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 的脉搏波速度测量系统设计*

2012-04-21 01:55舒文斌党艳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2年12期
关键词:测量点脉搏触摸屏

舒文斌,党艳军

(中南民族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0 引 言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重要病因是动脉硬化。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是独立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1,2]。国外多年临床实验表明: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是动脉弹性的指示剂,并被视作反映血管损伤的表征,PWV 检测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公认的动脉僵硬度的评价方法[3]。目前,无创的PWV 的测量方法有:张力测量法、超声检测法以及示波测量法。其中,示波技术测量PWV 简单,无创,具有可重复性,操作人员不需要长期培训,适合在大规模人群的筛检和研究中使用[4,5]。本文设计了一种以FPGA 为核心处理器的PWV 测量系统,采用示波技术测量PWV,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并且能准确地测得PWV。

1 PWV 测量原理

脉搏波由心脏周期收缩与舒张而产生,沿血管传遍全身。理论上选取2 个不同的测量点,记录它们波峰的时延差ΔT 和等效血管距离ΔL,就可以计算出脉搏波速度

实际情况下,由于本文采用的是压电脉搏传感器,脉搏波形状在不同测量点变化较大,不同位置的脉搏波峰值对应于心动周期的时间不一样,测量误差会很大[6]。因此,采用最大斜率点之间的时延差作为ΔT[7]。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A,B 两点为测量点,ΔL 为 AB 的等效血管长度,ΔT 为时延差。

实际中采集的波形是离散化的点,对第n 个点,计算Δf(n)=f(n+2)-f(n-2),当 Δf(n)>0 时,取 maxΔf(n)作为最大斜率点。

图1 脉搏波速度测量原理Fig 1 Measurement principles of PWV

2 测量系统硬件组成

该采集系统按功能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信号调理模块,AD 采集模块和控制显示模块。脉搏传感器将机械压力转换为模拟电信号,送入信号调理模块滤波与放大,然后由A/D 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FPGA 核心处理器计算与显示。硬件构成框图如图2 所示。

图2 系统硬件构成框图Fig 2 Hardware constitution block diagram of system

2.1 信号调理电路

传感器转换后的电信号先经前置放大器放大,然后滤除干扰信号,再进行二次放大与基线调整后输出。整个电路用2 个定位器分别调整放大倍数和基线电平,电路原理图如图3 所示。

图3 信号调理电路Fig 3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2.2 AD 采集模块

以MAX186 作为 AD 芯片。MAX186 是一种 8 通道12 位精度的超低功耗A/D 转换芯片,133 kHz 的采样率,并且具有非常稳定的性能,能够满足采集脉搏信号的要求[8]。MAX186 与 FPGA 以四线 SPI 的方式通信,FPGA 作为主器件,MAX186 作为从设备。由于用的是SPI 核模块,故不需要软件模拟时钟时序,节约大量CPU 资源。

2.3 触摸屏控制显示模块

该模块采用Altera 公司的EP2C35F672C6 芯片作主处理器,并配置SDRAM 和SRAM 作存储器。本文采用SOPC Builder 配置FPGA 的内核可以不选择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大大简少设计工作量[9]。

首先,配置字符缓冲核,它能够记忆字符的ASCII 值,在液晶屏上显示一些字符来表示通道的状态和按钮的触摸位置。其次,需要绘出采集到信号的波形,故使用像素缓冲DMA 控制器、SRAM/SSRAM 控制器、RGB 重采样器、VGA控制器和分辨率规模器(Scaler)。像素缓冲DMA 控制器为VGA 控制器提供视频数据,且不具有记忆性。SRAM/SSRAM 作为像素的存储器使用。像素缓冲DMA 控制器读取SRAM/SSRAM 的图像数据,然后送往VGA 控制器。图像存储器配置是320 列240 行16 位色,而VGA 控制器的输入必须是640 行480 列30 位色,因此,需要RGB 重采样器和分辨率规模器做转换。用双时钟FIFO 为VGA 控制器提供25 MHz 的时钟。最后,还要配置一个Alpha 混合器。至此,主要的内核配置完成,配置后如图4 所示。

