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定子硅钢片滑出原因分析及处理

2012-04-26 06:27李德红
水力发电 2012年10期
关键词:硅钢片挡风线棒

李德红

(1.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2.紧水滩水力发电厂,浙江 丽水 323000)

1 工程概况

紧水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00 MW,共6台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为50 MW,机组于1986年~1988年陆续投产发电。发电机的型号为SF-K50-30/6400,定子铁心外径6 400 mm,内径5 760 mm,高度1 500 mm。定子铁心与机座采用钢性结构连接,9块齿压板连接,108根M42拉紧螺杆,54根定位筋。铁心整圆由27张扇形硅钢片叠装而成,硅钢片厚0.5 mm,上、下端与盒形压齿铆接的垫片厚0.8 mm。铁心共有324槽,26层通风槽将铁心分为27叠段,通风槽高10 mm,通风槽钢为工字形。发电机通风方式为双路径向封闭自循环通过系统,转子无风扇结构。

2 发电机定子故障的情况

2.1 6号机定子故障

2005年1月19日,紧水滩水电站6号发电机在停机过程中发生定子接地故障,经查故障点为B相下层分支31号槽线棒接地。随后在发电机大修解体检查中发现在31至42槽间的下端第1片硅钢片(除0.8 mm垫片)向内滑出,31槽滑出7 mm,42槽滑出2 mm。拔出线棒在31槽内硅钢片的一个角滑入线槽,硅钢片滑出割破31号槽下层线棒绝缘层,引起B相接地故障。

2009年9月8日,用内窥镜对6号机定子铁心进行检查。定子原来处理过的31~43槽硅钢片正常,无明显滑出现象。319~19槽硅钢片存在明显的滑出现象,其中最为明显为324、18、19槽的硅钢片,滑出长度2~3 mm。检查铁心外侧靠近鸽尾筋处,发现硅钢片的鸽尾槽角边在鸽尾筋侧弯曲变形。

2.2 2号机定子故障

2009年6月8日,2号发电机在开机过程中发生定子接地故障,经检查故障点B相上分支150号槽下层线棒下端部接地。随后机组大修中解体检查,发现在139至151槽间的下端第一片硅钢片向内滑出,滑出长度约6 mm,硅钢片滑出割破150号槽下层线棒绝缘层,引起B相接地故障。同时发现其他部位定子下端第一片硅钢片也存在向内少量滑出,在152至181槽间滑出约1.5~2 mm;在231至242槽间滑出约0.5~0.8 mm;在1至43槽间滑出约1~2 mm;在51~110槽间滑出约0.5~1 mm。

检查铁心后面靠近鸽尾筋处,发现硅钢片的鸽尾槽角边在鸽尾筋侧弯曲,对此分析为硅钢片向内滑动时,角边被鸽尾筋挡住,硅钢片向内滑动力较大,硅钢片的鸽尾槽角边受压失稳弯曲变形。

2.3 其他机组定子铁心情况

2009年底,对1、3、4、5号机定子铁心进行检查。 发现1号机定子铁心有3处硅钢片滑出现象,向内滑出约1~1.5 mm。4号机定子铁心有2处最下端5~6片硅钢片不整齐,有错位现象,错位约1 mm,发现在铁心67~91槽下端第一片硅钢片滑移方向与其他相反,整片往外侧滑移,滑移达4~5 mm。35号机定子铁心检查未发现异常情况。

3 定子铁心硅钢片滑出原因分析

3.1 铁心硅钢片受力分析

从定子铁心硅钢片滑出现象看,发生在铁心下端第1片硅钢片 (不算0.8 mm垫片)处,大部分向内滑出,只有4号机定子有一处向外滑出,滑出处硅钢片的鸽尾槽角边在鸽尾筋侧弯曲变形。发电机铁心在工作状态,其受力较复杂,包括温度升降的热胀冷缩力、铁心压紧的摩擦力、定位筋与鸽尾槽的间的阻挡力、电磁力、振动产生的力等。硅钢片滑出必须克服摩擦力、鸽尾筋的阻挡力和切割线棒绝缘的力,此力要非常大。

