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2012-04-13 18:24龚桂英云南省泸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52400赵国庆云南省泸西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10期
关键词:新城疫鸡群饮水

龚桂英 (云南省泸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52400) 赵国庆 (云南省泸西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龚桂英 (云南省泸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52400) 赵国庆 (云南省泸西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鸡新城疫(简称ND)俗称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新城疫的爆发,通常使鸡全军覆灭,是对养鸡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疫病之一。本病常呈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主要病变是全身浆膜和黏膜显著出血,淋巴组织肿胀、出血和坏死,尤以消化道和呼吸道最为明显,嗉囊内充满黄色酸臭液体、气体具有临诊意义。目前对该病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预防接种是防制本病的关键。为此本人结合近年来的一些工作实践经验并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了造成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供同行们参考。

1 影响新城疫免疫抗体的因素

1.1 疫苗因素

1.1.1 疫苗的质量 贪图便宜或方便,就近从个体经销商购买无批文、且效价低的疫苗。

1.1.2 疫苗失效 疫苗超过了有效期,及疫苗在运输、贮存过程中没有冷藏,甚至放置于高温环境中,致使疫苗失效。

1.1.3 效价降低 疫苗在运输和周转过程中不仅受到运输车辆震荡,还因整个环节的冷藏设备不能相互衔接,致使冷链脱节,疫苗受到反复冻融,效价降低。

1.2 鸡的因素

1.2.1 母体抗原或残留抗体影响 雏鸡母源抗体或其他年龄鸡群的残留抗体水平较高,接种疫苗后新城疫疫苗被部分中和掉,不能获得坚强免疫力。

1.2.2 免疫抑制病的影响 有些疾病可引起免疫抑制,从而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鸡群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禽白血病病毒(ALV)等都会损伤鸡只的免疫系统,特别是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马立克氏病(MD)直接损害中枢免疫器官的发育。

1.2.3 营养状况 鸡群的营养状况也是影响免疫应答的因素之一。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缺乏都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如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淋巴器官的萎缩,影响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受体表达与活化,导致体内的T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减少,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B淋巴细胞的抗体产生能力下降。

1.3 免疫操作因素

(1)注射器、针头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时,残存消毒液,使疫苗失效;(2)在疫苗的使用剂量上,凭经验盲目加大剂量导致疫苗吸收不彻底甚至免疫麻痹;(3)接种途径不当 鸡只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接种有滴鼻、点眼、饮水、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气雾免疫等,防预员不按疫苗类型、疫病特点及免疫程序来选择疫苗的接种途径,凭方便选择,达不到免疫效果;(4)饮水免疫时,使用消毒过的自来水造成疫苗失效,或饮水槽不洁、消毒不当,造成疫苗污染。(5)气雾免疫时,雾滴大小和喷雾速度不恰当。

1.4 免疫程序设计因素

(1)短时间内频繁、大剂量接种新城疫弱毒冻干活苗,极易导致鸡群免疫麻痹或超过机体的免疫耐受力而使鸡群发病。(2)疫苗间互相干扰不同疫苗同时或以相同途径接种,疫苗在体内相互干扰,影响彼此复制和免疫应答。甚至有的防预员责任心不强怕麻烦,同时把几种不同的疫苗混合在一起免疫接种。

1.5 药物与毒素因素

免疫接种前后3~5d内使用磺胺类、抗生素、抗病毒药、消毒剂等药物均会影响鸡的免疫应答。饲料发霉变质后的霉菌毒素,尤其是黄曲霉毒素可抑制禽类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使法氏囊、胸腺、脾脏萎缩,毒害巨噬细胞,从而使其不能吞噬病原微生物,导致机体免疫抑制。

1.6 饲养环境因素

包括鸡群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状况,环境卫生及消毒等。鸡群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如饲养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都会使鸡群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导致鸡只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若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搞得不好,存在大量病原,即使鸡群抗体水平较高,也存在着发病的可能。

2 应对措施

2.1 正确选购疫苗

疫苗的质量是免疫成败的关键因素。弱毒苗接种后在体内有一个繁殖的过程,因而接种的疫苗中必须含有足够量的有活力的病原,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灭活苗接种后没有繁殖过程,因而必须有足够的抗原量作保证,才能刺激机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油佐剂灭活苗的性状必须稳定。因此选购疫苗时应从具备疫苗经营资质的正规机构选购正规疫苗厂家生产的有批准文号、生产日期较近的疫苗。

2.2 妥善运输和保存疫苗

疫苗的保存和运输是免疫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常新城疫活疫苗的储藏温度为-15℃以下低温冷冻保存。灭活油乳苗的储藏温度为2~8℃,严防冻结,否则会破乳或出现凝集块,影响免疫效果。所以新城疫活疫苗在保存、运输、使用时必须苗不离冰,而新城疫灭活油乳苗必须冷藏,不能冻结。

2.3 提高免疫技能

加强免疫人员的操作培训和现场指导,规范免疫注射操作技能,确保注射质量技术水平。

2.4 严格操作规程

疫苗使用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注意检查瓶签标注的剂量、失效期,检查疫苗瓶的完好性及真空情况。真空状态的检查,可将抽好稀释液的注射器从瓶盖刺入疫苗瓶中,若稀释液能自动被吸入瓶中,表明真空完好,否则为已失去真空的疫苗。对于无瓶签、过期、疫苗瓶破损、失去真空、物理性状与说明书不一致、冻结的油乳剂灭活苗,均禁止使用;

