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征

2012-05-05 08:56刘丹万浪刘维荣王桃姣
实用老年医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老年人

刘丹 万浪 刘维荣 王桃姣

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征

刘丹 万浪 刘维荣 王桃姣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主要致病因素、疗效、预后的相关因素等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和同期治疗的90例非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老年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1.1%(46/90),低于对照组71.1%(64/90),且P<0.05,老年组58.8%(53/90)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明显高于对照组23.3%(21/90),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人突聋发病前多已存在听觉系统退行性病变,且常合并较多的心脑血管疾病,这些因素均可影响其治疗效果和预后。

【关键词】耳聋;突发性;老年人

突发性耳聋(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时间可在数分、数小时或<3 d,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1]。≥60岁的老年人突聋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本文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60岁的老年突聋患者和随机抽取的同期治疗的90例<60岁的突聋患者进行临床特征的描述和预后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排除了了双耳突聋及另耳存在其他原因所致的耳聋疾病,经耳科常规检查和相关检查排除了外耳、中耳、中枢神经系统及外伤所致的耳聋,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制定的突聋诊断标准[1]。老年患者90例,男56例,女34例,年龄60~81岁,平均(67±12)岁,发病至首诊时间12 h至2月,左耳47例,右耳43例,其中伴耳鸣30例,伴眩晕20例,伴眩晕及耳鸣5例。发病诱因有明显感冒史5例,疲劳史8例,无明显诱因77例。对照组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19~59岁,平均(42±13)岁,其中左耳50例,右耳40例;发病至初诊时间2 h至2月;伴耳鸣15例,伴眩晕14例,伴眩晕及耳鸣6例。发病诱因有上呼吸道感染史8例,疲劳史10例,其余72例诱因不明。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及静脉滴注给药7~21 d,个别病例疗程更长,主要的治疗包括给予激素、抗病毒药物、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物、能量合剂、B族维生素及溶栓剂等,并积极治疗并存疾病。具体的治疗方案是:血管扩张剂(银杏达莫注射液),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0 mg/d,连续3 d,然后改为5 mg/d,继续应用3 d。神经营养药物包括B族维生素(B1,B12)、甲钴胺片等,对于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者予以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溶栓剂为东菱克栓酶。

1.3 听力损失程度的分级 依据WHO(1997)年制定的标准.以0.5、1.0、2.0、4.0 kHz4个频率的平均听阈为依据。将听力损失进行如下分级:0级(正常):25 dB HL或者更小;1级(轻度):26~40 dB HL;2级(中度):41~60 dB HL;3级(重度):61~80 dB HL;4级(极重度):≥81 dB HL。

1.4 疗效判断 依据2005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治指南[1],将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为4级:痊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15 dB。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患者双耳听力情况 所有病例均为单侧突发性耳聋,对侧耳既往无耳疾病史。治疗前后行纯音测听,0.5、1.0、2.0、4.0 kHz 4个频率听力测定平均值见表1。

老年组患者对侧非突聋患耳的听力水平对治疗效果有影响,对侧耳听力正常的患者治疗效果好于对侧耳听力异常的患者。老年组治疗前对侧非突聋患耳听力音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耳听力音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果表明,老年组对侧耳听力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耳经治疗听力恢复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1 2组患者双耳听力比较(±s,dB,n=90)

表1 2组患者双耳听力比较(±s,dB,n=9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治疗前患耳 对侧耳治疗后患耳 对侧耳老年组 83.8±15.6 35.1±11.2**58.6±25.6**80.2±13.5 12.5±9.3 47.5±28.1 11.3±8.9 30.6±10.8对照组

2.2 2组并存病比较 老年组90例中合并有并存病53例(58.8%),其中糖尿病12例(13.3%),高血压21例(23.3%),冠心病8例(8.9%),颈椎病9例(10%),脑梗死3例(3.3%)。对照组90例中合并并存病21例(23.3%),其中糖尿病5例(5.6%),高血压8例(8.9%),颈椎病7例(7.7%),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1.1%)。老年组并存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听力损失程度和听力图形分析 老年组首诊时极重度聋36例(40%),重度聋31例(34.4%),中度聋23例(25.6%),轻度聋0例。听力图为上升型9例(10%),平坦型13例(14.4%),下降型32例(35.6%),全聋型36例(40%)。对照组首诊时极重度聋21例(23.3%),重度聋32例(35.6%),中度聋28例(31.1%),轻度9例(10%)。听力图为上升型31例(34.4%),平坦型30例(33.3%),下降型8例(8.9%),全聋型21例(23.3%)。初诊时2组听力损失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听力曲线以全聋型和下降型为多见,对照组则以上升型和平坦型为多见。