3.2 定子铁心温度分析

3.2.1 定子铁心通风与温度分析

发电机通风方式为双路径向封闭自循环通过系统,发电机原设计在上机架和下机架上设计有上挡风板和下挡风板,由于机组安装时各种原因,发电机并没有安装下挡风板。根据机组投产初的 《发电机通风及温升试验报告》,测量了铁心通风道的风速和铁心各叠段尾部温度,如图1所示,发现发电机铁心风道的风速存在两个特点:一是中间段风速最高,上端风速略低,下端风速最低;二是曲线的各峰值正好对应着转子磁轭风道,而中间最高的峰值向上端偏移。说明定、转子间隙上端安装了上挡风板,上端的风损小;下端没有安装下挡风板,下端风损大,使上端比下端的风速、风压大。从温度曲线看,发电机定子铁心温度是个不均匀的温度场,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现象,铁心温度与铁心通风道的风速有关。

3.2.2 铁心端部温度测量分析

由于原埋设的铁心测温装置离铁心上、下端有一定距离,不能反应铁心上、下端头的温度,特别是不能反应硅钢片滑出位置铁心温度。2009年7月,对紧水滩水电站2号发电机大修线棒处理中,在铁心第140槽上、下端埋入热电耦,测量铁心上、下端部温度的测试。测量空载和带符合试验测量铁心端部温度如表1所示。

图1 发电机铁心风速及温度对比曲线

表1 发电机铁心温度

由试验数据可知,铁心下端温度比上端温度高,且发电机额定负荷时,温差最大达到19.80℃。加减励磁时铁心下端的温度上升非常快,盒形压指的温度比铁心的温度高11℃,定子的盒形压齿为碳钢,导磁较好,转子磁极在此处的漏磁较大,盒形压齿产生的涡流的,发热量大。

3.2.3 产生铁心温差大的原因分析

(1)铁心上、下端温差大,说明上、下端通风效果差异大。下端没有安装下挡风板,下端风损大,是一主要原因。

(2)自从电站AGC调节方式投运后,发电机的开停机次数大幅增加,年平均开机次数由原来的400次猛增到1 000多次,其中6号发电机最多开机次数为2005年的1 760次。频繁的开停机制动器加闸制动产生了大量的粉尘。检查机组定子转子通风槽,发现转子磁轭内侧通风槽入口被粉尘封堵严重,制动器在转子下面,因此转子下部通风槽入口封堵更严重,导致通风不畅。

(3)在定子铁心上、下端,只靠盒形牙齿的通孔通风,其他被线棒固定绑扎材料挡住,因此铁心上、下端通风散热效果差。

3.4 铁心压紧度检查

2010年1月,在6号机大修中,对该定子铁心拉紧螺杆进行抽查,判断铁心是否松动,检查采用松开拉紧螺杆上端螺帽的方法,用百分表检测拉紧螺杆的伸长度变化,核对伸长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抽查6根拉紧螺杆,分别位于硅钢片滑出位置和未出现滑出位置。比较6只螺杆的测量数据,发现出现铁心硅钢片滑出部位的螺杆伸长值相对较小,而未出现滑出部位的螺杆伸长值相对较大,如表2所示。从数据看硅钢片滑出与铁心松动无关。

表2 铁心拉紧螺杆伸长量检查数据

3.5 综合分析

由于紧水滩水电站发电机下端没有安装下挡风板,下端风损大,加上铁心上、下端通风差,导致中间段风速最高,上端风速略低,下端风速最低,使铁心各部散热不均匀,铁心呈现中部温度低、上端温度高、下端温度更高的现象。机组运行时铁心各部温度不均匀,产生不均匀热胀冷缩应力,铁心下端温差最大,热胀冷缩应力差也最大。开机后铁心温度上升,铁心下端温度上升相对快,铁心下端与铁心上部及定子机座存在温差,开始径向和周向热胀。下端第1片硅钢片与垫片受压指的约束,径向热胀受限,以周向热胀并局部向下变形为主;而第2片以上硅钢片周向热胀变形受限,以径向热胀为主,造成第1片与第2片硅钢片相对滑动。停机后铁心温度下降,下端温度降幅大向内收缩,下端第1片硅钢片受上部硅钢片收缩带动向内,而垫片受压指限制,造成下端第1片硅钢片与垫片相对滑动。电站AGC投运后,机组频繁启停,铁心热胀冷缩应力变化更频繁。下端第1片硅钢片交变热应力作用下向内滑移,克服摩擦力、鸽尾筋的阻挡力,滑出割破线棒绝缘,导致线棒接地故障。

