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看点

2012-04-25 01:33
海洋世界 2012年8期
关键词:弓形虫雌性鞋底

科技看点

太空 Space月球尘埃微细锋利或损害人体

能定居月球自然是好事,但月球对我们这群到访者可能并没有那么友好,科学家发现月球上遍布的尘埃对人类可能是有害的。

到目前为止,人类加起来最多也只在月面上停留2~3天,一般是呆在飞船内或者穿着舱外航天服。但是如果要想进行长期驻留,恐怕不会那么容易,因为那些超微细,拥有尖锐棱角的月球尘埃一旦被吸入肺内,会引起一系列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问题。这些月球尘埃已经经受了上百万年的紫外线辐射,它们进入人体后会深入肺部,而月球表面上的低重力环境也会帮助这些尘埃更加容易地深入身体组织。此外,由于没有地球上那样经年累月的侵蚀作用,这些月球尘埃的棱角锋利如玻璃,很容易造成人体眼睛或皮肤的损害。

太空 Space太空闻起来什么味儿?

太空的气味令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联想到肉和金属,具体一点就仿佛“烤焦的肉排”、“高温金属”和“焊接时的烟味”。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尝试复制出太空的气味以供训练使用,为此他们特别聘请了气味化学家史蒂夫·皮尔斯。皮尔斯在地球上打造宇宙气味的灵感源自宇航员唐·佩蒂特的描述:每当打开舱门欢迎疲惫的宇航员们进舱时,我们的嗅觉会被一股特殊的气味所刺激。起初我不知这股味儿从何而来,但随后我注意到,它的源头就是宇航员们的宇航服、头盔、手套以及工具等。佩蒂特还坦言:“这气味很难描述,我能给出的最佳答案就是金属味,是一种相当令人愉悦的甜甜的金属味,闻起来会让我联想到自己在大学暑假连续数小时使用电焊工作。”

恐龙 Dinosaur所有恐龙可能都有羽毛?

恐龙后来都到哪里去了?有人说是变成了在天上飞的鸟。那么,鸟身上不是长着羽毛吗?难道恐龙的身上也长有羽毛吗?科学家最新发现,事情可能还真是这样。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科学家认为最早有羽毛的动物不是鸟类,而是恐龙,而鸟类有羽毛的这一特征正是继承自恐龙。德国侏罗系地层最新发现的保存良好的未成年恐龙化石显示,羽毛可能是所有恐龙的共同特征。自从1996年发现第一种有绒毛的恐龙后,古生物学家已经识别出了超过30种带羽毛结构的恐龙,大多数为虚骨龙类——属于兽脚亚目,霸王龙、恐爪龙类和镰刀龙等都是该目成员。

基因 Gene太空蠕虫延长寿命

长久以来,人们总是期待太空蕴藏着某些神奇的力量,可以帮助曾经在太空中停留过的人或动物获得某种“特异功能”。

目前,一种在太空站上进行实验性测试的蠕虫看起来不仅享受着微重力环境,而且还显现出寿命延长的特征。过去几年,诺丁汉大学的科学家在低地球轨道实验了数以千计的小杆线虫,这种微小的蠕虫是第一种被完整测序过的多细胞微生物,有2万个左右的基因,这些基因在功能上类似人类身上的基因,其中控制肌肉老化的基因最受关注。科学家发现,在微重力环境中,小杆线虫的7个与肌肉老化相关的基因受到了抑制。看来,太空飞行抑制了通常储存在老化肌肉中的有毒蛋白的积累。

基因 Gene“鹦鹉学舌”基因被解码

最近,神经生物学家Erich Jarvis组合出一条更完整的基因链条,可以控制鹦鹉模仿主人和其他声音的能力。

Erich Jarvis用一种新技术分解了鹦鹉的基因组中的某个区域,并对那些控制鹦鹉模仿能力的序列很感兴趣,因为它们能帮助自己了解控制人类语言发展的那些基因区域。他解释说,FoxP2是人类的语言发展和鸟类学习模仿发声所必需的基因,而Erg1是控制大脑根据新的经验进行重组的基因。通过解码和组织控制这些区域的DNA,神经科学家发现了鸟类能够模仿人声和唱出美妙的歌曲的基因机制。他们还将收集更多的信息,来了解影响人类学习沟通和语言能力的基因因素。

动物行为学 Ethology蝙蝠也会自我隔离?

在应对传染性疾病时,人类通常会采用隔离的方法。但具有社交性的动物呢?如果在一种群体生活的动物中出现了可能导致死亡的传染病,它们会如何应对?