2.4 2组治疗效果比较 老年组痊愈6耳(6.7%),显效16耳(17.7%),有效24耳(26.7%),无效44耳(48.9%),总有效率为51.1%;对照组痊愈19耳(21.1%),显效24耳(26.7%),有效21耳(23.3%),无效26耳(28.9%),总有效率为71.1%。老年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至就诊时间≤1周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发病至就诊时间≥1周的患者,听力曲线为上升型和平坦型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下降型和全聋型患者。

表2 2组治疗效果比较(n,%,n=90)

2.5 疗效与伴发症状的关系 老年组与对照组中伴 发眩晕的患者疗效均较差,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突聋为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目前多认为突聋与病毒感染、血管因素、微循环障碍、血液黏稠度改变、膜迷路破裂及自身免疫有关[2]。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60岁的老年人群,这些人群多伴发老年性聋、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系统疾病,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临床特征和转归。90例老年突聋患者为同期住院的240例突聋患者中的一部分,占所有突聋患者的比例约为37.5%。以前的研究表明突聋的典型病例发生在43~53岁之间[3],本研究中老年突聋患者所占比例并不小,同以往研究有所差别。突聋患者中左右耳发病数基本相同,但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这可能是因为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在老年男性中发病率比女性高,而且男性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较多,生活压力较大。

在所有老年患者中听力损失为极重度聋者比例最大,为40%,其次为重度和中度聋患者。有学者报道老年突聋患者的极重度耳聋比例为45.2%[4],和本研究相近,都说明极重度耳聋在老年突聋中的比例最大。在不同听力曲线类型中,全聋型所占比例最大,为40%,其次为下降型35.6%,说明老年突聋患者听力损失程度较重。在90例老年突聋患者中伴发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为36.6%,在对照组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仅为14.5%,远低于老年患者,而且在老年患者中极重度耳聋患者所占的比例较大,这说明老年突聋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和伴发系统疾病有关,这提示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内耳血供,促进了耳聋的发展。有研究指出突聋患者血液流态的改变,表现为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等,证实突聋患者存在微血管供血不足和微循环不同程度的障碍等[5]。治疗时应同时控制并存疾病,可能有助改善听力。

本研究中90例老年突聋患者总有效率为51.1%,对照组71.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年轻患者痊愈率较高,而老年组中只有6.7%的患者可以完全恢复听力。这可能与老年人群的耳蜗功能退化、伴发老年性聋等疾病有关[6]。老年组对侧耳听力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耳经过治疗听力恢复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在发病前已有听觉器官的功能损害,可能会影响治疗及预后。有研究指出老年人群的耳蜗功能都有一定的损伤,这可能和衰老、噪声、中毒以及耳毒性药物等因素有关[4,7]。

研究表明突聋患者在7 d内就诊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7 d后就诊的患者[8],其他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发病后就诊时间较短的患者其预后良好[9-10],本研究中发病至就诊时间≤1周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发病至就诊时间≥1周的患者。本组资料显示伴发眩晕的突聋患者预后较差,说明患者耳蜗和前庭同时受累。

本组病例显示老年突聋患者疗效及预后与发病至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程度及听力曲线类型有关,发病至就诊时间1周内、听力损失程度较轻、听力曲线为上升型和平坦型的患者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8):569.

[2] 秦兆冰.老年人突发性聋的临床特征[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2):95-97.

[3] Mineda R,Masuyama K,Habu K,et al.Initial steroid hormonedose i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sudden deafness[J]. Am JOtol,2000,21(6):819-825.

[4] 侯志强,兰兰,王大勇,等.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征和转归[J].中华耳科杂志,2010,8(2):141-147.

[5] 戎娟,刘莹.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的改变[J].实用老年医学,2005,19(6):308-309.

[6] Gates GA,Mills JH.Presbyeusis[J].Lancet,2005,366(9491):1111-1120.

[7] Razzaq M,Dumbala S,Moudgil SS.Neurological picture. Sudden deafness due to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0,81(6):658.

[8] Enache R,Sarafoleanu C.Prognostic factors in sudden hearing loss[J].JMed Life,2008,1(3):343-347.

[9] Narozny W,Kuczkowski J,Kot J,et al.Prognostic factors in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our experience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nn Otol Rhinol Laryngol,2006,115(7):553-558.

[10]Xenellis J,Karapatsas I,Papadimitriou N,et al.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prognostic factors[J].J Laryngol Otol,2006,120(9):718-724.

[中图分类号]R 764.4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9198.2012.04.008

收稿日期:(2011-09-21)

作者单位:435000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Clinical features of sudden deafness in the elderly

LIU Dan,WAN Lang,LIUWei-rong,WANG Tao-jiao.Departmentof Otolaryngology,Huangshi Central Hospital,Huangshi43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s,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sudden deafness(SD)in the elderly. M ethods Ninety SD patients aged more than 60 years,and ninety young SD patients as control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therapy rate in the elderly patientswas51.1%(46/90),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patients(P<0.05).The resultalso showed higher incidenc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s The treatment and the prognosis for hearing loss in the elderly are not as effective as in the controls.

【Key words】deafness;sudden;aged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