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

2012-04-23 06:08邱春水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35期
关键词:维修保养机械设备机械

邱春水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机械设备使用越来越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也将越来越快,然而在施工企业中,对机械设备管理普遍存在重使用、轻管理的思想,使其管理、使用与维修保养均存在不少问题。机械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解决当前机械设备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是增强施工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目前建筑行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保养及维修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机械设备、现状、管理、维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U673.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企业至关重要的施工工具,在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行对工程的正常施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建筑施工正常进行的基本手段,特别是重要的大型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的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必须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保养维修的工作,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施工机械发挥最大效能,挖掘机械设备的潜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使机械设备的使用达到最优的效益。

一、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现状

1.缺乏定期保养制度

对机械设备实行定期保养是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的关键,但不少施工单位一到工期紧,任务重时忽视保养工作,认为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行,没有故障,无需停下来保养,直到设备出现大的故障,甚至发生事故时,才进行维修。忽略了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而操作人员往往只注重机械的使用而忽略了机械的维修,且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这样导致有些设备经常出现问题,故障率增加,不但影响了施工进度与质量,也增加了机械设备维修费用和运转费用,降低了机械设备安全性与使用寿命,增加了施工成本。

2、设备检修制度执行不力,维修滞后

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重使用、轻管理,未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及时提早发现问题,导致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导致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对于工程中使用的大型的、起主要作用的机械设备如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情况严重的造成误工,增加施工成本。

3、相关制度不够健全

施工设备租赁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部门配合不够紧密。管理人员执行管理制度,尤其是机械设备的强制性保养制度不严,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忽视设备维修计划的落实和修理的质量,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故障的技术分析判断和处置能力还未与设备及其管理的变化相适应。机械设备管理涉及到使用单位(项目)的机械、物资、劳务、财务等部门,管理环节多,相关的管理制度还未健全或不配套,相关部门工作的协调配合还未及时跟上。

4、缺乏足够的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足够的机械设备管理措施,因此也就影响了正常的施工。在施工当中,一般工程项目面比较广,并且人员的调动与机械设备也比较复杂,同时也存在没有目的性的精简管理人员与机械设备,从而导致在具体操作与管理层之间出现脱节的现象,致使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方面的减弱,使机械设备的管理未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在施工单位中并没有形成严格完整的管理制度,造成施工机械设备在管理上的混乱,也影响了正常的工程施工。

5 、不注重机械设备的正常更新

在施工单位中没有注重机械设备所需的正常更新工作,从而出现施工效率降低等情况。当前,在一部分施工单位中所存在的机械设备的老化,存在的故障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对机械设备更新的比较缓慢。负责机械的管理人员只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导致了施工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机率有所增加,这样不仅在安全方面给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威胁,并且在施工效率方面也会有所降低,增加了整体的施工成本,减少了工程效益。

二、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针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与保养维修的现状以及目前施工企业的情况,应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

1、提高认识,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

提高认识,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使设备维修保养常态化。所谓强制保养,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必须按时进行,决不能因为施工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设备管理教育,使各级领导和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更加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2、完善管理措施,建立定期维修制度

制定、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措施,要建立健全维修制度并合理确定维修保养周期,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修、保养、检查制。严格执行定期保养、定期维修制度,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才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分析机械设备的使用标准,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

3、坚持设备检查制度

坚持机械设备检查制度,做到防患未然。检查是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对机械设备实施预防维修,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把机械设备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的必要手段,减少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率,使机械设备正常运转,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4、重视老旧设备的更新,提高施工效率

施工单位应重视机械设备所需的正常更新工作,提高施工效率,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正确选择好施工机械并及时更新旧有设备,降低机械设备的故障率,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同时消除了部分安全隐患,确保工程正常有序的进行,并降低机械设备的维修费用。

5、加强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

强化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机械设备具有施工工期较强的季节性、施工作业的分散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恶劣。针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这些特点,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及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加强保养,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精心修理,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6、合理配置施工机械,提高设备利用率

现场设备配置要科学合理,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满足工程的需要,要根据工程进度适时组织设备进出场,提高设备利用率,有效避免设备盲目进场而出现闲置的现象,尽量使施工机械使用达到科学合理。

三、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经济效益

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减少零部件的损伤,有利于工程的正常进行,避免出现因设备频繁维修而影响工程施工的情况发生,同时降低维修费用,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经常性的检查与保养能提前发现机械设备存在的潜在问题,提前预防,并制定好应对措施,减少因故障设备维修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定期的保养延长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排除了安全隐患,不仅能获得巨大经济效益,而且能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结束语:

对于现代建筑企业来说,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仅要有高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而且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机械的维修保养是提高效率额保障,然而,维修保养费用是机械设备使用中的重大开支项目。企业要积极完善维修保养制度,要采用先进的维修体制和手段,确定维修保养周期,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不仅对机械本身节约经费,降低消耗,而且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也减少了意外损耗,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

参考文献:

张桂文;机械设备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9期

敖建东;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7期

汪伟中;建筑机械维修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解明旭;浅谈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2006年03期

猜你喜欢
维修保养机械设备机械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调试机械臂
装卸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问题浅谈
简单机械
分析春夏季农耕中农机使用技巧及维修保养常见的问题
浅析大学实验仪器设备安全使用与维护保养的问题
按摩机械臂
浅析建筑安装企业中机械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