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儿童血清锌、铜、钙的变化及临床分析探讨

2012-05-06 06:00温月琴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微量元素意义血清

温月琴

营养不良儿童血清锌、铜、钙的变化及临床分析探讨

温月琴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儿童血清锌、铜、钙元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本院收治的96例营养不良儿童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同年龄段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血清锌、铜、钙的定量测定及对照分析,给予营养不良儿童饮食纠正、补充能量、蛋白质、锌、钙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观察组儿童血清锌、铜、钙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儿童的血清锌、钙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的血清铜水平与对照组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营养不良儿童的血清锌、铜、钙含量的平均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经治疗后,血清锌、钙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良儿童的血清锌、钙水平存在异常,对血清锌、钙水平进行定量测定,可以帮助判断儿童营养不良的程度及治疗效果。

营养不良儿童;锌、铜、钙;微量元素;临床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病率逐渐降低,但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对各种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的需求较多,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存在,都会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1]。营养不良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使儿童抵抗力降低,并影响体格发育、脑部发育及智力发育[2];有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营养不良可导致成年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潜在危险[3]。因此,及时发现并纠正营养不良对促进儿童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锌、铜、钙等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重要的微量元素,为探讨血清锌、铜、钙水平与儿童营养不良的关系,笔者对96例营养不良儿童体内的血清锌、铜、钙水平进行了检测,并与正常儿童进行了对比分析,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营养不良儿童96例,其中男46例,女50例;年龄3个月~6岁,平均(3.12±1.62)岁;所有儿童均符合WHO关于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4];其中轻度营养不良34例,中度营养不良56例,重度营养不良6例;表现为体重低下41例,发育迟缓37例,消瘦18例。选取同期9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7例,女49例;年龄3个月~6.5岁,平均3.24±1.79岁;所有儿童在实验前3个月均未特别补充过微量元素,并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所有儿童均抽取静脉血2ml,加入经过硝化处理的试管中,保存冰室内,应用美国PE-300全自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血清锌、铜的水平进行定量测定;应用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对血清钙水平进行定量测定,使用国家标准物质中心出品标物质进行质量控制。

1.3正常值标准[5]锌:0.62~1.2μg/ml,铜:0.70~1.64μg/ml,钙:2.19~2.51mmol/L。

1.4方法首先纠正引起营养不良的慢性腹泻、喂养不当、短肠综合症等病因;给予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的补充,以帮助消化;重度营养不良给予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高营养液静脉注射;轻度或中度营养不良给予饮食调节,哺乳期患儿给予乳类,除母乳外也可选择牛乳、奶粉;并适当添加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等的高热量食物。注意哺乳量或饮食量应循序渐进地增加。在治疗过程中,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血清锌、钙、铜水平的差异,并比较治疗前后观察组儿童血清锌、钙、铜水平的变化。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锌、钙、铜水平的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锌、钙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铜含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锌、钙、铜水平的比较(μg/ml)

2.2 不同类型营养不良患儿血清锌、铜、钙含量的比较,见表 2。经统计学分析,三组间的血清锌、铜、钙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类型营养不良患儿血清锌、铜、钙含量的比较(μg/ml)

2.3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锌、钙含量的变化,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治疗后观察组儿童的血清锌、钙含量明显升高。

表3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锌、钙含量的变化(μg/ml)

3 讨论

狭义上的营养不良是指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常由于热能或蛋白质摄入或吸收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多发,可由于喂养不当、慢性腹泻、短肠综合症等原因导致[6]。微量元素是人体正常发育及维持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且不能在体内自行合成,营养不良时,各种营养素摄入、吸收不足或丢失过多,必然导致微量元素的缺乏。锌、铜、钙是人体内含量较多的微量元素,分析患儿体内血清锌、铜、钙的含量,可以指导营养不良儿童的诊断及治疗。本研究显示,营养不良儿童的血清锌、钙含量平均值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营养不良儿童的血清铜水平与健康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不同类型营养不良儿童的血清锌、铜、钙含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不良儿童经治疗后,血清锌、钙水平明显升高。

营养不良儿童的血清锌、钙水平存在异常,对血清锌、钙水平进行定量测定,可以帮助判断儿童营养不良的程度及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醒我们,营养不良儿童需注意补充锌剂和钙剂,而不需要铜制剂的补充。

参考资料

[1]曾造,赵云强.微量元素的缺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7(6):14-16.

[2]郝翠莲,郭兴东.儿童营养不良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外医疗,2008(24):99.

[3]何然敏.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2,16(4):46-47.

[4]J O Mora.A new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standardized prevalence of child malnutrition from an thropomtric indicators[J].Bulletin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89,6(2):133.

[5]凌昱.营养不良儿童血清锌、铜、钙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0,5(9):11-12.

[6]谢存芝,王淑娥,郭冬梅,等.儿童营养不良与微量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2):2516-2518.

广西上思县人民医院,广西防城港 535500

猜你喜欢
微量元素意义血清
一件有意义的事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微量元素水溶肥在花椒上的应用效果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