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阻碍因素及对策

2012-04-24 09:54姚蕊
现代商贸工业 2012年7期
关键词:合川城乡农业

姚蕊

摘要:作为重庆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的合川,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面临几大阻碍因素:城市功能不足,城市扩散效应不明显;农村发展的基础薄弱;政府未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要逐步消除这些阻碍因素,提出以下对策:优化产业布局;改造传统农业;加强政府主导力度;推动高素质人才流动和社区文化建设。

关键词:

城乡统筹;阻碍;对策;合川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7-0066-01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统筹发展任务重大。目前,各大区、县都面临着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目标和任务。根据这一现状,笔者针对重庆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的合川,提出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大阻碍因素,同时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性建议。

1 合川区基本概况

合川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合处,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与方山丘陵的过渡地带,地貌以低山为主,兼具中山,呈现狭长条带状山岭与谷地相间的平行岭谷地形。全区幅员面积2343平方公里,辖23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54万。十一五时期,城镇化加快发展。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65.8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达到71.5万人,城镇化率达54.4%。在国家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和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的背景下,合川区的城镇化率还将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转为城市人口。

2 合川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阻碍因素

2.1 城市功能不足,城市扩散效应不明显

从经济拉力系统来看,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5亿元,人均GDP接近1300美元,这表明了城市总体经济实力还很低,城市经济辐射能力仍然相对较弱,从而影响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从城乡物质交换来看,城市对农村的物质交换量逐年增大,但总体交换量仍较小。2011年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02亿元,同比增长19.8%。这主要得益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新型商业业态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向城市,更多地体现了城市的极化效应。从社会拉力系统来看,城市对农村的卫生、教育、科技、文化及其他公共服务方面的支持力度明显较弱,大多具有临时性、政策性的特点,实际支援效果并不理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的覆盖能力仍然较弱,农村现有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整体落后的面貌仍未得到有效改善,也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

2.2 农村发展的基础薄弱

虽然城市与农村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是互补互促的,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但是,城市和工业对农村和农业的反哺效应还取决于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村经济社会基础和农民综合素质。尽管合川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农村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大而不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2010年合川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7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87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差较大。合川相对薄弱的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影响了城市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尽管合川政府過去尽了最大努力加强对“三农”的投入,但欠账还是比较多,主要表现在:在投资上,面向农户的贷款少,导致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在生产要素上,社会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还在加速向城市和二、三产业集中,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比较突出;从基础建设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农村薄弱的经济基础,成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

2.3 政府未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反哺农村不但要提供生产要素,而且需要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假设农村公共设施。现在的城乡差距主要突出的是公共设施的建设。支付能力越强,通过付费等形式享用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产品就越多,支付能力越低,享用到的公共产品越少,甚至享受不到。“十一五”期间,合川新建的公共设施更多的集中在城镇,要想享用这些优质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都只有进城才能实现。当前,合川城乡统筹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还未建立经济、社会和生态这三个方面的协作、补偿、贸易等制度体系,城乡间的经济、社会协作受到极大制约。

2.4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农村地区贫困恶性循环的症结在于低收入造成的人才匮乏,以及由人才匮乏所造成的低收入。农民是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是实现农村自我发展的根本动力。虽然合川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整体素质较差。目前,合川区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还占一定的比重。另外,还有大量有文化、有能力、强壮的劳动力流出农村。农民对农业科技实用技术掌握程度较低,耕作方式传统老化,现代农业生产理念不易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缓慢。农民的市场观念淡薄,商品意识不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导致农村产业结构矛盾突出,效益不高。

3 合川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3.1 优化产业布局

合川必须立足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足的实情,着力解决合川城区不足以支撑反哺功能的突出问题,走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以关键突破引领全局发展之路,才能有效地促进合川城乡统筹发展。

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形成发展要素聚集洼地,促进要素聚集、效益集约。在公路、水路、资源线布局产业经济,打造建材、煤电能源、玻璃等特色工业团地和华蓥山经济走廊。强化“城乡联动”,同步发挥区级和镇街积极性。强化“多点突破”,培育壮大镇域产业园,形成众星拱月的产业发展格局。突出园区和项目建设,构建对区域经济贡献度强的产业体系,使合川成为具有强大的引领带动力、吸引集聚力和辐射扩散力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3.2 改造传统农业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并不是在不改变现有条件下对农业、农村、农民进行扶持,更不是要保护落后,而是要为农业、农村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在农业内部产生改造传统农业的能力,提高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生能力。根据舒尔茨(1987)的分析,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需要有三方面投入:一靠物质资本投入,二靠人力资本投入,三靠高产作物。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解决好这些要素足够地投入农业的机制问题。

因此,合川区目前应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建设国家级、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强化农业品牌培育。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积极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大力开展生态教育,增强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推进科技进步,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资源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3.3 加强政府主导力度

基于合川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突出强调地方政府在兼顾城乡利益、理顺城乡关系、协调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中的主导作用就尤为关键。显然,实施“统筹”的行为主体就是政府,而且区政府越来越应该成为实施反哺的中心。以政府特别是区级政府为中心进行反哺,也就是由政府集中区域内企业的财力反哺农业和农村。在统筹合川城乡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的政策倾斜,特别是要按照“公共财政均衡覆盖”的原则,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到农村,让城市社会资金更多地流向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着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民与市民一样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等权益,促进城乡社保、教育、文化、卫生、通信服务的协调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4 推动高素质人才流动和社区文化建设

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建立人力资本的反哺机制,形成对人才的持久吸引力。首先,通过制度、市场及技术等各个层面上引导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向农村和农业流动,通过他们去改造传统农业。同时,更广泛的做法是要引导农村居民突破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具备现代化的科技文化素质、开放性的思维意识、市场化的竞争观念。目前新建的农村新型社区是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有效平台。针对社区居民在精神文化等方面多元化的需求,广泛开展各类群体的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一些关于健康、科普、消防、法律等各类知识讲座,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的培育,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农民向市民化的转变,提升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整体素质,引导农民革除生育、丧葬陋习,摒弃赌博、攀比等不文明行为,养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推进农村新型社区逐步向城市社区转型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路径研究——长三角地区实践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7,(8):13-20.

[2]@谭江蓉.重庆市城乡统筹阻碍因素分析[J].开放导报,2009,(12):43-47.

猜你喜欢
合川城乡农业
合川脱险
他笑了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城乡涌动创业潮
红肉蜜柚在合川引种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