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防治

2012-04-13 18:24张广智山东省招远市畜牧兽医局2654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10期
关键词:猪链球菌脑膜炎肌肉注射

张广智 (山东省招远市畜牧兽医局 265400)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

张广智 (山东省招远市畜牧兽医局 265400)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致病性链球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是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多种疾病的总称。近年来,由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猪圆环病毒II型(PCV2)的广泛流行,造成猪群出现免疫抑制,猪链球菌的感染和发病率明显升高,目前链球菌以C型、R(II)型链球菌较为多见,血清型R(II)的致病力最强。临床以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为特征。

1 病原

病原体为链球菌属中的致病性链球菌,此菌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运动,革兰氏阳性。对培养条件要求严格,为兼性厌氧菌。已知有19个血清群,每个血清群又有多个亚群,其中E群引起猪的淋巴结脓肿,C群引起猪的菌血症或败血症或脑膜炎,引起高的死亡率(尤其是仔猪较高),对规模猪场危害很大。

链球菌一般分为三群,分别为溶血性链球菌,致病性强;草绿色链球菌,致病力弱;不溶血性链球菌,一般不致病,无致病性。各种链球菌都呈链状排列,革兰氏阳性球菌。

2 流行特点

本病以5~15月份、闷热潮湿的天气多发,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有时甚至可呈地方性爆发。病猪、临床康复猪和健康猪均可带菌,呼吸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消化道、皮肤伤口也可传播。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发病突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各种不同日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只均可感染,特别是在饲养管理不善的规模化养猪场,猪舍封闭,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天气突变等均可诱发本病,且多继发于流行性感冒、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猪的易感性较高,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病,以保育期至生长猪多见,败血型和脑膜脑炎型多见于仔猪,病死率较高,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中猪。急性病例常表现为败血症和脑膜炎,慢性病例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及化脓性淋巴结炎。

3 临床症状

3.1 急性败血症型 一般发生在流行初期,突然发病,往往昨天晚上未见任何症状,次日早晨发现已死于圈中。体温在41.5~42.5℃,呈稽留热,数小时至1d内死亡。病猪精神萎顿,少食或不食,腹部和四肢内侧皮肤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发病猪死前侧卧于地,呼吸困难,从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其中多数猪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空嚼,磨牙,四肢做游泳状运动,并有关节症状。

3.2 脑膜脑炎型 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与水肿病的症状相似。发病初期患猪体温升高至40.5~42.5℃,食欲废绝,便秘,有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转圈,空嚼,磨牙,直至后躯麻痹,共济失调,侧卧于地,四肢做游泳状,颈部强直,角弓反张,甚至昏迷死亡。部分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大,病程1~2d,长的可达3~5d。

3.3 关节炎型 患猪体温升高,被毛粗乱,呈现关节炎症状,表现为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高度跛行,甚至不能起立。病程2~3周。小部分哺乳仔猪也可发生,常因抢不上奶吃而逐渐消瘦。

3.4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 病猪淋巴结肿胀,坚硬,有热痛感,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较为困难,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眼、耳下、颈部等淋巴结也可发生。一般不引起死亡,病程为3~5周,病猪经治疗后肿胀部位中央变软,皮肤坏死,破溃流脓,并逐渐痊愈。

3.5 心内膜炎型 本型不容易在生前发现和诊断,多发于仔猪,突然死亡或呼吸困难,皮肤苍白或体表发绀,很快死亡,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

4 解剖病变

病死猪鼻腔有暗红色血液(酱油色)流出,血液凝固不良;胸腹下及四肢皮肤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剖检可见病死猪气管充血,充满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心包积液,心内膜有弥漫性出血点;肺极度气肿,水肿,充血,淤血,肺间质增宽,肺膈叶,心叶有大片出血淤血,病变严重的肺叶发生肉变,喉头充血,并有痰液分泌;肾脏脂肪呈灰黄色,表面有散在的白色坏死灶,充血、出血,体积增大;脾脏肿大为正常的3倍左右,呈暗红色或蓝紫色,质脆裂,边缘有出血点,部分猪脾脏边缘有瘀血梗死灶;胃和小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或溃疡;肝脏呈暗红色、肿大,切开流出暗红色液体;大脑充血、出血;关节周围肿胀、充血,关节囊内有胶样液体或纤维素脓样物,重者关节软骨坏死,关节周围组织有多发性化脓灶;脑膜充血、出血,脑脊液浑浊,脑实质有化脓性脑炎病变。致病性II型猪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可造成持续的严重后果,引起的损失比其它血清型住链球菌引起的病症都更为严重。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为了确诊应进一步作实验室检查。

