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学做“冷酷”父母

2012-05-14 09:45赵美萍
知音海外版 2012年20期
关键词:小家伙儿子妈妈

孩子出了车祸让其独自解决;子女打工挣学费;逼3岁小儿吃四川辣面;将婴儿丢进水中学游泳;以恶制恶惩罚小孩……这样的父母,是不是太“冷血”,太没“人性”了?这就是美国父母令人瞠目的“冷酷”教育。但在这“冷酷”背后,却能品味出别样的温情。

素质教育从婴儿抓

今年7月的一个周末,我和朋友在休斯顿一家中餐馆吃饭时,看到令我诧异的一幕:邻桌坐着一对中年洋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女儿七八岁,儿子三四岁。

看来他们很爱中餐,夫妇俩点了煎包、馄饨和炒河粉等中国特色小吃,小儿子指着菜单上的彩色图片要吃四川担担面。妈妈说,这是辣味面,你吃不了。但小儿子非要不可,估计是被图片上红彤彤的辣油和肉末酱吸引了。妈妈劝不了,只好由他点了。等到担担面上来,小家伙尝了一口,马上不吃了,要换一碗不辣的面。

但麻烦来了,妈妈严肃地摇头:“NO!你必须把它吃完,这是你坚持要的,你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儿子把求救的眼神投向老爸,岂知老爸只顾自己大快朵颐,对儿子的求救不置一词。可怜的孩子只好流着鼻涕眼泪,吃一口面条、喝一口冰水,小嘴不时哈着气,进行着他的“麻辣面噩梦”。

我小声地跟一起吃饭的朋友说:“这女人怎么这么狠心啊,逼这么小的孩子吃这么辣的面条?”朋友小声说:“美国人就是这样管教孩子,从小就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估计以后点餐,他妈只要说一句:你还想尝尝中国辣面的滋味吗?这小家伙就不敢固执己见了。”

朋友的话让我忍俊不禁。对这个小家伙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难忘的教训。在小家伙吃完那碗辣面后,妈妈奖励给他一个冰激凌,还直夸他“Goodboy”,小家伙立即眉开眼笑。我不禁对这个“美国辣妈”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种赏罚分明的美式教育也太给力了。

无独有偶。今年7月末的一天,我们的英语老师Ellen在家里举行烧烤派对,邀请我和几个同学去参加。一到她家,就看到了让我惊讶的一幕:只见她家后院的游泳池边,Ellen3岁的外孙Oliver穿着小泳裤,戴着游泳镜,站在一米高的跳台上往水中跳,然后像只小青蛙一样,在水里游上一阵,再爬上来跳水,反反复复,身上也没有套救生圈之类的东西。

更令人目瞪口呆的是,Ellen的女婿抱着才八九个月大的婴儿,站在池边,像抛玩具一样,把婴儿抛向站在水中的妻子。而他妻子还不时把婴儿整个儿沉入水中几秒钟,然后托上来。有一刻,她居然双手离开婴儿,任其在水面扑腾。

由此可见,美国人对孩子的体能以及生存训练从小便开始了。这不禁让我想起在国内时,有些父母即使在自家浴缸里陪孩子戏水,也要给孩子套上充气塑料圈,中国有些孩子甚至长大了都还不会游泳。这到底是一种保护,还是一种失策呢?

当我转身去帮Ellen准备烤肉时,忽听有人惊呼:Oliver不见了!大家都紧张起来。Ellen的女婿却不慌不忙地说:“他是在学潜水。”

果然,Oliver很快在游泳池的一角冒出了脑袋。但脸上的游泳镜不见了。他指着水底,口齿不清地说:“我的游泳镜落到水里了,我在找它。”他爸爸问他:“要我帮你找回来吗?”小家伙摇摇头:“嗯嗯,我要自己找回来。”

说罢,吸了一口气,小屁股一翘,又钻进了水里,蛙泳的姿势十分漂亮。池边,十几个人都眼巴巴地看着水里的动静。前两次,大概因为憋气不够,他都半途而废上来透气,坐在泳池边“呼哧呼哧”直喘气。他爸爸又问他是否需要帮忙,小家伙依然顽强地摇摇头,再一次钻入水中。这一次,他成功了。当他拿着游泳镜钻出水面时,我们给这个勇敢的小家伙报以热烈的掌声,小家伙得意得脸都红了。我不禁有些感动:对我们来说,这也许是一件平常小事,但对这个孩子来说,他一定为自己克服了一个巨大的困难而骄傲。

