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脑炎临床护理探讨

2012-05-06 06:00郑日琼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脑炎口病小儿

郑日琼

小儿手足口病脑炎临床护理探讨

郑日琼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临床整体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确保治疗的高效性及安全性,使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干预

临床儿科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发病机率,传播具有高快速性、传染性较强,多数患儿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病变及发热为临床疾病表现,病情程度较轻。但一些患儿有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并发症,疾病进展在重症时较迅速,具有高病死率,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1]。本次研究均为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临床整体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0.6~6岁,平均(3.31±0.12)岁。均符合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诊断标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嗜睡、易激惹、精神萎靡症状,体温>39℃;伴共济失调,坐或站立不稳。排除意识改变、昏迷、抽搐、腹部不适感的患儿。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①疾病急性期:对急性期患儿,临床护理人员需指导并协助其绝对卧床休息,以促使心肌耗氧量降低,减少心搏出量,对心肌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2]。②饮食指导:重视患儿电解质及水的补充,切忌暴饮暴食,少食多餐,避免使心脏负担加重。禁辛辣、咸、冰冷等刺激性食物,加强营养,采用易消化的、含有较高蛋白及维生素饮食,从流质向半流质过度,营养需保持均衡。患儿有高热症状并发时,需保证饮水量充足,强调新鲜果蔬的食用。若疼痛感觉影响食欲时,可通过游戏、听音乐等方式使注意力转换。患儿处于哺乳期时可用小勺喂牛奶。因病情较重不能进食者,行鼻饲处理,以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③心理干预:患者对病房环境不适应,存在恐惧情绪,加之疾病造成的痛苦感,极易烦躁,哭闹。护理人员需以和蔼、亲切的护理态度,采用表扬法,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并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行必要的健康宣教,消除家长顾虑,让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爱护患儿中,协助护理人员同患儿尽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④隔离干预:需设置明显的隔离标识在病区内,对探视次数和人员进行限制,医护人员避免直接接触患儿分泌及排泄物,将患儿应用过的医疗工具严格消毒,用消毒液擦拭桌椅、门窗,对卫生间进行消毒[3]。⑤对症干预:高热:对患儿的体温行密切观察,若有发热现象发生需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将体温于正常范围内控制;呕吐:对患儿的呕吐物和次数、呕吐量、色泽进行观察记录,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以使呼吸道保持通畅;脑水肿:当患儿有颅内压升高和剧烈头痛时,需按医嘱给予甘露醇快速交替应用以起到降颅压的效果,给予糖皮质激素应用使脑水肿减轻,颅内压降低[4]。

1.3效果评定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在治疗后10d内接近正常或基本恢复;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在治疗后10d内明显好转;无效: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在治疗 10d内无明显改善甚至有恶化。

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3.0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n(%)]

2.2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具体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临床治疗具体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例数(n) 退热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0 2.9±0.8*10.7±1.4*对照组 30 3.6±0.7 13.8±1.9

3 讨论

手足口病(HFMD)以手掌、脚掌、口腔黏膜部位出现水疱为主要特征,为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国内外均有散发及流行病报道,柯萨奇A16型病毒已被证实为主要的病原体,部分可由 A5、A10诱发[5]。患儿中少部分可并发脑炎、无菌性脑膜炎等,个别因病情进展迅速引起严重致命性并发症,对生命构成威胁。手足口病在发病特征方面与肠道病毒感染存在一致性。从仅有轻度不适到严重并发症发生,甚至死亡,需引起高度重视,常见并发症包括[6-7]:发热:约一半患者于发病的同时或发病前 1~2d同时出现发热,起病较急,体温为 38~40℃,可持续 4~7d;皮疹:患儿手、足及口腔在病后不久均有红色小丘疹出现,并迅速转变成小疱疹,7~10d消退;其他伴随症状:部分可伴恶心、食欲不振、流涕、咳嗽、头痛等症状,预后一般良好,无后遗症发生。另外,由于此病病毒会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侵犯,可引起脑炎发生,故需加强临床护理干预,行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隔离干预、对症干预等,以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机体状况。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针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特征,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确保治疗的高效性及安全性,使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1]Lin TY,Twu SJ,Ho MS,et al.Enterovirus 71outbreaks,Taiwan occurrence and recognition[J].Emefrg Infect Dis,2003,9(3):291-293.

[2]刘跃,吴智娟.小儿手足口病172例I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2):127.

[3]黄国坚.小儿手足口病 80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7,29 (12):1953.

[4]王辉,李新华.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异常68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6,46(25):85.

[5]杨智宏,朱启榕,李秀株,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652.

[6]赵永,刘胜林,郭玉淮,等.25例儿童手足口病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4):319-321.

[7]骆冬梅,黄奕兰,林爱兰.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观察及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10,8(21):57-58.

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广西贵港 537300

猜你喜欢
脑炎口病小儿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