5.1 染色镜检 无菌采取病猪或死猪的脓汁、关节液、血、脑、肝、脾等组织作抹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发现有呈单个、双球或短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即可确诊。

5.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病变组织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进行分离培养,37℃恒温培养36h,所生长的病原菌落如大头针帽大小,呈湿润、粘稠、隆起、半透明的露滴状,外层有明显的β-溶血环;将可疑菌落接种于匹克氏增菌液,37℃培养24h后发现底部有沉淀;在血清肉汤中先均匀浑浊,后在试管底部形成沉淀,上部澄清,不形成菌膜。

6 预防措施

6.1 免疫预防 使用猪链球菌病活苗进行免疫注射,种母猪在产前肌肉注射,1头份/次,种公猪每年注射2次,1头份/次;仔猪在35~45日龄肌肉注射,1头份/次。注射14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

6.2 药物预防 在本病流行季节可用药物预防,以控制本病的发展。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金霉素或四环素600~ 800g,连喂2周。发病猪场有病例发生时,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200g,连用7~14d,效果明显,不仅可防治链球菌病,而且对其它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肺炎以及猪痢疾、回肠炎均有较好的疗效。饲料中加四环素125~ 150g/t,连喂4~6周,也有预防作用。

另外还要做好环境消毒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实施“全进全出”。

7 治疗

7.1 选择有效的药物 根据试验,猪链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敏感;而对四环素、林可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链霉素均有高度的抵抗力。治疗时应选用敏感药物,采用大剂量治疗。有条件的猪场可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以便迅速控制发病,稳定病情,减少死亡,提高治愈率。

7.2 病猪治疗 对败血症及脑膜炎病例,在发病早期应选择大剂量的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对发病严重、出现高热症状的病猪可用较大剂量的阿莫西林加氨基比林稀释后肌肉注射,按10mg/kg体重计量进行肌肉注射,2次/d,连用3~5d或氨苄青霉素,以生理盐水稀释5万IU/kg体重肌肉注射,3次/d,连用3d。

对关节炎病猪可用高敏药物如头孢菌素、强效阿莫西林等进行治疗,10万IU/kg体重加地塞米松2mg肌肉注射,2次/d。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辅助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作肌肉注射,以提高疗效,增进食欲,及早恢复健康。

7.3 局部脓肿病例 对淋巴结脓肿,涂鱼石脂软膏,可加快成熟变软,及时切开,排除脓汁,并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后,涂上碘酊。体温升高者,用2.5%恩诺沙星注射液0.2ml/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0.5%诺氟沙星注射液0.5ml/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10~20ml肌肉注射,2次/d,连用5d;青霉素2万IU/kg体重;链霉素20mg/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20kg体重的猪5~10ml;成年猪20~30ml,肌肉注射,2次/d,连用2~3d;庆大霉素3000IU/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环丙沙星50mg/kg体重内服,2次/d,连服5d;新霉素50mg/kg体重,拌入饲料中喂服,连服5d。以上药物根据本猪场情况进行选择,同时用安乃近注射液或安痛定注射液5~10ml肌肉注射,2次/d;5%葡萄糖盐水注射液500ml,维生素C注射液10ml,静脉注射。

7.4 大群控制 对发病猪群或疑似猪群在饲料中加入氨苄青霉素及阿莫西林,或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1000g/t,连喂14d,效果明显。

另外,也可配合中草药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可用金银花20g、连翘15g、蒲公英10g、紫花地丁10g、大黄20g、山豆根30g、麝干30g、麦冬15g、甘草5g,煎汤内服,此为100kg体重猪的用量。

8 用药注意事项

首日治疗用药药量要给足,如青霉素首日用药可为常规用药的2~3倍;要坚持按疗程治疗,即3~4d为1个疗程,保证连续用药,防止复发;在治疗中用2种药物联合或交叉应用,效果更好。如青霉素常规用量(1.5~2.0万IU/kg体重),配合链霉素(20mg/kg体重)一同注射,效果更佳。另外,要注意对症治疗,保护病猪的自身抗病力。

(2012–06–27)

S858.28

B

1007-1733(2012)10-0050-02

猜你喜欢
猪链球菌脑膜炎肌肉注射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二代测序协助诊断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脑膜炎1例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