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学校舞蹈教学实践浅谈

2012-04-27 02:18杨瑞燕
学园 2012年7期
关键词:舞台舞蹈技巧

杨瑞燕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几年来从事舞蹈教学的经验,从兴趣培养、基本功训练、技能技巧训练、眼神表演的培养、舞台适应能力几个方面由浅入深地阐述了中专类学校舞蹈教学的主要环节,为其他教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专舞蹈教学实践技巧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7-0188-01

舞蹈学科作为艺术类专业学习的重要方向之一,受到了不少女学生的喜爱。一项对中专类学校的调查显示,对舞蹈感兴趣的学生占70%,想学习的占40%,但以前学习过舞蹈有一定基础的仅占2%。学生们虽然兴趣浓厚,但是由于没有舞蹈学习基础,身体僵硬,对舞蹈理论认识匮乏,两年半后面临高考,教学压力很大,困难重重。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两年半时间内掌握舞蹈基本知识与技巧、具备基本的舞蹈表演素质,是中专类院校舞蹈学科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这方面的多年教学经验,简单谈谈自己的实践感想。

一 兴趣培养为先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舞蹈教学的第一步。不少同学对舞蹈有较强的兴趣,认为舞蹈可以锻炼人的身体素质,培养人的气质,塑造健康向上的个人形象。但是舞蹈学习的过程其实非常艰苦,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反复练习,其间也不乏身体受伤和精神上的挫折。因此,持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能够坚持刻苦学习的关键。培养兴趣就要先让学生了解舞蹈基础知识,通过欣赏大量经典舞蹈剧目,讲解并点透舞蹈中表现出怎样的“美”,在学生心中树立舞蹈表演“美”的形象目标,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舞蹈表演者的高尚修养和美的素质概念的灌输和展现,也是激发学生树立榜样、增强学习兴趣的方法。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精神,面对艰苦的舞蹈训练,没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往往很难坚持下去。只有通过感情渗透式的兴趣培养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舞蹈训练是漫长和充满艰辛的过程,才能让学生始终怀着对舞蹈的热情去学习,去训练。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舞蹈,自觉投入到训练中,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二 基本功的训练

第一,人体的基本体态、手位脚位及基本舞姿是基础,占用的教学时间为20%。柔韧、软开度训练贯穿整个舞蹈教学,并占用第一阶段60%的教学时间,其中腰、腿、胯的训练占用20%的时间。在训练中可采用各种方法,如耗腰、地面波浪腰、涮腰、甩腰、拉腰、压腿、踢腿、开胯等,使学生的柔韧性逐渐好起来。

第二,扶把训练。扶把训练是舞者的一个练习过程,借助把杆帮助初学者在站立时保持身体垂直、挺拔、优美,使学生逐步正确地掌握重心和各种舞姿动作,目的是为在舞台中间跳舞打基础。把上动作训练是最基本的训练,内容一般包括:擦地、蹲、小踢腿、大踢腿、压脚跟、舞姿与控制等,内容逐渐由浅入深。通过训练使学生的身体从自然状态到非自然状态,也就是符合我们舞蹈专业所要求的一个状态。克服自然体态,掌握好身体的直立和重心的稳定及软度、力度、开度的要求。

第三,中间训练。中间训练是离开把杆后进行规范舞蹈动作的训练,也是提高学生对基础动作在表演方面实际运用能力的关键。这部分主要是组合练习。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训练使学生达到:(1)掌握必要的舞台表演常识,了解舞台形体动作的一般规律;(2)解放全身各部位关节,达到腰腿柔软、四肢灵活;(3)学会身段表演的基本动作,从而适应一般舞台表演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 技能技巧的训练

技能技巧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训练。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技巧,并在舞蹈中得以应用,训练时最好借鉴体操、戏曲、杂技技巧的训练手段,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加以改造,主要体现在“转、控、翻、跳、走”等方面。男女生分开练习,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地给学生增加新的练习。

技能技巧的练习有效地促进了舞蹈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力度、软度、灵活性及弹跳爆发力等方面得到极大的改善和加强。另外,对于提高舞蹈表演技巧和技能、丰富舞蹈语汇扩大舞蹈艺术的表现力,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四 眼神表演的培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俗话说,“一身之喜聚在脸,一脸之喜聚在眼”。人的喜怒哀乐、思虑忧郁都可以从眼神和相应的精神气质状态中表现出来。通过眼睛和眼神的训练可以提高眼球的眼睑运动的幅度及灵活控制能力,为表演打好基础。

在眼睛训练中,让学生先学习掌握眼的位置和眼的运动路线,再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1)眼珠的转动练习;(2)眼帘的张弛练习;(3)眼神的收放练习;(4)远看练习等。在特定表情方面,要有选择地让学生做喜、怒、哀、乐、怕、恐、悲等练习,并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表情的动作。课后布置作业,如用“怀疑、警惕、思索”自编故事动作等,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五 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舞台适应能力

让学生多参加各类表演活动,让他们从课堂练习走向实践,走向真正的表演,完全体会舞蹈表演的魅力。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思考,例如个别节目可让学生自己选择音乐,培养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锻炼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让他们在舞台上多表演,克服害怕、紧张心理,培养自信心,充分锻炼他们的舞台适应能力等。

总之,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角度看,实践的经历很重要,经历能够使学生明确实践的方法步骤,掌握基本规律,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实践过程能使学生经历每一个环节的考验,从认识到方法,从心理学到美学,从文学到社会学等,都将在舞蹈艺术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责任编辑:庞远燕〕

猜你喜欢
舞台舞蹈技巧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舞蹈课
指正要有技巧
台上
画与话
提问的技巧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