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消防队的三次灭火经历

2012-05-15 03:57陈国良
水上消防 2012年3期
关键词:消防队炼油厂火势

□ 陈国良

21年前,我走出高校,穿上警服,踏上了从警之路,成为了交通港航公安机关的一员。回想21年的从警履历,从机关科室到基层所队,换了多个部门,但从事消防工作的时间却是最长。从1999年初到2007年底,有近9个年头,而且所在的岗位是最基层的实战团队——消防中队。那时的我整天与一帮年轻小伙们一起跌打滚爬、灭火救援,如今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恍若昨天。那轰轰烈烈的灭火场景,常给人一种挑战、一种责任,更彰显着一种团队力量的震撼力。

那时,我所在的中队是宁波港公安局消防大队的5个中队中力量最强、装备最精、灭火任务也最重的一个中队,光是战斗员就有40多号人,且配备有价值700多万的进口“奔驰”高喷车、200多万元携带有奥地利进口全自动炮的“斯太尔”车,且大多数消防车上都配有美国进口的“布里斯”自动摇摆水炮,当时这些装备让附近的几支武警消防部队“馋”得“流口水”。当然,一旦遇到重特大火情,首当其冲的免不了我们这支港口消防队伍。

2000年3月30日午夜,一声清脆的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职业的敏感告诉我,准出事了。拿起电话筒,听到了对方焦急的声音:“是港务局消防队吗?我们是炼油厂消防队,刚才我们一生产车间发生爆炸,火势压不住,请你们赶快增援!”火情即是命令!3声急促的警铃声后,我率3个班的战斗员火速赶赴现场……

起火部位位于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300万t催化裂化车间,由于火势较大,且先期发生了几次爆炸,地上流淌火一片。该厂自备的20多台消防车已发动了一次强攻,车上所有的泡沫和干粉都用完后,火势仍得不到控制,这让现场的指挥员捏了一大把冷汗。近在咫尺的汽油沉降罐、液化气沉降罐时刻处在危险之中,形势极度严峻。我们满载泡沫的3台消防车作为首批到达的增援力量,对当时的火灾控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后在大批消防部队的增援下,经过5 h多的扑救,大火才被扑灭。事后获悉,这次火灾是该厂建厂史上损失最大、灭火时间最长、影响也最为恶劣的一次火灾。

2004年4月22日上午8时04分,随着一声巨响,一场大火在浙江善高化学有限公司冲天而起,该公司的大型H2O2生产车间发生了猛烈爆炸……当我带领的4台消防车和20多名消防指战员赶到现场时,火势正处于猛烈燃烧阶段,这个敞开式的4层楼H2O2生产车间已呈立体燃烧态势,所有生产装置均被大火团团包围,并且爆炸声接连不断,现场气氛极度紧张。我们装备最好的2台车被现场指挥部调到灭火最前沿,一线队员全部佩戴好呼吸器,蹲在地上进行灭火……

宁波市迅速启动重大事故应急系统,11个消防中队的200多名消防官兵迅速被调往现场,4辆120救护车也赶到现场待命……由于火场北侧几十米处存有80 t的液氯,附近又是制氯车间和制氢车间,一墙之隔还存放有大量极具爆炸性的C2H4O和C3H6O ,因此消防队员除了强攻,别无选择。当时尽管现场已经发生过大小近百次的爆炸,但没有一名队员退却。在经历了4 h多的生死战后,火魔终被降服。我们的表现受到了浙江省消防总队和宁波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认可。5月27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纪事〉》栏目组专门来到我们宁波港公安局消防大队,并对我进行了专题采访。不久,中央电视台以《别无选择》为题,用45 min的篇幅,翔实报道了宁波消防扑救浙江善高“4·22”火灾的感人事迹。

第3次灭火并没有像前2次那样惊心动魄,但因为是发生在一条小河上,且扑救时间很长,复燃次数很多,所以仍记忆犹新。

2005年4月份的一个夜晚,1辆装载溶剂油的化工车在镇海炼油厂附近的一简易停车场内发生了火灾,大火迅速将旁边的几间办公用房化为灰烬,大量泄漏的溶剂油还流到旁边的一条小河里,在水面上形成了近百米的“江火”,并顺着水流缓缓流向炼油厂。如果不及时控制,移动的“江火”不但会引爆小河上架设的输油管线,还可能殃及到炼油厂。当时与我们一起参战的十多台消防车同时从不同位置向水面喷射泡沫,可大火扑灭后又复燃,复燃后又扑灭,折腾了十余回,直到次日清晨时分才算彻底消除了火患。这是我参加消防灭火以来遇到复燃次数最多的一次。

时光流逝,离开消防岗位已快5年,工作时偶尔遇见几位留守的老兵,还亲切地叫我一声“队长”,倍感亲切。消防兵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兵,也是新时期最可爱、可亲、可敬的人。当我们港口发展蒸蒸日上之时,更应该感谢那些赴汤蹈火、恪尽职守、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消防兵。

猜你喜欢
消防队炼油厂火势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美国环保署下令关闭加勒比炼油厂
德克萨斯州一些大型炼油厂可能需要数周时间重新启动
淬炼铁血丹心 践行使命担当——天津港集团公司企业专职消防队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消防队 该救猫狗吗
微型消防队
面对火情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