白鼻病是一种真菌传染性疾病,会致使蝙蝠从冬眠中提前醒过来,进而可能导致它们因饥饿而死亡。自2006年在美国和加拿大发现白鼻病后,多种蝙蝠种群遭到毁灭性打击,数量急剧下降。但根据发表在《Ecology Letters》上的最新报告,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小型的褐色蝙蝠避免了灭绝风险,它们的方法是通过离群索居来减少感染个体数量。小型褐色蝙蝠原本是一种高度群聚性的动物,但如今一个群体中最多的时候有75%的蝙蝠选择离群独居。

动物 Animal弓形虫可能会增加人类的自杀风险

新的研究发现,弓形虫不但让孕妇有较高的产下畸形婴儿的风险,还有可能增加人类的自杀风险。

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丹麦政府采集的数据资料,发现女性自杀者案例与感染弓形虫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根据对4.5万丹麦女性10年检测所积累的数据,携带弓形虫的人有53%的几率有自杀倾向。研究人员相信男性也存在相似的相关性。此外,感染弓形虫可能会增加精神分裂症易感性和躁郁症。

弓形虫主要寄居在猫和老鼠身上,人类感染弓形虫通常是通过接触感染寄生虫的猫。老鼠感染寄生虫后神经系统会发生改变,它们会被猫的气味所吸引,自杀性地被猫吃掉,从而使弓形虫感染到新的宿主猫,猫的消化道有利于寄生虫繁殖。

动物 Animal雄性墨鱼伪装成雌性哄骗竞争对手

人们都不喜欢“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在动物界,这种行为却另有作用。求偶期的雄性墨鱼可以通过变换身体表面的图案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求偶期的雄性墨鱼表面上看起来与其他雄性没有差别,但它们却“心机颇深”。当遭遇雌性对象时,它的皮肤会展示其雄性特征的图案,以吸引雌性的关注;当遭遇同性竞争对手时,它的皮肤则会展示出雌性特有的图案,以哄骗竞争对手。墨鱼的表皮能根据环境改变图案,它的两翼能展示不同的模式。研究人员发现,当一只雄性同时遭遇一只雌性和另一只雄性,它的两翼会展示不同的图案模式,对着雌性是雄性面,而对着雄性的是雌性面。而当其只遭遇雌性或只遭遇雄性,却从不会展示双图案。

动物 Animal玩平板电脑的猩猩

平板电脑是眼下最时髦的电子消费品之一,不仅可以用来哄小孩,更可以拿来训练宠物,比如一只2岁大的猩猩。

Teco不是人类,而是一只猩猩,准确地讲,是一只倭黑猩猩——除黑猩猩外人类最近的亲戚。野生的倭黑猩猩只生活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数量大约在1万到5万之间。Teco现在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坐在平板电脑前,全神贯注于屏幕上图像的变化,手指轻快地滑动触控屏。Teco已经学习认识了许多图形字,它在4个月大时认识了第一个图形字“葡萄”,现在每当它想吃葡萄时就会用手触摸葡萄的图形。随后,它还认识了狗、围棋、谷物和牛奶等数10个图形字。过去的30多年里,通过研究包括Teco及其父亲Kanzi在内的一小群倭黑猩猩,研究人员逐步了解了它们惊人的认知和语言能力。

社会学 Sociology收入和幸福的关系

需要多少钱我们才能感到幸福快乐?大多数人都不会满足于现状,但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或许错误理解了幸福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金钱买不到幸福,然而收入和幸福之间存在可测量的关系,达到舒适生活标准的人比穷人更快乐。舒适生活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美国大约是年收入7.5万美元。超过7.5万美元之后,更多金钱就无法带来更好心情。调查显示,人们以为年收入5.5万美元的生活满意度会比年收入2.5万美元的翻一番,但实际上只增加9%。9%当然胜过没有,但远远低于预期的100%回报。心理学家发现,如何使用金钱对幸福的重要性超过金钱本身,而尽情消费享受是一种将金钱转变成快乐的无效率方式。

生理 Physiology思考会消耗多少卡路里?

大多数勤于思考的人其实并不知道,他们的思考过程竟然也会像运动那样消耗热量。那么,每一次思考所消耗的热量究竟能否量化呢?

与体力锻炼不同,智力活动需要的能量不比平常多多少,但耗尽脑力足以让我们产生疲劳感。大脑的平均质量为1.4千克,仅占身体总质量的2%,但占休息代谢率(在不活动的情况下身体所需能量,简称RMR)的20%。每个人的RMR会根据年龄、性别、大小和健康的差异而变化。如果休息代谢率平均为1300卡路里,那么大脑就消耗了260卡路里,每小时10.8卡路里,每分钟0.18卡路里。由此算出大脑的功率为12.6瓦,只有标准60瓦灯泡的五分之一。

技术 Technology可识别身份的生物鞋底

如果每个人都有一双独一无二的脚,且步行的方式千差万别……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正在研发一种生物鞋底,以帮助识别人们的身份。

假如在生物鞋底安装特殊的传感器,就能测量脚的温度和压强,同时监测步态,再通过微型电脑与步态数据库连接,就能辨别人们的身份。如果身份符合,生物鞋底会保持安静;否则,就会发出无线报警信息。在核电站或军事基地等要害区域,这种生物鞋底能帮助监控人员出入,起到安保作用。据悉,研究人员已进行相关测试,证明靠生物鞋底辨别身份的精确度达到99%以上。同时,生物鞋底可能还具医疗用途,例如通过老年人的步速变化对老年痴呆症提供早期预警。

责任编辑/李津沙

猜你喜欢
弓形虫雌性鞋底
猪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概述
怀孕究竟能不能养宠物呢
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
画与理
被做了手脚的“结婚礼物”
黄瓜中有大量弓形虫吗
一种全自动鞋底清洁机的设计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弓形虫感染让人更想创业?
五月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