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美操俱乐部课成绩考核与评价的研究

2012-05-08 05:12李倩董新军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7期
关键词:评价

李倩 董新军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实验法、 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对我校健美操俱乐部课考核与评价进行分析,提出了运动參与、运动技能(+专项理论) 、体质健康,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指标对学生进行考评模式,以期能够为高校健美操俱乐部课成绩考核与评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健美操俱乐部;成绩考核;评价

一、研究目的

目前高校健美操俱乐部课考核评价大多注重每学期所学内容的考核,用等级来评定成绩。这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考评模式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强制性,与教育环节相脱离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为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有利于教师利用反馈信息指导教学,根据健美操项目的特点,我校健美操俱乐部课程考核与评价课题组对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对比实验,提出了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 专项理论) 、体质健康,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为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模式。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04级健美操俱乐部2个教学班共计80人。

2.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大学公共体育课及健美操俱乐部课成绩考核及评价的文章,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教学对比实验法。随机抽取江苏技术师范学院04级健美操俱乐部2个教学班,把其中的1 个班级作为实验组(40人),另外1个班级作为对照组(40 人)。

第三,问卷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80份,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100%。

第四,数理分析法。对所调查问卷和实验数据利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方案设计

对照班采用传统考核评价模式。考核当学期所学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评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实验班采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 专项理论) 、体质健康,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指标对学生进行考评评价模式,满分为100分(表1)具体方法如下:

(1)运动参与评价:是指学生爱好运动, 能积极参与俱乐部活动, 该项分值将依据学生俱乐部的出勤率评定。占总分的30%。

(2)运动技能(+ 专项理论) 评价:是指学生基本掌握或比较熟练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每个学期还将同时进行理论知识的测试。其中, 运动技能占总分的30% ,专项理论占10%。

(3)体质健康评价:是指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 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项技能, 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使身体更强健, 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内容评定。每学期测试安排在各俱乐部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占总分的20%。

(4)心理健康评价:是指学生能通过俱乐部活动改善心理状态, 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中能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克服各种困难。占总分的5%。

(5)社会适应评价:是指学生在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中能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貌和合作精神,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体育竞赛和相关的组织、裁判等体育社会活动者均可得分,占总分的5%。

四、结果与分析

1.结果

通过两个学期的实验,在考核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

在两学期前两个班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对另一个班进行两个学期的健美操俱乐部授课后,再对两个班进行成绩的对照,结果发现两个班之间的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可见,实验班采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 专项理论) 、体质健康,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指标对学生进行考评评价模式与传统考核评价模式相比更为合理(见表2)。

在对两个班学生认识程度进行研究发现,两学期前两个班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再对其中一个班级进行健美操俱乐部授课后,两个班级的学生认识程度(是否对目前教学模式满意、是否对现在的考评方式满意、在考评时自信及表现欲望、是否掌握该动作技能)差异非常显著(P<0.01)。实验班学生认识程度回答“是”的明显增多,回答“否”的明显减少。可见健美操俱乐部课的考核与评价获得了参加健美操俱乐部课学生的认可。

通过对照班与实验班的实验对比运动参与、动技能(+ 专项理论) 、质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相结合的考评模式比传统的考评模式更具有实际意义。

2.分析

(1)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从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上看, 应充分重视教学与学习的过程,当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种共识。对体育理论、技能技巧的学习并不是体育教育的意义,而对于体育理论与技能相互融通,以及对本学科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的融汇、重新并加以运用和创造的能力才是体育教育追求的目标。健美操俱乐部课教学考核与评价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健美操俱乐部课的考核与评价目的是:通过以发展学生身心健康、自主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的评价体系,淡化应试教学中的客观评价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意识下完成教学课程,以适应新的要求,实现分层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形成终生健身的意识与自我的能力。健美操俱乐部课的考核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教学质量,为教学质量的评估提供客观依据;它是健美操俱乐部课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为学习和教学过程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新的健美操俱乐部课的成绩评定不但要重视结果,更应该重视教学过程。

(2)重视学生的发展。传统的健美操专项教学评价可视为一种目的和结果,根本不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反思、创造的过程,因而也无法保证健美操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新的考评模式重视评价学生的未来发展、个人价值和主动参与意识。在这种评价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在学习锻炼值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灵活掌握所学内容,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鼓励,都能体验成功与进步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健美操俱乐部课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形成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发展。

(3)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参加健美操俱乐部课的学习,学生的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学生在健美操俱乐部课中忘掉了烦恼、缓解了压力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运动技能更加全面,体质健康程度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心理更加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也显著提高。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组织健美操比赛加强自我的完善。学生在活动、竞赛中担任了组织、服务、裁判等不同的角色,不仅增加了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的机会,而且提高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活动的组织能力与社会实践等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也保障了学生在毕业后继续坚持锻炼,并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地形成和加深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健美操俱乐部课的考核和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新的考核和评价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亲身实践。这样既生动了教学过程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2)通过对健美操俱乐部课考核方法的不断实验研究,我们纠正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建议

(1)建议课内外有机结合,激励学生运动热情,促进普通高校健美操俱乐部课考核与评价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化。

(2)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体制。如: 登记制度、考核制度、教师上岗制度, 保证健美操俱乐部课考评模式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3)运用新的健美操俱乐部课考评模式时,建议教师能够克尽职守,公正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许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操作方案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1,22(3):51-53.

[2]李群英.构建创新型多维系统的健美操教学模式[J].体育学刊,2003,10(2):84-86.

[3]李雯等.析大学健美操教学的考核与评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5):127-128.

[4]陈艳武.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9):122-124.

[5]白凤瑞等.适应新形势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J].体育与科学,2001,22(3):74-75.

猜你喜欢
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自制C肽质控品及其性能评价
写作交流与评价:词的欣赏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HBV-DNA提取液I的配制和应用评价
有效评价让每朵花儿都绽放
模糊数学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