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中水域景观营造研究

2012-04-14 10:08庄晓敏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2年1期
关键词:驳岸风景区水域

庄晓敏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筑学系 漳州 363105)

董建文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福州 350002)

詹卫华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北京 100053)

水利风景区大多是以水利工程所在的水体及周边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为依托,水域作为水利风景区的基础性资源及必备条件,对它的开发利用及景观营造是创建特色水利风景区的先决条件,是使水利风景区有别于其他类型景区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探讨了如何营造水利风景区中的水域景观,以期对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

1 水域景观的内涵

在我国广袤的疆域内,水体有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具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如海洋的汹涌澎湃,河流的川流不息,湖泊的静谧幽静,瀑布的飞琼溅玉,山泉的清逸甘醇等,水体形式的多样性导致了水域景观的多样性。水除了自身的魅力外,还能为景区增添一份灵秀与活力,它能将自然的山、树木、鱼鸟和人文的园林建筑连为一体,使得景因水活,水随景转,步移景异,景观万千。

1.1 水利风景区及水域的含义

自古“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如今,久居都市的人们也热衷于“依水而居、掬水而用、嬉水而乐、傍水而憩、临水而渔、沿水而步”的生活。水是生态与环境的灵魂,有水才可使景活,有水的地方才有灵性。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

水域是指陆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不包括泄洪区和垦植3年以上的滩地、海涂中的耕地、林地、居民点、道路等。

水域用地中又分出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苇地、滩涂、沟渠、人工建筑物、冰川及永久积雪9个二级地类。

本文中所涉及的水域主要是指陆地水域,其用地包括了水面及以水体为中心视线可达范围内的陆地水域。

1.2 水域景观的含义

水域景观,是指以水为载体结合自然元素包括天象、植物、声音、水中微生物等所形成的能够为欣赏者提供在视觉、嗅觉、听觉、触觉上美的感受的景观,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双向作用的事物,其范畴涉及水域本体景观、水域附属景观。

1.2.1 水域本体景观

水域本体景观是指水利风景区中所包含的水域规模、水质及水量等水体要素共同构成的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的景观,主要是指水体本身在形态、色彩、声音、气味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景观。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飞泉叠瀑,“泉眼无声惜细流”的涓涓细流,“澄江静如练”、“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的静谧水面等,体现了水体本身的动态景观,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的则是水体的色彩景观;在不同形态、环境及时间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水域景观也不尽相同,带给人的心里感受亦不同,可以是汹涌澎湃,可以是蠢蠢欲动,也可以是安静祥和。

1.2.2 水域附属景观

水利风景区中的水域囊括了临水的人工建筑及小品、周边的山体、水利枢纽、村落、植物等要素,而水域景观则是水域本体与附属景观结合而成的景观,很大程度上附属景观是水域本体景观赖以生存的元素。水域本体景观主要是由水域中的附属元素在其本体上投射形成的,因此,优美的水域附属景观是与水域本体景观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水域附属景观是指水域中水域本体景观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它即可独立成景,形成与水域本体景观相协调的景观,又可与水体结合形成水域本体景观。

2 水域景观的特点

2.1 水域景观的地域性

水域景观受地理位置、经纬度、大地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明显的规律性。不同地区的气候、植被、人们的生活习惯等要素不尽相同,形成各具特色的水域景观。“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南蛮北侉的方言区划、南舟北车的交通方式、北方人的豪放刚烈,南方人的柔宛秀丽等;“南秀北雄”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南北方景观的概括。南北方的地域差异导致了南北方水域景观的差异。

2.2 水域景观的综合性

每一种景观都不是单一的个体,一种景观之所以成为景观,必须与其他景观相互依赖。秀丽的自然风光离不开人工的雕琢,水域景观更是如此,水体本身无法形成景观,水域景观的形成在于其综合了天象、植物、人文、动物等景观,是各种景观的综合体。

2.3 水域景观的时空性

一年有四季更替、草木枯荣之变,一日有朝暮之分、日出日落演替,形成了景观的时间性。水利风景区界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之人视域的有界性,导致景观也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流动的时间与变换的空间交织产生的景观具有明显的时空性。

2.4 水域景观的可变性

水体本身的流动性,使得任一时刻的水景不尽相同,而水域景观所具有的时空性、综合性也使得水域景观瞬息万变,使其具有较强的可变性。

2.5 水域景观的可参与性

自古以来,水就是人们所青睐的对象,亲水是每个人的本性,水因有人的参与而变得更有活力,通过人的参与亦可以营造水的动态景观,而水域景观的可参与性也使得水利风景区越来越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地方。