赏罚分明不溺爱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调皮惹祸。如果孩子故意恶作剧,美国父母往往会扮演冷酷的角色,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下不为例。

英语老师Ellen非常喜欢给我们讲她的外孙Oliver。Oliver比较调皮,常在家中做出惊天动地之举。最恶劣的一次,妈妈让他帮忙把土豆泥拿给妹妹吃,他偷偷在妹妹的土豆泥里放了芥末,小婴儿吃了一口就哇哇大哭。妈妈知道后,也不责骂Oliver,而是拿掉他正在啃的鸡腿,递上“芥末土豆泥”,命令他吃下。

Oliver知道错了,赶紧道歉。妈妈毫不心软:“你只有吃掉它,才会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求饶无效,Oliver只能遵命。从那之后,他再也不敢捉弄妹妹。因为他知道了,一旦东窗事发,他就会自食恶果。

今年春天,在高尔夫球的练习场上,我认识了一个小球手。他大约七八岁,球杆比他还高,但他的球打得又直又远,有几个球都打到了一百码之外。但我又觉得奇怪:这么小的孩子,大人怎么会放心他一个人来练球?

休息时,我有意跟他聊天。他自我介绍叫Steve,他家里还有一个2岁的妹妹需要妈妈照顾,而爸爸是一名医生,工作很忙,所以没人陪他来打球,他只好做“独行侠”。“你知道,我并不喜欢打高尔夫球,”他像是对一个老朋友一样对我抱怨起来,“我爸爸让我在橄榄球和高尔夫球之间做一个选择,我还是宁愿打高尔夫球,我讨厌那样野蛮的运动。”

我在球场的教练刚好曾是Steve的教练,他告诉我:这个小家伙去年就在这里练球了,一开始练得十分不情愿,刚开始练球时,胳膊酸痛,手上起泡,大拇指还脱过一层皮。但他妈妈从未间断过送他来练球,雨天除外。一年练下来,Steve渐渐地对高尔夫球感兴趣了,今年他已经开始下场。我不由对这个顽强的小家伙肃然起敬。

2个小时后,Steve的妈妈开车来接他。Steve仔细地用毛巾擦干净每个球杆,插进球袋,然后背着硕大的球杆袋,和我挥手说再见。

看着球杆袋拍打着Steve的小屁股渐渐远去,我的眼前蓦然浮现起国内经常看到的一幕:弯腰驼背的爷爷奶奶们,替孙子孙女们背着沉重的书包,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的情景……到底哪一种爱,是孩子们最需要的呢?难怪有社会学家认为:中国父母给孩子的,往往是过度的保护和溺爱。而美国父母给孩子的,是学会勇敢和担当。

读小学时,美国老师就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卖柠檬水”体验,既锻炼了孩子们的独立性,也启发了孩子们的创业梦想。

常常在5月,在美国一些小区的街道上,会看到一两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支起了简易的柠檬水摊。所谓柠檬水,就是冰水中加了柠檬而已,一块钱可以买一杯。孩子们会用自己挣来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假期里,孩子们也会上门推销附近店家的折扣券,或是他们自己批发来的小玩意儿,挣点外快。而家长也十分支持,有些家长甚至会陪着孩子上门来推销,丝毫不觉得难为情。这若在国内,父母大概会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前些时,我读到一则这样新闻:一个9岁的美国男孩,在父亲的汽车配件店里,自己动手,利用废纸箱、胶带、切割机等工具,亲手做出了一个微型游乐场,吸引了无数大人小孩前往投币玩耍,至今已经获得了20多万美元的大学基金,他甚至被《福布斯》评价为未来的亿万富豪。

鼓励独立懂尊重

众所周知,美国孩子从18岁以后,就开始独立生活。所谓独立,一方面是孩子们开始脱离家庭,进入大学读书。另一方面,孩子们开始自己打工,挣生活费或学费。美国大多数孩子认为,过了18岁成人礼,自己便已是成人,如果还向父母伸手要钱,显得自己很无能。