2.5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主要根据雏鸡母源抗体水平确定最佳首免日龄,以及根据疫苗接种后抗体滴度和鸡群生产特点,确定加强免疫的时间。通常雏鸡母源抗体HI高于5log2时,进行首免几乎不产生免疫应答,一般母源抗体HI在3log2时可以进行第一次免疫。笔者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雏鸡5~7日龄时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La Sota株+H120株)或新城疫IV系苗(La sota)按1.5羽份∕只滴鼻点眼,10~12日龄时用新城疫灭活油苗按0.35ml∕只颈部皮下注射,对于饲养期在110日龄以内的肉鸡均能取得较好的保护,对于饲养周期较长的蛋鸡可于110日龄时再用鸡新城疫灭活油苗按0.5ml∕只皮下注射或新支减三联灭活油苗0.5ml∕羽肌肉注射。以后加强免疫抗体监测,每隔4~5个月用新城疫IV系苗(La sota)按3~4羽份∕只饮水或气雾免疫一次。

2.6 建立免疫监测制度

定期检测鸡群血清HI抗体水平(在免疫抗体效价低于5log2时的鸡群应及时进行加免),全面了解鸡群的免疫状态,确保免疫程序的合理性以及疫苗接种的效果。

2.7 免疫途径要科学

活苗免疫一般通过滴鼻、点眼、饮水、喷雾的方法,灭活苗多通过注射。

2.7.1 滴鼻、点眼免疫 活疫苗的滴鼻、点眼是免疫效果最好的两种方式,均属个体免疫,逐只抓鸡,漏免机会少,但操作时应注意:使用疫苗厂家提供的专用稀释液稀释疫苗,厂家不提供的按使用说明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按比例稀释疫苗;滴鼻免疫时可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更有利于疫苗吸入),待疫苗吸入后才可放手;点眼免疫时也应等疫苗吸入后再放手,才能保证免疫效果。

2.7.2 饮水免疫 饮水免疫是最方便的疫苗接种方法,应激最小,适用于大型鸡群,但其免疫效果较差,不适用于初次免疫。免疫时用蒸馏水或冷开水(按鸡群日饮水量的1∕5),在饮水中加入0.2%的脱脂奶粉,稀释疫苗后让鸡群在40min~1h内饮完。为使所有鸡只都能喝到足够的量,应不停地驱赶鸡只,个别体弱鸡只喝不到水,可单独口服,以免漏免。免疫操作时应注意:①不得使用金属容器;②饮水必须用蒸馏水或冷开水;③在免疫前要适当断水2~4h(根据季节、气候掌握),④加足够多的饮水器具,以保证所有鸡只均可喝到。

2.7.3 气雾免疫 主要用于2月龄以上的鸡,雏鸡使用不当容易诱发慢性呼吸道反应,一般不用。同时还应注意,有呼吸道疾病的鸡群也不宜采用此种免疫方式,特别是霉形体阳性鸡群。气雾免疫时,雾滴大小是影响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2月龄以上的鸡群建议雾滴直径在10~30um,要坚持小鸡大雾滴、大鸡小雾滴的原则。气雾免疫,使用的疫苗剂量最好加倍,疫苗必须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以保证免疫质量,并可防止喷头堵塞,稀释液的用量为:1000羽只需用150~300ml稀释液,喷雾前加强通风适当降低鸡舍温度及舍内空气中粉尘,鸡舍温度要求在15~25℃,喷雾时关闭门窗,喷雾后15~20min再打开。喷雾速度:要求工作人员手持喷雾器,自鸡舍或鸡笼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恰好能将所需的疫苗喷完。

2.7.4 注射免疫 注射时应选择活动少的易于注射的部位(胸部肌肉注射和颈部皮下注射),小日龄鸡只以颈部皮下注射为宜,因胸部肌肉注射常会造成肌肉组织的较大损伤,疫苗不能吸收,且小鸡易扎到内脏器官,造成鸡只死亡和免疫失败。注射时应注意勤换针头,至少50只鸡就应换一颗。用连续注射器接种疫苗时,注射免疫前,针头、注射器要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30min后再用,注射剂量要反复校对,使误差小于0.01ml,针头不能太粗(建议雏鸡、小鸡用7×13号针头,中鸡、成年鸡用9×15号针头),以免拔针后疫苗流出,造成免疫剂量不足;灭活油乳剂疫苗在注射免疫时,使用前应注意:要将疫苗先回温,并且上下摇均,以免机体产生冷应激和影响机体对疫苗的吸收。

3 免疫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做好免疫接种记录

内容包括疫苗名称、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日期、免疫方法、剂量、免疫日期等,以便随时查询鸡群免疫情况,计划安排下次免疫时间。

3.2 免疫抑制的预防

做好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马立克氏病(MD)、禽白血病(AL)等免疫抑制病的免疫接种预防。

3.3 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及定期消毒的工作。经常保持圈舍干燥、通风透气,饲养密度不宜过大、饲喂全价优质饲料,增强机体抵抗力。免疫前后5d不给鸡群使用磺胺类、抗生素、抗病毒药、消毒剂等药物;免疫期间转群、换料、天气变化时,在饲料和饮水中投喂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等抗应激、增强免疫效果的药物。

3.4 完善生物安全措施

做到全进全出,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定期杀虫灭鼠,防止鸟类飞入鸡舍,从而杜绝野毒传入。

(2012–06–09)

S851.33

C

1007-1733(2012)10-0064-03

猜你喜欢
新城疫鸡群饮水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简易饮水鸟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饮水
鸭新城疫研究概况
如何正确使用新城疫疫苗
鸡群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
鸡大肠杆菌病与新城疫混感的防治
鸡新城疫继发大肠杆菌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