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冲渣水余热供暖监控系统设计

2012-04-23 10:13许丽丽周扬民罗思义仪垂杰
电子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余热过滤器报表

许丽丽,周扬民,罗思义,李 超,仪垂杰

(青岛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山东青岛 266033)

高炉渣是钢铁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副产品之一,也是一种具有利用价值的二次资源。目前高炉渣主要以一种材料的形式加以利用,对液态高炉渣所含的丰富热量却没有进行充分利用[1]。其工艺水平存在着严重的余热浪费和有害气体排放。如果建筑小区位于高炉冲渣水余热供暖经济范围之内,回收高炉冲渣水余热向小区供暖,是一个建筑节能减排的最佳选择。对高炉冲渣水余热进行回收,不但可以解决钢厂附近供暖的热源问题,还可以减少冲渣水的消耗,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目前高炉渣余热利用监控方面,缺乏专业的监控管理软件,一般采用传统的工业控制结构,不能对系统的工艺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鉴于此,开发了一套软硬件平台系统,对换热工艺的关键回路及主要工艺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和动态跟踪监视。通过该系统可以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整个换热过程中热量的利用效率,以保证系统在最优工况下运行,同时将生产过程系统与管理系统紧密结合,实现生产过程实时信息与管理的集成,为管理决策层提供可靠的决策证据[2]。

1 系统组成

1.1 工艺流程简介

实验系统一次冲渣水和二次供暖循环水设计流量均为30 m3/h,其工艺流程如下:渣浆泵从吸水池中抽取冲渣水,经全自动反洗纤维过滤器过滤、自清洁板式冲渣水换热器换热,最终排入沉淀池;清水泵将采暖回水管道二次循环水加压后,进入自清洗板式冲渣水换热器换热后,进入采暖供水管道供暖。

1.2 测试系统

实验测试系统由数据采集、信息管理、过程优化3部分组成,能够实时监测过滤器的工作压力、流量和换热器的一、二次进出水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并能对过滤器和换热器的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控制,如图1所示。系统所要实现的控制功能如下:一次循环水渣浆泵变频,改变渣浆泵电机转速,从而改变过滤器、换热器渣水流量,保证二次供暖循环换热器出水温度;二次泵变频调节水泵电机转速,改变换热器进水流量,模拟散热器末端用户的变流量供暖工况;实时检测过滤器纤维束滤芯前后段压差,达到设定压差值后,过滤器电动调节阀动作,切换过滤器渣水进出口,一次循环供暖泵停泵,反冲洗渣浆泵打开,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对过滤器进出口渣水、换热器进出口供暖水温度实时监测,分析过滤器、换热器热损失;风机变频调节风速,改变散热器的散热量,从而改变换热器回水温度,用于模拟一天24 h温度变化。

图1 高炉冲渣水余热供暖实验测试系统示意图

1.3 温度测量

温度测量采用济南华兴仪表研究所的HWB型,铂电阻,-150~1300℃,0.5级。测量元件的感温点应位于管道中心。测量元件的安装点与被测板式换热器进出口法兰面的距离应≤150 mm。测温点的上下游各300 mm内与测温点之间管线,应保温良好。

1.4 流量测量

流量测量采用青岛爱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磁流量计 HXLDE-65-11300-1.6-60,0.5级。流量计应安装在水平直管段,上游直管段长度应≥20倍管径,下游直管长度应≥15倍管径。

1.5 压力测量

压力测量采用1151系列电容式变送器,0.25级。静压测量孔应位于距离任何扰动区域下游至少5倍管径,上游至少2倍管径处。

1.6 系统其他组件

系统除需各测量仪表外,还须有循环泵、变频器、套管式加热器、温度控制仪、不锈钢蝶阀电动及球阀、电控箱等,以保实验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2 测试系统监控功能的实现

2.1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Siemens公司S7系列PLC网络,如图2所示,采用3级总线复合型结构,最底一级为远程I/O链路,负责与现场设备通信,在远程I/O链路中配置周期I/O通信机制。中间一级为PROFIBUS现场总线或主从式多点链路,前者是一种新型现场总线,可承担现场、控制、监控三级通信,采用令牌方式与主从轮询相结合的存取控制方式;后者是一种主从式总线,采用主从轮询式通信。最高一级为工业以太网,负责传送生产信息管理,并向用户提供TF接口,实现AP协议与MMS协议。

图2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2.2 系统软件平台构架

软件结构主要包括两部分:可编程控制器编程及上位机程序。下位机软件选用Step7实现数据采集及相关工艺控制功能;上位机软件选用Wincc实现系统工艺组态,主要实现现场数据的显示,指令的下达,选用Delphi,Asp.net软件实现了数据管理功能。整个系统共有AI/AO几百余点、DI/DO几百余点、PID调节回路及若干个内部变量的运算。

图3 系统软件构架图

2.3 数据管理功能的实现

以Delphi,Asp等为开发工具,实现历史数据的上传、查询报表、指标分析和历史曲线等功能。根据系统要求,其功能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系统结构功能图

以报表功能的实现为例,简单说明其实现过程。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报表:(1)利用Delphi自带的Rave软件包设计报表。(2)利用Ole技术结合Excel实现报表。利用Rave报表,设计的报表样式较为呆板,而且当报表生成后用户不能根据报表内容进行调整,特别是当数据宽度超过表格宽度时往往造成无法打印的情况。Excel在设计各种复杂表格方面有强大的功能。所以选用 Ole+Delphi设计报表系统,把Excel与Delphi的功能结合起来,生成满足用户要求且可以自由修改的报表系统[3]。

图5 系统温度变化曲线图

3 实验结果分析

系统测试温度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顺利实现了对现场流量、温度、压力等模拟信号的采集处理和电动调节阀、变频器的控制。I/O前端模块可以保证4~20 mA模拟信号的正确输入输出,也可以实现RS232和RS485电平的转换,同时还能和组态王进行正常通信。主界面可以正常启动和运行,可以正常显示现场信息,能够观察实时曲线,实现对电动调节阀、给水泵和补水泵的控制。通过对系统长达10天的手动操作和自动监控实验对比,系统运行检测结果显示:换热器出口温度能够跟踪上设定值的变化,控制精度<1℃;循环水泵电能节能30%以上。

4 结束语

系统采集信息实时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应用系统后,冲渣水余热供暖系统可实现远程监控。通过二次仪表和工控机,工人在控制室就能完全获得系统运行的实时情况。从而降低了工作强度,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故障的发生。由于可编程序控制器、变频器和自动阀门的搭配使用,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提高,当某些参数变化时,系统可自动分析,并按预定程序做出相应的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自动化运行程度大大提高,节能效果显著。

[1] 闫兆民,周扬民.高炉渣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钢铁研究,2010,32(5):155 -160.

[2] 刘尊民.油田联合站自动化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07.

[3] 朱松豪,刘巧英.Delphi动态报表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12):87-90.

[4] 王怡,赵菁,文时祥.指针式仪表数据智能采集系统设计[J].电子科技,2011,24(3):17 -21.

[5] 朱国峰,邢冠宇.基于Blackfin DSD的液晶接口设计[J].电子科技,2010,23(10):57-59.

猜你喜欢
余热过滤器报表
铜冶炼多段余热三级叠加高效利用实践
更 正
LabWindows/CVI中Excel报表技术研究
声音过滤器
从三大报表读懂养猪人的成绩单
关心下一代 余热写春秋
基于LOGO!的空气过滤器自洁控制系统
HVM膜过滤器管板改造总结
享受退休后奉献余热的甘甜
愿把余热献给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