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力迪在预防PICC过敏性皮炎中的疗效观察

2012-05-06 06:00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皮炎换药过敏性

杨 梅

康力迪在预防PICC过敏性皮炎中的疗效观察

杨 梅

目的探讨康力迪(灭菌创口不粘敷贴)在预防PICC中过敏性皮炎中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使用康力迪灭菌敷料穿刺处换药,对照组使用常规透明贴及换药。结果观察组发生过敏率为1%,对照组为1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力迪灭菌敷料应用于PICC穿刺处换药发生过敏率低是预防PICC置管后发生过敏性皮炎的有效方法。

PICC;康力迪;过敏性皮炎

PICC(经外周行中心静脉穿刺)自90年代开展以来以其操作简捷、使用安全、避免了反复穿刺血管造成的伤害、便于长期留置的优点被广泛使用[1]。但同时使用过程中若处理不当也带来了不少的并发症,在PICC导管长时间的留置过程中,需要反复换药,穿刺点周围皮肤易出现潮红、瘙痒、湿疹样过敏性皮炎。据文献报道PICC置管患者发生过敏性皮炎的发生率比较高为20%[2],合理选择和使用无菌敷贴,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是降低发生率的重要保证。我院自2011年2月~2011年2月对200例PICC穿刺的患者分别采用康力迪灭菌敷料或使用常规透明贴换药,比较两种方法发生并发症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PICC穿刺患者200例,用于肿瘤患者中长期静脉输液、静脉高营养以及输注化疗药物。其中男80例、女120例,年龄28~78岁。其中胃癌58例、直肠癌62例、乳腺癌68例、肺癌12例。置管静脉选择肘正中静脉50例、头静脉20例、贵要静脉125例、颈外静脉5例,观察时间7~60天。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年龄、病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材料PICC管采用巴德单腔、双腔导管,长度65cm。

1.3处理方法首先对100例患者以穿刺部位为中心,洗必泰由内向外呈螺旋形涂擦消毒二次,面积10cm×10cm晾干处理。观察组在创面清洗晾干后直接用康力迪灭菌敷料(浙江康力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覆盖,3d更换一次。对照组在洗必泰以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呈螺旋形涂擦消毒二次,晾干后,3M透明贴固定覆盖,3天更换一次。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穿刺处过敏情况,见表 1。观察组过敏效率为1%低于对照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穿刺处过敏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 PICC致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原因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CD)是指接触外源化合物而导致的皮肤炎性疾患,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通常分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ICD)和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即(第Ⅵ型变态反应)。ICD是由于接触某些刺激性较强或浓度较大的化学物质引起。此类无个体选择性,无潜伏期,任何人接触均可立即引起皮肤急性炎症;而ACD是由于接触某种刺激因子(过敏原)作用于皮肤和黏膜后,仅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发病,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发病,而往往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平均7~8天)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h左右(一般不超过72h)即可发生皮炎。此类过敏反应是接触性皮炎中最常见者。PICC引起过敏性皮炎则属于ACD[2]。

3.2 PICC穿刺处过敏最常见的诱因现主要分析PICC导管、敷贴、消毒剂是PICC穿刺处过敏最常见的诱因,其中透明敷贴占主要原因[2]。

3.2.1 PICC导管虽然PICC导管采用高级医用硅胶材料,长期留置于血管内对人体而言仍然是异物。人体自身具有的防御机制对进入体内的异物产生一种免疫反应,特别是当导管与血管产生摩擦时,机体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补体可产生皮肤反应和形成局部水肿[3]。

3.2.2透明敷贴PICC留置最长时间可达1年[4]。在长时间的留置过程中,需频繁换药,由于部分患者皮肤对透明敷贴上的粘胶过敏,易出现过敏性皮炎症状。有报道透明贴过敏发生率高达68%[5]。

3.2.3消毒剂常规使用碘酊以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呈螺旋形涂擦,面积10cm×10cm以上,待干后用75%酒精以同样的方法脱碘2次。皮肤接触碘酊[6]、酒精后刺激大,无个体选择性,任何人接触均可引起皮肤过敏[7]。

3.3 PICC致过敏性皮炎的预防合理选择或使用PICC导管、透明敷贴、消毒剂是降低过敏性皮炎的重要保证。

3.3.1 3M透明敷贴由于具有透气、不透水、粘贴牢固等特点,因此作为PICC换药首选敷贴[9],但局部皮肤过敏的患者由于透明敷贴不透气而导致过敏部分皮肤症状得不到改善甚至加重,据统计[9]使用3M透明敷贴的患者有19%发生皮肤过敏反应。康力迪灭菌敷贴由基带、吸水垫、瓦楞薄膜、粘胶层组成。吸水垫使用脱脂纱布包括脱脂棉或棉形纤维材料,粘胶层采用压敏胶。康力迪灭菌敷贴有高度顺应性、柔软舒适,与穿刺处不发生粘连,有强吸收能力,无皮肤过敏反应,保护伤口、减少污染机会。病员使用后舒适、透气且使用简洁方便。

3.3.2部分PICC 置管术后患者由于消毒剂过敏先后出现术肢局部皮肤过敏。所以这类患者换药消毒液禁用含酒精的碘酊、安尔碘,改用0.1%洗必泰或碘伏消毒,可降低过敏性皮炎发生率。我们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使用无刺激性消毒液0.1%洗必泰,减少了对皮肤的刺激且毒性小感染率低。有报道0.1%洗必泰用于PICC穿刺处换感染率仅2%[10]。

综上所述,PICC致过敏性皮炎是困扰护理人员、患者的较为突出、常见的并发症,随着 PICC的广泛应用给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方便并减少痛苦,但是若不能控制和减少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却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过敏性皮炎关键在于早期预防,采取切实可行预防措施,消除和减少过敏性皮炎发生的过敏因素,正确的选择换药的消毒液和贴膜,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疾病的康复。

[1]胡君娥.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6(3):22.

[2]陈贵花,梁明娟,李燕.护理干预对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后术肢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 3366-3368.

[3]谢新平,严云丽,张红霞,等.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后静脉炎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15):35-36.

[4]黄晨燕,何丽娟,王丽.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在PICC皮肤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3.

[5]张红,陈静,国仁秀,等.水胶体敷料用于PICC置管后透明膜过敏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134-1135.

[6]邵培双,任桂芝,焦杨.70%酒精皮肤消毒液致过敏性皮炎的临床观察[J].现代护理,2007,13(35):3411-3412.

[7]刘亚莉.碘伏致过敏性皮炎 1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8,19 (24):34.

[8]李虹,黄宗琼.1例 PICC置管后皮肤严重过敏反应的护理[J].中国肺癌杂志,2007,10(5):375.

[9]李亚洁,蔡文智,王秀岚.密闭性敷料的研究和展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3):105-108.

[10]王小燕,王晓芸.PICC穿刺点周围过敏性皮炎10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4):89.

四川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四川成都 610072

猜你喜欢
皮炎换药过敏性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舒适护理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