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景观:对场地的再解读

2012-04-23 06:08王迪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35期
关键词:景观商业领域

王迪

摘要:景观已渐渐取代了建筑成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元素,其中水平表面与横跨大地的基础设施的交织取代了传统城市中密集、紧凑的空间形态和建筑肌理。在这种新的结构当中,景观已不仅仅是公园或花园,它蕴含着更多的内涵:从高速公路、受到污染的工业化场地,乃至城市远郊呈爆炸式增长的人口需要。

关键词:景观交换都市主义领域空间形态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对学科性,并非是为了获得一种廉价的安全感而表现出的自我安慰;当传统学科的坚固性开始破裂时——也许会以暴力的方式,譬如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它(多学科性)就开始发挥作用……这是为了迎接一个崭新的题目和一种新的语汇的诞生……”。

——罗兰.巴斯

跨越了多个学科,景观不仅成为洞悉当代城市的透镜,也成为重新建造当代城市的媒介。这些观点,在近年提出的“景观城市化”理念中得到了清晰的阐述。景观都市主义展现了当前一种对学科的重新定位。其中,景观取代了建筑,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

交换行为——从古代带欧亚之间的贸易之路,到互联网上信息的快速扩散——已经成为西方自古以来对公共领域最好的解读。交换行为自身的优化总是直接受到承载该行为的外部力量的影响——如马匹、铁路和互联网等——由此也在流动性、交换和对领域的清晰解读之间建立起了长期关系。罗马的道路图向我们展示了其帝国领土内由贸易所形成的高密度基础设施,这是一张交换的网络,主要源于其掌控如此广大、连续的土地的权力。在中世纪,重要的贸易商道都将绘图知识与领土控制思想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交换行为的效率,标志着有组织的商业网络的开端,而这是通过强化信息和地理方面的知识技能,靠有效促进先前分散区域间的贸易联系来实现的。

这些交易网络和与其相对应的驱动力,决定着不同地域的物质空间及操作管理的特性,进而决定了现在城市和远郊景观的形态。在过去的25年间,过程、比率和交换的基础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相应的引发了对地域和场地解读方法的变化。

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的组成总体来说包含商业管理、生产后期和贸易交换等活动,它们都形成了识别性很强且具有固有形式的公共空间。即便是早期现代城市中的大众公园也是商业所引发的空间类型,即使还有些似是而非,但总体上它们的产生是为了抵消工业化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以及探索城市的商业潜能。

一、“冲突”的场所和“搭载”行为。

那种依靠在宽泛的运作领域进行即时性大规模部署的交换网络,最大限度地促进了流通,也扩大了与其他网络的交换,例如促进了交互活动或者带来冲突的领域。高速的基础设施网络,如机场、公路互通式立交以及一些联运设施,本质上都属于冲突性的场所。这些冲突性的领域并不倾向随机的产生,相反,它随时间相互积累,通常与基础设施、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和项目等先前存在的条件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它是将现有的地形重新整理和极化而形成的,并非除旧布新。由此,交换通过多重网格得以增加和聚集,这表明一个更大规模的转移或内部交换在一个特定时刻及时产生了。正是在这些大量交换活动聚集的时刻,设计的可能性随之出现,公共空间和其他景观项目的机遇也接踵而至,并且进一步占据了这些场地,产生了大量并非原来预期的活动和事件。

二、表面聚集。

交换——调配式的网络通过增加其自身的交换资源实现了扩张。这并不包括某一个区块或特定区位的土地的直接扩张,而是它们自己在不同地域的分拨与组织的扩张。当代的交换网络与之不同,更趋向于一种跨地域、分阶段的解读,以适应多元化的交叉,这对其操作的成功是不可或缺的,通常并不针对某一地点,而是包含了对借助交通基础设施完成的物质联系及通过自动传输和通讯系统实现的虚拟联系间的协调。由此,区域的发展及结构将更关注于效能及组织方式,这类似于形成高性能薄膜——一种复合材料,一方面作为信息的接收器、基础结构和上层结构,另一方面又不限于这些,而是介于传统类型划分及对空间形态的感知之间。它是一种次景观,一个能够为发生在结构内部的相互交换和占据的多种可能性提供支撑、服务和场所的领域。

