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闲暇教育视角下的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

2012-04-13 17:31贾妍春薛玲珑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闲暇团组织共青团

贾妍春,薛玲珑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5)

高职院校闲暇教育视角下的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

贾妍春,薛玲珑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5)

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需要随着现实情况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凝聚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的育人成效。基于此,从闲暇教育的角度,对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思路、内容、认识和教育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以期推动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工作的创新。

闲暇教育;共青团工作;创新

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是学校党政联系广大团员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四个新一代”的任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共青团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共青团工作摆在基础性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共青团组织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实践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青年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趋向多元化、复杂化,团组织在自身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动力、保障机制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共青团工作内容和方法需要随着实际不断改进创新。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附属地位的闲暇教育逐渐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尤其是肩负育人重任的团组织更应将闲暇教育作为新视角运用到工作创新之中。

一、吸收闲暇教育理念创新共青团工作思路

2008年11月团中央书记陆昊指出,高校育人目标主要概括为学术精神、学习能力、比较全面的素质、品德、信念五个方面,要求共青团工作围绕这五个层级的培养目标,找到为青年学生提供服务的不同切入点。其中,培养比较全面的素质,涵盖内容很广,应该包括对闲暇教育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实践。

闲暇来自拉丁语,通常是指工作和任务之外的时间。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对闲暇有着不同的理解:柏拉图把闲暇理解为“空闲”、“从活动中获得自由”、“一种自我控制的自由状态”和“休闲的状态”四种含义;马克思认为闲暇的真正意义是一种特殊的时间——可以得到自由的时间[1]。

闲暇教育已有的定义可以分为下列几类:一类认为闲暇教育就是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教育;一类认为闲暇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和提高闲暇时间的利用质量的教育[1];一类认为闲暇教育的认识,是让学习者利用闲暇时间在信念、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行为等方面获得某种变化,这种变化通常发生在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环境和娱乐环境中[2]。这类理解较为现代。

从以上概念中不难看出:闲暇教育因有其独特的教育内容和灵活的教育方式符合并体现共青团组织育人目标的要求。在团组织提倡创新的今天,在青年的心理问题越发突出的形势下,闲暇教育的迫切需要越发明显,它具备的特有教育功效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虚功实作。

高职院校团组织在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应认真学习、研究闲暇教育理念,使学生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具备较为全面的闲暇知识、自觉接受闲暇教育、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开展闲暇教育活动,以适应青年健康成长的要求,为青年的全面发展服务。从这方面来看,在共青团工作的各个方面渗透闲暇教育理念是完全符合团章规定的。

二、开展闲暇教育活动丰富共青团工作内容

1995年联合国大会指出:“任何社会都承认,闲暇活动对青年人的心理、认知能力和身体的发展非常重要”,“各国政府可以将闲暇活动置于优先的一个方法向教育机构提供资源,以发展成立这种机构所需的基础设施,此外,闲暇活动可以成为正规学校课程的一部分。”[3]我国闲暇学研究学者于光远先生,在1983年时就指出:“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没有一门研究游戏的课程,没有一门游戏的专业,没有一个研究游戏的学者,这不是什么优点而是弱点。”这些表明了国际社会和学者们对在青年人中开展闲暇教育、闲暇实践的期待和重视。

我国自实行双休日以来,青年学生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但对闲暇时间的利用却不很充分,对闲暇及闲暇教育地理解和看法也各有不同:有部分学生认为,就业和学习带来了过大压力,无心思闲暇;有部分学生滥用闲暇时间,以为“睡大觉”、“玩电脑”、“看电视”、“谈恋爱”等就是闲暇;更有甚者不知道在闲暇时间里该干什么,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导致悲观、抑郁和其他自残行为的发生,如2002年浙江大学开除的120名学生中,大多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无心学业所致。面对众多的闲暇时间,家长、青年甚至老师们也都不知所措,多数高校无论在闲暇生活的内容上,还是在闲暇生活的方式上都显得贫乏、单一,这些都是因为忽视闲暇教育的结果。

共青团组织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要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在青年学生中有效地开展闲暇教育活动来丰富共青团工作内容。团章中指出:团组织要“了解和反映团员与青年的思想、要求,维护他们的权益,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开展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所以团组织在开展闲暇教育活动时,在内容上要注重“闲暇”,形式要适应“闲暇”[4]。团日活动的内容,以往更多强调的是政治性和知识性,现在应该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闲暇内容增添到活动内容中来,比如琴棋书画和团体、体育竞技活动等。在表现形式上,闲暇活动应是多样、生动和活泼的,这符合闲暇教育的要求,并能够体现闲暇教育的特点。对于不愿意花时间在这些闲暇内容上的学生,团组织应该对其教育和引导。

