的,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才能真正约束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学校可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诚信测评体系的监督。这个监督应该是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涉及到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辅导员评议、个人资料记录等各个环节;通过发挥舆论监督、行为监督、制度监督等多种方式的优势,形成全方位的监督,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切实形成发自内心的诚信意识和行为。另外不仅要形成监督,更重要的是要有奖励和惩罚机制的存在,使监督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对于诚信指标低的学生,可通过签署诚信保证书,加大教育力度,还要与奖励、贷款、就业挂钩,限制其评优、评奖的权限;对于诚信度高的学生,可积极向党支部推荐发展,还可向用人单位推荐,充分发挥诚信测评监督体系的作用。

(三)组建师生一体模式的具有针对性的高校诚信教育机制

高校应凭借第一课堂(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学生活动)两大优势,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社团为组织形式的诚信教育模式,组建师生一体化的高校诚信教育机制。第一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将诚信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注重大学生诚信意识、素质、能力的养成和提高。高校应在“两课”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选修课中诚信教育系列课程的内容,实现专业知识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在课时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要有所突破和创新。在课时设计上适当增加选修课时,在教学内容上进一步突出诚信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逐步形成“案例教学—课堂模拟—现实考察”的教育体系[4]。

第二课堂应以学生社团为主力,以专业为依托,通过开展诚信讲座、诚信论坛、诚信培训等方式,营造校园诚信氛围,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素养。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养成。学校应以社团为依托,积极组织开展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实践教育活动,如诚信征文、诚信辩论、演讲、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感受诚信的力量,体会诚信在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地把诚信理念变为诚信行为,促进感情的内化,实践的关键在于进行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简单的签名、宣言、讲座等,不论何种形式都需要坚持,要持之以恒,成为诚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使之常态化。

另外,诚信教育关键的一点是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基本的“诚信”教育,让其清楚诚信的含义,诚信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潜心学习、诚实应考;对大三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诚信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诚信教育;对大四学生,要着重进行面向社会的诚信教育,这既可以使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接受扎实的诚信教育,又是对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诚信教育的继续,要教育大学生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迎接社会对自己诚信意识的检验。

[1]郝登峰.大学生就业创业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费兰克·帕特诺伊.诚信的背后[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3]何洁.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法律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2).

[4]葛莉.就业竞争压力视阈下高小创业教育的模式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

Innovative Thinking about College Student Credit Education System

LI Lan-yu
(Institute of Hebei Xingtai,Xingtai 054001,China)

Integrity,is not only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strengthening civic morality,but also the focu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But in today's society,credit loss is common.The students grow up in this environment and their sense of integrity will inevitably be influenced.Based o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traditional integrity education system,this paper puts forward innovative thoughts about college students'integrity education mechanisms from various aspects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nets'integrity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integrity;education system

G641

A

1001-7836(2012)01-0097-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01.038

2011-12-10

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治社会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建构研究》(HB11SH003)

李兰玉(1974-),女,河北邢台人,副教授,法学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诚信机制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夯实监督之基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