因此,建筑形态曾经作为公共景观的关键组成内容,但其意义正在被蚀空。而投资及公众的注意力都转向它们的中间地域,这里说的地域并不是指外部环境或者剩余空间,而是一种充满张力、高度组织化的景观。高效的地域因此可以提供交换网络所必需的后勤功能,而传统的上层保障系统不是退化成为这个系统的一个层级,就是融入整个结构之中。这对基地的解读因此预示了一种组织化的而非美学的方法,在这里,设计的敏感性更倾向于性能和操作效率,而非传统形式的形式合成,这为建筑创新指明了道路,使得设计远离了纯美学的需求,转而与操作策略的逻辑及连续而暂时的空间格局相融合,从而避免了长期的波动和多方面修正带来的影响。

三、弱化的地理性。

在更为传统的商贸线路及交易组织中,通过捕捉交换活动发生的最佳时刻与地点:即货物的亲手交换我们可以清晰地解读城市景观。今天对商业地域的清晰理解,则是通过对交易过程的适应或亲手交换的调配部署来实现的。如果在以前,一项商业操作中的交换时间点与地点被认为是该操作的最佳表达,那么它就是商业景观从形式上和象征意义上的具体化,而当代商业交换生态系统对直接的交换行为本身不慎关注;其成功则由交换过程的效率和最佳方案决定的。因而,沿交换路径上的调整和改变被减至最低,所以它们被认为是网络中最弱和漏洞较多的时刻。对于一个复杂的交换系统,其操作标准应该是减少中断并保持交换过的无缝实施——也就是说,最灵活的调配过程应该具有零修正的必要,以保持其交易轨迹的长效,或者其灵活性应使连续的流程不会被修改所影响。这些在网络轨迹中的脆弱时刻,经常具有其自身的价值,如提供了帮助辨识该系统的标志,还可以通过探索发掘出新的空间机会。

四、地域联合。

联合与合作的重要性:或者成为一种经济联合;或者由于特殊的兴趣,形成通讯系统与政治之间的联合。这种短期存在的对其领域的界定,依靠许多不同层次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引发了对领域的其他操作性界定。在发生集体交换行为的场地中,单独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并在特定的公共实践中寻找自我表达,反映了他们各自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信仰。这些场地通过增加通讯技术的精密性而得到了极大地促进。这些技术有助于公众表达和私人目的之间的联合,使之形成一种部落联盟式的景观。空间地域因此变得更加灵活和机动,暂时的修正相对于特定环境可以更好地定义区域的本质。

结论。

那些为人熟知的空间类型,是经历了漫长进程才演化形成的。它们是某一事件优化的结果,直到新的行为开始接管并导致其重组,才开始从原来的位置被废弃。交换过程的复杂性和强烈的流动性,导致我们对15年前构建起来并深信不疑的公共领域的定义产生了疑问。作为设计师,当有可能参与到新的城市景观及公共项目设计的时候,会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能够去思考这些过程是如何不断地挑战我们的学科传统及专业反应的。景观都市主义不仅是一种融合了基础设施、商业和信息系统的对新的空间形态设计的探讨,而且也是在对公共空间重新诠释的过程中对于其社会、政治和文化影响的探索,无论其发生的地点和形势如何。

参考文献:

1、《景观都市主义》(美)查尔斯.瓦尔德海姆.刘海龙、刘东云、孙璐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景观建筑的形式与肌理图示导论》凯瑟琳·蒂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景观商业领域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2020 IT领域大事记
《景观平面图》
领域·对峙
创意涂鸦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