三、理解闲暇教育的意义提升共青团工作认识

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闲暇教育活动,对学校和学生来讲意义非比寻常。全面理解闲暇教育的意义,是团组织对自身工作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对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认识

闲暇教育作为课堂德育教育的延伸,从培养“职业的人”向培养“闲暇的人”的拓展,主要是教会学生认识和开发自我价值,处理好闲暇与学习的关系,有计划地安排好闲暇生活,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喜欢和期盼获得的知识。闲暇教育实践活动,又能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真正理解人的价值与意义等。上述这些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是对日常德育教育的有益补充,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2.提高了对开展创新型教育的认识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等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以接受或保守为主要特点的传统教育,偏重统一性和知识的灌输,忽视人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激发,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现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弥补这一缺陷的闲暇教育,是以自由开放的方式,使学生在自主接受教育的同时,根据兴趣和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这是促进教育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因为人的潜能、人的能量、人的创造力,在自主、自由的状态下才能充分地释放和发挥出来。

3.提高了对多渠道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认识

闲暇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学生潜能,实现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旨在让学生充分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学习闲暇知识和技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因为感兴趣而学习,在学习中产生乐趣,所以对知识和技能往往会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在闲暇时间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有很大的可能这些知识和技能会发展成为学生的第二专业,甚至成为未来发展的职业,完善了因为不感兴趣或因兴趣不足而被动学习专业技能的缺陷,也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它是与现代终身教育和现代文明相适应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

4.提高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认识

闲暇活动的开展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闲暇时学生比较自由,不受约束,这时最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闲暇活动的开展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许多资料表明,人在松弛和休闲状态之时,创造的灵感常会飘然而至,如牛顿等人正是在闲暇之时才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奇妙并对此进行研究。闲暇活动的开展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如弹琴、绘画、手工艺活动等[5]。闲暇活动的开展能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在闲暇活动的开展中,人的情感是丰富和饱满的,喜怒哀乐一览无遗,善恶美丑尽收眼底。这种场景特别适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美好的情操。

四、开展闲暇教育体现共青团工作新时期下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1.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才能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6]。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闲暇活动越来越趋向全面性和多样性,表现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相结合。团组织经常对青年学生实施闲暇教育及开展闲暇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更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人的个性将得到充分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天地中展示自身全方位的才能,这充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教育要求。教育教学上的科学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本质要求依然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就要把学生的利益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团组织开展闲暇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的产物。它不仅有利于营造和谐宽松、有序的学校人文环境,体现人文关怀;而且能够顺应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能够有助于复合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个体的科学发展。

3.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目标。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要构建和谐社会,则要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和谐学生。由于目前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的部分脱离,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繁杂叵测,学校必须拓宽教育层面,挖掘有效教育资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在教育过程中,有些在正规的课堂教育中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在闲暇教育的特定环境中迎刃而解,许多学生中的个别的特殊性问题,以闲暇教育的特定方式去解决,往往会取得明显效果。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又为培养和谐学生、营造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团组织开展闲暇教育及有关活动顺应时代关于“构建和谐”的要求,良好和谐的校园对大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陶冶,文化素质的提高,健康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团组织应该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闲暇教育和有关闲暇活动,这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一个崭新视角,同时也是未来共青团工作的一个着眼点和落脚点,应该更多地去学习它、研究它、运用它和实践它。

[1]周煦.闲暇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3).

[2]黄爱莲,彭学东.学校闲暇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3]苏敏.高校闲暇教育现状剖析与措施建构[J].教学研究,2007,30(3).

[4]瓶窑镇团委.浅谈共青团工作与闲暇教育的关系[EB/OL].余杭青年,2005-08-12.

[5]顾明.从闲暇教育的历史论当代闲暇教育的必要性[J].教学与管理,2009,(6).

[6]江德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The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isure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JIA Yan-chun,XUE Ling-long
(Yancheng College of Textile Technology,Yancheng 224005,China)

The work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be improved and innovated with reality so as to be more attractive and cohesive and rais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The innovative ideas and content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are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isure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work in the new period.

leisure education;the work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innovation

G641

A

1001-7836(2012)01-0099-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01.039

2011-07-25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高职院校闲暇教育视角下的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2010SJD880119)的研究成果

贾妍春(1972-),女,江苏阜宁人,轻化工程系团总支书记,学生辅导员,马列主义哲学讲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法学研究;薛玲珑(1954-),男,江苏建湖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研究员,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共青团工作、中国文学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闲暇团组织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人在何时最清醒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闲暇拾笔寄娱情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