图4 部分内核配置Fig 4 Partial configuration of kernel

3 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的软件设计在NIOS II 集成开发环境(IDE)里完成。NIOS II 集成开发环境(IDE)是NIOS II 系列嵌入式处理器的基本软件开发工具。所有软件开发任务都可以在NIOS II IDE 下完成,包括编辑、编译和调试程序。首先初始化触摸屏,包括触摸屏内置AD 的参数配置和初始化界面的显示。此时的初始化界面是数字键盘,等待输入等效血管的长度值。若成功输入该值后,会进入波形显示界面,并初始化定时器,定时器时间用来精确控制采样频率,设置的采样频率为200 Hz。然后进入循环,不断进行模式检测和波形描绘并计算出PWV。当中断到来时,初始化AD 的通道并采样,使用SPI 时序对AD 进行操作。整个软件流程图如图5 所示。考虑到单个通道的波形需要调整,设置运行模式有通道一模式、通道二模式和双通道模式。

对触摸屏的驱动要结合软核的配置情况。配置的触摸屏分辨率为 400 ×240,X-Y 坐标模式(横向为 X 坐标,纵向为Y 坐标,左上角为原点),则屏幕上任意坐标为(x,y)的像素点得地址为:像素缓冲器基址+(y <<m)+x。其中,m=ceil(log2400)=9,n =ceil(log2240)=8。X-Y 模式下的地址格式如图6 所示。

图5 软件流程图Fig 5 Software flow chart

图6 X-Y 模式下地址格式Fig 6 Address format of X-Y mode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时测试者静坐,取手腕桡动脉和颈部大动脉为2 个测量点,输入测量点的等效血管长度,先进入单通道模式,调节信号调理模块的定位器,待出现较好波形后调整另一通道波形。然后进入到双通道模式,触摸屏会显示两通道的脉搏波形并计算出PWV 值。每隔2 s 计算一次PWV的值,并显示到触摸屏。对实验室的A,B 2 名成员测试的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实验结果Tab 1 Experimental result

从表1 可以看出:测试者A 测得的PWV 值比较稳定,通过计算,平均PWV 为10.344 m/s,标准差为0.283。测试者B 的PWV 平均值为10.429 m/s,标准差为0.445。测试者B 的第4 次测量出现较大偏差,可能是由于传感器移动位置造成的。整体的测量情况比较稳定,标准差均小于0.5,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测量出PWV。

5 结 论

本文设计了一种PWV 测量系统,用FPGA 作为核心处理器,可以完全脱离PC 机独立工作。采用SOPC Builder 配置FPGA 的内核,同步采集2 路脉搏信号,计算PWV 并显示波形。由于医学上对于脉搏波速度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检测方法对PWV 的定义和算法各不相同,使得目前市面上各种仪器测得的PWV 可比性不大,因此,稳定性成为评价测量方法好坏的重要指标[10]。从本系统实验结果来看,该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测得实验室一成员的PWV 平均值为10.344 m/s,而且标准差小于0.5。此外,系统以彩色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接口,十分方便。

[1] 王宏宇,张维忠,龚兰生,等.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的新认识[J].国外医学·心血管分册,2000,27(2):69 -70.

[2] 刘宝华.脉搏波传导速度测量算法的研究及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0,27(1):231 -235.

[3] Yoshinori F,Paulo C,Ryutaro T,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and conventional atherosclerotic risk factors in community dwelling people[J].Preventive Medicine,2004,39(6):1135.

[4] Naidu M U,Reddy B M,Yashmaina S,et al.Valid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arterial pulse wave velocity measurement using new device with oscillometric technique:A pilot study[J].Biomed Eng Online,2005,4(2):49.

[5] 黎秀龙.基于外周动脉波形分析的Multi-PWV 获取方法[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6] 梁妃学,姚 翔,于 巍,等.双通道脉搏波速度测量系统的研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6,23(3):209 -212.

[7] 刘宝华,朱红莲,任晓华.小波用于脉搏波速度测量及去噪[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28(1):54 -57.

[8] 王峻峰,罗 闻,史铁林.MAX186 与 DSP 的 SPI 接口及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5,21(11):104 -106.

[9] 陈钦树,文爱军.应用 SoPC Builder 开发电子系统[J].电子设计应用,2004(9):86 -88.

[10] 王东明,张 松,杨益民,等.脉搏波的无创检测方式[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0,29(4):436 -439.

猜你喜欢
测量点脉搏触摸屏
飞机部件数字化调姿定位测量点的优选与构造算法
浅析冲压件测量点的规划
PLC和触摸屏在卫生间控制系统的应用
基于CAD模型的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点分布规划
PM2.5空中探测器的设计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浅析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皮肤“长”出触摸屏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