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激情四射

2012-05-02 00:59刘侠
考试周刊 2012年18期
关键词:李老师激情语文课堂

刘侠

摘要: 实验、探究、总结,多种方式并用,才能构建高效快乐的语文课堂。只有师生激情参与的课才能称得上一节好课。充满激情的语文课,首先需要语文教师厚积薄发,迸射自身激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备课,力求语言丰富。其次,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点燃学生激情。

关键词: 语言课堂教师激情教学智慧学生主体

《中国教育报》上有一篇文章,将课堂教学分为三个境界:一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底线,因为“无效课堂”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浪费;二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即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三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上的兴奋度都达到最高,学生能够做到“激情参与”。这样的课,就可以称之为“一节好课”。那么,什么是激情呢?激情是强烈的情感,是形成人思想跳跃、精神愉悦、思绪自由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能使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一种幸福、激动和兴奋的环境之中。充满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一、怎样上一节好课

(一)厚积薄发,教师迸射自身激情。

如果说语文课堂是一池流动的春水,激情则是一股清新的风,吹皱着这池春水,让语文课堂更富有生机。一个激情飞扬的老师,他的课一定是魅力四射的。同时,一堂充满激情的高效语文课,首先需要一个激情四溢的语文教师。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不是无情人。语文教师一旦走进课堂,就是一个鲜活的人,是情感的化身。语文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气氛。因此,语文教师要想让课堂充满激情,首先要做到厚积薄发,运用教学智慧,在课堂上迸射自身激情。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必须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周全,即使是两个语言点之间的过渡,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至于课堂中知识点之间如何衔接,以及重点难点如何处理,更是要了如指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让学生沉浸在文学、文化、艺术的氛围中。

课堂上,语文教师要用生动形象且具有美感的语言激发和感染学生,点燃他们心中的激情之火。语文教师可以用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共鸣。

深河中学的李学权老师在讲授都德的《最后一课》时,严肃的表情,干净利落的着装,激情澎湃的语调语气,加上传神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演绎了一曲爱国主义的深情乐章。

《最后一课》是初中语文的一篇传统课文,对于初中生来说,读通它很容易,但读懂它却绝非易事。虽然作品的主题非常鲜明,但主人公的经历毕竟距离我们太遥远,而“亡国之痛”更是一种陌生的情感。因此,如何去设计教学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前,我们看见李老师穿着笔直的西装,精神抖擞地站在那里,那么沉着,那么冷静。在忧伤的音乐声中,大屏幕滚动播放背景资料、作者生平简介。就这样,李老师给我们营造了浓郁的悲伤的情感氛围。

开课后,李老师立即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初次对话,通过触摸文本,把学生带到一个充满“悲伤、沉重、依恋、惜别”的空间;紧接着设计了“再读课文”、“品读体验”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更加深入,使民族的悲愤之情从阅读感悟中自然生发出来;最后设计了一个“迁移提升”环节,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由“法语”回到“汉语”,引导学生回到现实,联系实际,体味中国人对祖国语言的感情,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爱国主义情感,使教学走向高潮,使学生在“激情”朗读中得到情感的升华。读到动情处,李老师眼中流露着深情的泪花,那泪,有对法国人民的同情,更有对自己祖国语言的深爱。此时的课堂,是他的课堂,是学生们的课堂。有如此课堂效果,学生怎么能不被感染呢?当时,就连听课老师也被感动了。李老师如此深情的演绎,如此深情的呐喊怎能不让人震撼呢?那一句“法兰西,万岁!”让同学们真正领悟到了一名语文老师对祖国语言的深深的眷恋。

李老师迁移提升环节的设计,不知不觉中践行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让我们的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陶行知,《答操震球三问》)。

李老师的教学智慧还体现在他设计了富有情感的课堂语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来到阿尔萨斯,来到韩麦尔先生的课堂上,再和小弗郎士一起来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吧!”“亲爱的同学们,世界是你们的,未来在你们的手中,我们期待着。”李老师这些富有感染力的引导与点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激情,引发了他们对文本、对社会乃至对人生的深层思考,也使整堂课高潮迭起、层层推进。

我想,这就是激情,是李老师浑身上下洋溢着这种激情的火焰,让同学们收获了许多许多,而这份激情,正是教师的智慧和魅力的最好展示。

(二)突出主体,点燃学生激情。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教师应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

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即可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相互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让其他同学进一步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能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

作文教学中进行的习作互评、互改、组内评议、集体点评等都以学生评价为主体,通过学生互评互议,营造各抒己见、张扬个性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激情燃烧”起来。

然而,激情就像瞬间点亮的火把,燃烧一段时间后一定会冷却。因此,要想创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就不能墨守成规、老调重弹,而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这样,语文课堂,这个天天流淌着语文教师和学生生命的地方,这个充满着太多喜怒哀乐的地方,每一天都会激情四射。

参考文献:

[1]周卫勇等编写.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2]陶行知.答操震球三问.江苏教育出版社.

[3]周宏主编.教学艺术.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李老师激情语文课堂
该得奖的李老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舍不得您,李老师
“李老师是坏人”——对5+2=0教育的思考
李老师的心事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