2.6 水域景观的自我修复性

自然河湖大都是一个循环的水网,能自我更新、自我净化;对于人工湖泊的水体可通过营造生态湿地、构建原生态系统达到自我净化。因此,水域景观具有自我修复性。

3 水域景观营造

风景资源是景区开发和建设的根本,水利风景资源的核心是水体和所属的水工设施及其周围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环境。“山水之美,古来共谈”,水景美是一种较为客观的,不经人工修饰的自然美,而对水景美的欣赏重在欣赏水体本身的形态美及水体与其他如天象、山石、植物和动物的和谐美,感受的是水景与人心情的契合。水是生命之源,是水利风景区的核心资源,充分利用水利风景区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水域周边的附属设施,创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景观和谐的水利风景区则成为景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影响水系景观评价的最基本要素有:河流岸线形态、滨河植被、河岸类型、河岸坡度、河流宽度、水面高度、视域开阔度、河流清澈度、滨河建筑、其他景观小品以及天气等偶发因素。本文水域景观的营造主要是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将水体与外界因素相融合而形成的水域本体景观及其他景观。

3.1 形象

水域形象是水体内在属性、文化等在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应,是其区别于其他水域的第一印象。水域景观中的形象景观主要是指水体的空间格局及其骨架,同时,也包括其周边的环境及水量、水质等呈现于欣赏者视域内的综合景观。水域形象景观的营造主要包括空间形象、环境形象两个方面。

3.1.1 空间形象

水利风景区的视觉范围往往超出用地边界,直达视觉边界。水域景观类型大致有如下几种:ⓐ平行水岸景观(即对面景);ⓑ垂直水岸景观(即桥上景);ⓒ水上景观(即船上或水中景);ⓓ鸟瞰景观(即空中景)。对水利风景区空间形象景观的营造必须设立多个视点,变换多个角度观察,从三维透视的角度分析景区的水域空间。水域的存在形式有“点、线、面”三种,对空间形象景观的营造必须立足于这个基础之上,把握适宜的空间尺度与规模,视域空间必须与水域空间相得益彰,不可喧宾夺主。此外,在景观营造上必须与景区的各类景观在风格上相协调,遵循景区总体规划中的设计理念。

3.1.2 环境形象

环境形象是空间形象的物质依托,是景区整体形象的基础。空间形象营造在于突出水域景观的层次感,环境形象则是水域形象景观的直接体现。环境形象景观的营造必须以景区的现状资源为基础,遵循生态、经济、实用的原则,注重水域景观地域性的体现,营造特色鲜明的环境形象,注重“软、硬”景观的相互结合,空间的变换及视线的通透。利用植物的合理配置、地形塑造等手法,结合水体的自然属性如倒影、流动的特性对水域整体形象景观进行营造。

3.2 色彩

水本无色彩,然而水体却常给人以色彩斑澜的视觉感受,如九寨沟水的基调是蓝,黄龙水景则以乳黄色为基调。水的色彩除了来自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外,还与水中的微生物及周围山体、白云、蓝天的倒映和周围植被季相变化、大自然的阴睛雨雪、朝晖晚霞有关。

水域的色彩景观主要是由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在景观营造上主要通过创造广阔空旷的水面空间、保证清澈透明的水质,使周围景物能够产生清楚的倒影;通过人工植物景观的营造,创造季相丰富、变化明显的色彩景观,使水体在植物的掩映下呈现缤纷斑斓的景观效果。

3.3 岸线

水利风景区的水域边界即是岸线,对岸线景观的营造即是对其驳岸的设计。水利风景区的水域首先要满足其自身的水利功能,其次是景观功能,对其驳岸的设计也需遵循这一原则。岸线景观的营造应考虑景区所在的地理位置、景区整体风格、水域范围,水位及岸上设施等因素。

岸线景观营造应尽量保持岸线的自然弯曲,辅之以适当地形条件下的拓宽水面,切勿一味地截弯取直。水利风景区中的水域既有点状、线状,也有面状,水系流经的各个区段用地类型多样,对其进行岸线设计时应充分结合周围的土地性质、水域的水位、水量等因素,对岸线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塑造。

水域驳岸按类型及用材可分为6种:普通驳岸,材质选用砌块(砖、石、混凝土);缓坡驳岸,材质选用砌块、砌石(卵石、块石)、人工海滩沙石;带河岸群墙的驳岸,材质用边框式绿化、木桩锚固卵石;阶梯驳岸,材质用踏步砌块、仿木阶梯;带平台的驳岸,材质选用石砌平台;缓坡、阶梯复合驳岸,材质用阶梯砌石、缓坡种植保护。驳岸按断面形状可分为整形式和自然式两类。

