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地配置及景观效果研究进展

2012-04-23 06:08王真真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35期
关键词:行道树绿地城市道路

王真真

摘要:从城市道路、绿地和道路绿地的概念、分类和组成、配置形式,讨论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功能,总结概述国内外城市道路绿地的起源、景观发展情况和前景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对城区的改造、道路的拓宽,立交桥、高架桥的建设使老城区本就不多的道路绿地进一步减少,道路绿地率低,城市道路环境更加恶化。

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建设中输入自然因素的唯一途径和手段,其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植物材料,尤其是园林树种是城市绿化的基础,其多样性和适应性对维持城市生态稳定性、调节城市气候和丰富城市景观起着关键作用。道路是城市的骨骼,连通四面八方,是城市活力所在,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个城市的媒介,它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文明最直观的印象。道路绿化要能够体现一个城市自身独特的风格,并能够发挥生态等方面的作用。

1.1 城市道路绿地及概念

1.1.1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Urban Road)是指城市中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是城市的骨架和交通的动脉,是城市结构布局的决定因素(文国玮,2001)。Kevin Lynch 的《城市意象》中指出:道路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它可能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或是铁路线,对许多人来说,它是意象中的主导因素。

1.1.2 城市道路绿地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的分类,城市道路绿地可定义为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可进行绿化的用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其中:

(1)道路绿带:是指道路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2)分车绿带:是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位于上下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3)人行道绿带:是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4)路侧绿带:是在道路两侧,位于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5)交通岛绿带:分为中心岛绿带、导向岛绿带和立体交叉绿岛。

1.1.3 道路绿地的组成及绿化配植形式

1.1.3.1 道路绿地的组成要素

城市道路绿地的组成要素包括:

(1)静态要素:树木、绿地、花坛及地形地貌等;

(2)动态要素:人、交通工具等;

(3)影响要素:时间(昼夜、季节、气候)、日照等;

(4)控制要素:道路性质、周边建筑物风格等。

1.1.3.2 道路绿地的绿化配置形式

道路绿地的配植形式可分为密林式、田园式、花园式、防护式、自然式、多层式、简易式等方式(吴可,2002;吴磊,1999)。

1.2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是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道路绿地和道路植物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城市景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是一种通过对自然界的植被和植物群落所表现的形象进行人工创造,展示其观赏特性,而使人产生美的感受和联想的植物景观。

1.2.1 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功能

城市道路景观具有其特殊的魅力,能反映出城市的综合品质,为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景观感受”。

1.2.1.1 景观功能

(1)分割、组织道路空间

相对于硬质景观对空间的机械性分割,植物造景可对道路的空间进行有序、生动而虚实结合的划分,通过对绿地植物的合理配置并结合其他因素,可以把道路的各个空间组织成流畅统一的整体。植物的四季生长变化,使道路成为更有亲和力的情感空间。

(2)丰富、统一街道立面

植物作为一种恒定因素,可以充当一条导线,将城市道路两侧由于建筑物不同的风格、材料等造成的视觉干扰进行统一协调,对道路赋予较为统一的色彩基调,减少道路两侧纷乱的视觉效果。

(3)构造韵律视觉廊道

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中,可以通过对不同特征植物的修剪和与其它植物的结合构造出不同的动感空间。

1.2.1.2 实用功能

(1)规划交通

道路绿地可以分隔、组织交通,增加行车安全。分车带绿地、人行道绿地以及环岛绿地等能够有效的疏导交通、规范人与车的行为,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2)遮荫送凉

通过植物本身调节气候、降低地面温度的特征,结合植物的空间造景,可以提高道路舒适度,为行人和非机动车道提供必要的荫凉。

(3)防护作用

道路绿地能够降低交通噪声、吸收空气中的粉尘、减弱风力、防火等。乔灌草结合,组成复层结构绿化带,能够明显的降低车辆噪声。

1.2.1.3 生态功能

道路绿地是绿色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蔡蝉静,2006;Fobos,1995)。

(1) 改善城市小气候

城市道路绿地可以通过植物对空气、热量的调节作用,改善道路的微气候,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并能形成气压梯度,造成局部小环流,促使空气流动,为行人提供更为宜人的环境。

(2)维持生物多样性

道路绿地能偶联系城市景观中的各种斑块,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增加斑块的连接度与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延续,从而有利于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1.3 城市道路绿地建设简史

最初的道路绿化仅仅局限于“一条路两行树”的简单模式。后来,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城市交通类型和网络的日趋复杂。

1.3.1 国外城市道路绿地的起源与景观发展情况

据文献记载,世界上最早的道路植物景观出现公元前10世纪的喜马拉雅山麓。出于军事目的,当时的统治阶级在印度加尔各答与阿富汗之间修建干道,在道路中央与左右两侧,种植了三行行道树,世称大树路(Grand Trunk)。

国外的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真正得到发展,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法国1552 年颁布了相关的法令,规定在城市干道必须栽植行道树。最早的林荫景观步道则出现于1625年的英国。

工业革命后,欧洲各国建成环状街道或局部开辟为园林大道,以修饰景观为主要功能,有宽阔的游憩散步路,种植了大量的行道树。

现今,许多西方国家的城市道路绿化讲究以自然的整体美为主要特征,以创造城市完整的、连续的绿色空间为主要目的,以卫生防护、组织交通、点缀街景和美化市容为主要功能,以简洁实用、体现城市特点为主要原则。

1.3.2 国内城市道路绿地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城市道路绿化历史悠久。在两千年前的周、秦代就沿着道路种植行道树。据《周礼》记载,公元前5世纪周朝由首都至洛阳的道路种有许多行道树,来往的行人可以在树荫下休息。到秦朝时开始大规模出现行道树种植。

《汉书》中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海滨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原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这里指的驰道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道路,可以说是现在所说的公路,可见当时道路绿化主要以松树为绿化树种。

汉以后城市道路绿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其植物种类也出现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倾向。到了隋唐以后,城市道路绿化更趋成熟,不仅有严谨的道路网规划,而且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绿化树种也更加丰富了。

清中叶以后,随着门户开放,一些外来树种如刺槐、法国梧桐、意大利黑杨等逐渐被引种应用,并逐渐地成为了国内道路绿化的主要树种。

解放后,我国的园林绿化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如北京、深圳、上海、大连、杭州等等。道路植物绿地景观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也打破了“一条路两行树”的布局模式,而是以线串点或以线代面,连接起大大小小的绿地空间,展现了城市风貌。另外,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增多,功能各异,形成了各种绿带。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

现代城市中的道路环境不再仅仅是注重交通功能的优化,做为城市空间三大要素(道路、广场、建筑)之一,城市道路环境在现代社会中承担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职能,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设计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道路绿地景观也不再仅仅是美化城市景观的要素,更担负着多重的功能需求及体现文化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职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等,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参考文献

[1] 蔡蝉静,周志翔.武汉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J].生态学报,2006,9:2996~3004 [2] 陈果.东京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特点[J].新建筑.2001:60-64

[3] 陈秀梅.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探讨[J]。中国园林.1997,(4),55

[4] Antupit,S and Gray B.Steps ahead: making streets that work in Seattle.Washingto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6(35):107~122

[5] Farina A. 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Networks[M].1998

猜你喜欢
行道树绿地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行道树
弯道
弯道情结
弯道情结
走进绿地
百度Apollo平台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开启尊贵旅程,乐享卓越人生绿地酒店嘉年华和2016绿地酒店品牌发布会
我心中的那片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