美国至今实行12年义务教育制,到高中毕业为止。进入大学后,所有费用由家庭承担。美国公立大学的学费相差较大,每年学费在1至3万美元之间,根据学校性质和排名情况而定。如果按平均计算,学费每年约2万美元,住宿费每年约1万美元,生活费每年约1万美元。对一个美国普通家庭来说,如有两个孩子上大学,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

上个月,一个好友的儿子Myers摔伤了腿,我和先生去看望他。当我们得知Myers摔伤的经过后,觉得他的父母实在太没“人性”了。

Myers是个正读大四的学生,他准备明年大学毕业后报考医学院。在美国,医学是个非常“奢侈”的专业。4年本科加上4年医学MD(DoctorofMedicine医学博士),读完至少8年时间,得花20多万美元。

Myers的父母十分赞成儿子学医,但前提是必须自己贷款交学费,将来工作后自己还贷。若是其他家庭,这并不奇怪。可Myers家在当地开着十几个连锁餐馆,不差钱啊!Myers为了少贷点款,暑假期间,他和几个同学去林区帮人伐木。可他才干了半个月,挣了2000多块钱,就被一根木头砸伤了腿。

看着儿子受伤,Myers的爸爸不仅不内疚,还说风凉话:“我让你在店里切洋葱,时薪10块你嫌少,要去挣时薪15块的,现在好啦,我给你时薪8块,你干不干?反正这活儿坐着也能干。”我只能感叹:天下有这样对儿子落井下石的“冷酷”父母吗?

在美国,子女向父母借钱和付利息,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子女自己打工挣生活费和学费,自己租房居住,是十分普遍的事情。虽然父母和孩子锱铢必较,看来比较冷血,缺少温情,但孩子从中收获的,却是积极向上的东西。反过来,美国父母年老之后,子女也无须提供赡养费。看似亲情冷漠,其实这是一种彼此独立和互相尊重。

美国孩子年满16岁就能拿驾照,18岁后就可以独自驾车,这也意味着他们要独自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一次,一个朋友18岁的儿子开车时不小心追尾撞上前面的小货车,这孩子开的是辆小轿车,车头损伤严重。

这是他第一次遭遇车祸,吓得够呛。而他的父母此时正在外地度假,所有问题只能他自己解决。这孩子冷静下来后,首先向对方诚恳道歉,请求对方不要叫警察,否则他还得吃罚单。结果,对方大概看他是个孩子,态度又好,而他的车只是刮了一点漆,没什么大碍,就放了他。

但这孩子的车撞坏了,当时就无法发动,他只好叫来拖车公司,连拖车带修车,花了将近1000块,保险费也涨了,他爸妈让他自己解决这笔费用。这孩子后来说:通过这次教训,他记住了两件事:第一开车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那次他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第二,遇事一定要冷静,慌张不能解决问题。可见,挫折真能使人成长。

我们有个在纽约做风险投资的朋友Daniel,外号“冷面投资家”,在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冷面”父亲。去年夏天,他把学护士专业的女儿赶到非洲去做志愿者,女儿在那里感染了疟疾,差点丧命。今年暑假,他将读高中的儿子送到得克萨斯州北部一个农场,让儿子在那里干2个月农活和学会农机修理。

有人问Daniel为什么如此对待孩子,他说:“年轻人就应该去体验各种生活。他们应该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空调房,不能使用信用卡,没有iPhone,不能每天洗澡……现在让他们多体验体验,即使有一天我破产了,他们也能找到活下去的方式。”也许有人认为这位父亲很冷酷,但我却觉得他冷酷的行为下,藏着一颗万分慈爱的心。

也许美国父母的“冷酷教育法”并不适用于每个国家的孩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冷酷中成长,总比在温室中开花更能迎接人生的挑战。

编辑/赵美萍

猜你喜欢
小家伙儿子妈妈
为什么可爱的小家伙会被攻击
住在北极的小家伙们等
打儿子
板栗中的小家伙
卷着尾巴的小家伙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