水利风景区的岸线景观,多采用生态驳岸,断面形式根据功能不同可以是缓坡式,也可以是直立式,台阶式,为避免岸线景观的单一,可以在同一水域采用多种形式的驳岸。岸线景观的营造离不开植物,通过植物可以软化、美化驳岸,利用水生、湿生及陆生植物的相互搭配构建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植物树种的选择根据地域的不同而选择适合的植物。

3.4 动态

水体的动态景观既有其本身的动态亦有相对的动态。瀑布、潮水是水体最直观的动态体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水波荡漾也是一种温和的动景。保护景区中水域的自然风貌,在水利工程兴建过程中以最小甚至不破坏为前提,保留其原有的动态景观。水利风景区中的水域动态景观的营造主要通过落差变化,营造人工瀑布及叠水。“蜻蜓点水”、“鱼翔浅底”等都可以形成水的动景。对动态景观的营造可以通过营造湿地系统,构建鸟类栖息地,通过动物的运动来反衬出水的动态景观。

3.5 建筑景观

水域的建筑景观主要是指临水的楼阁屋舍。水域景观的营造离不开人工建筑的协调构建。建筑的美不但表现在单体造型和群体的空间组合上要体现我国建筑所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和地方风格,更重要的是得体于自然。建筑精在体宜,水利风景区的建筑景观营造首先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空间,满足功能的需要,使其在布局、风格、个体设计及细部的艺术处理上与环境取得和谐统一,还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重要节点点缀上建筑,供游人小憩。

3.6 景观小品

水利风景区中水域周边的小品包括桥、水榭、亲水平台、舫、廊等,景观小品不但具有交通、供人休憩的作用,还可划分水域空间,而且自身的美还可以成为重要的旅游景观。桥的种类繁多,有平桥、亭桥、廊桥、拱桥、浮桥、吊桥等,千姿百态,有的矫健秀巧,有的势如飞虹。水利风景区建设中,景观小品的尺寸应与水面的大小相适宜,并根据景区的整体风格及水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材料,小品布置要从景观及人为需求出发,数量适宜、体量匀称,布置讲求韵律感,沿水域周边的景观小品特别要考虑低水位的要求,做好防洪的保障措施,景观小品要与路保持流畅,与周边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创造良好的观赏效果。

3.7 其他

3.7.1 声境

声音是水域景观的另一组成因素。水体自身的流动或是与外界事物的碰撞都会产生声响。水量、流速、落差、拍击客体不同,发出的声响也不同,带给人的感受亦不相同。在水利风景区的声景营造中,以遵循其现状为前提,保持原有的景观,在建设中,营造与水景相糅合的声境,借助植物、动物如松涛、鸟声等,与水声相呼应,使普通的自然水声更加悦耳、多样且富于变化。

3.7.2 香境

水本无味,其产生的嗅觉景观是通过借助周边植物的香味。对水域嗅觉景观的营造,应通过在水边种植香花植物如桂花、白兰花、丁香、九里香、米兰等,将植物的香味传递给水体。

3.7.3 文化

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孕育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水文化源远流长。在进行水利风景区规划时,必须充分挖掘水域本体的文化,将其作为设计元素融入景观中,通过借助其他的景观展示水域的文化景观,丰富景区的景观,提升景区的内涵。

4 结语

水域景观作为水利风景区的核心景观,对其营造主要是以其原有的水域骨架、周边环境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原则,从水体各种不同的组成元素出发,分别营造各种景观。水域景观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景观是形象、色彩、岸线、动景、建筑等个体景观相互融合的结果,对其进行景观营造须综合考虑各个体景观。针对具体的水利风景区的水域景观营造,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遵照美学原理,针对每一个景区所处的地域,突出发挥景区水利资源的优势,营造出地域性明显的水域景观,最终实现水利风景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实现水利风景区管理建设的多重目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S].2004.

2 刘晓惠,俞峰.基于风景资源特色的水利风景开发[J].水环境治理,2009(2):52-54.

3 潘宝明,王璇璇.水景欣赏与导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12-13.

4 王越.规划设计动态景观的方法[J].城市园林,2005(11):11.

5 李海琳,刘立钧.浅析驳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8(10):28.

6 谢凝高.山水审美——人与自然的交响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92.

7 宋满珍.浅谈园林中的桥[J].安徽建筑,2007(3):24-25.

8 黄晓光.水景观刍议[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3).

猜你喜欢
驳岸风景区水域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探究园林驳岸的构造设计
泥水盾构施工对驳岸沉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