4 处理情况

4.1 硅钢片滑出处理

对2号机和6号机进行处理时,对硅钢片滑出引起接地区域的线棒进行更换,对硅钢片滑出量较大,推算已割破垫条并开始割损线棒绝缘层的线棒也进行更换。对线槽进行处理,拆出旧线棒后对硅钢片滑入槽内部分进行切除、磨平,使槽位平整,清扫干净后涂上绝缘漆。对滑出区域底层几片硅钢片进行辅助加固,用不锈钢制作了专用的止动拉勾,钩住硅钢片前端,拉勾焊接固定在盒形压齿内,增加硅钢片径向阻力。

4.2 加装下挡风板

重新加装下档风板,下挡风板通过调整螺杆固定在下机架和基础上,主要材料为TM-199间苯型树脂,下挡风与定子间靠耐热橡胶板密封,耐热橡胶板绑扎在下挡风,以保证风道密封。

4.3 定期清扫检查

每年发电机定期检修中,对定子、转子的通风沟进行全面检查清扫,特别是转子支架内的进风槽口清扫,保证风道通畅。定期对1~6号机发电机定子进行检查,通过内窥镜检查下层硅钢片,拍照测算比对,分析硅钢片滑移变化情况。

5 处理后效果

5.1 定子下部通风改善

发电机下档风板未安装时,空气间隙的漏风比较大,大部分直接回到转子,漏风向下在定子下部风道形成风帘,影响空冷器出口冷风回流到转子。发电机下档风板重新加装后,空载开机试验,观察定子下部通风情况,与其它机组比较,空冷器出口冷风通过定子下部风道回到转子的风量明显增大。

5.2 处理后铁心后侧红外线测温

紧站6号机大修后运行试验,带负荷运行20 h后,停机10 min内对部分铁心后侧进行了红外线测温 (见表3),仪器为红外线点温仪。同时采用同样的方法对紧站2号机铁心后侧进行了红外线测温(见表4),便于比较。6号机、2号机铁心红外测温数据如下,考虑到两台机测量时环境温差为6℃,折算后温度基本相当。从数据看2号机铁心上、下两端的温度高于中部铁心的温度,而下端的温度比上端要高。对比6号机加装下挡风板后下端的温度比上端要低。

5.3 与其他机组比较

表5为1月~8月1、3、4、6号机组定子铁心温升对比,6号机组于2010年3月增加下挡风板,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6号发电机定子下部安装挡风板后,铁心下部温度上升幅度明显小于铁心上部和中部。而1、3、4号机铁心上、中、下部温度上升幅度相近,还是下部上升偏大,说明6号发电机定子下部铁心最高运行温度下降明显。

表3 6号机定子铁心红外测温数据 ℃

表4 2号机定子铁心红外测温数据 ℃

5.4 定子硅钢片检查

紧水滩电站6号运行半年后,检查发电机铁心下端部,硅钢片未发现明显的继续滑出趋势,由于时间短还需进一步观察。

表5 2010年1、3、4、6号机组定子铁心温升对比 ℃

6 结 语

紧水滩水电站发电机定子硅钢片径向滑出原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应该是多方面的,分析可能不全面。现阶段通过加装下挡风板、加装专用的止动拉勾、加强定转子清扫力度等手段,从温度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硅钢片是否继续滑出还需进一步验证。另外盒形压齿发热、铁心端部通风差等问题必须通过技术改造来解决。

猜你喜欢
硅钢片挡风线棒
发电机定子线棒接头接触不良故障分析方法
冷轧硅钢片特性研究
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电晕腐蚀分析及处理
铜和硅钢片价格的变化对变压器成本及设计方案的影响
大型电机硅钢片自动冲制机器人上下料系统改造
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定转子挡风板结构浅析
某水电站发电机定转子挡风板结构优化研究及应用
爸爸是挡风板
爸爸是挡风板
超声波技术在大电机定子线棒绝缘状态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