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方的关键词

2012-05-29 08:48孙左满
中国新时代 2012年6期
关键词:历史进程常识普及

| 文 ·孙左满

孙中山先生有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看看我们的社会,在物质上无不在与世界接轨甚至站在潮头(手机等时尚消费品已经是世界最重要市场),但向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前进的世界潮流的主流中,有些事实似乎表明我们在反潮流。

2011年,甚有影响的管理学家、思想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在某本著作中说:中国城市遍街按摩店而书店寥寥无几,中国多数人长年都不读书,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后来有人指正曰,大前是在说日本而不是说中国。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有人说,辛亥革命走向共和,可经过百年,多数国人反而不知啥才是共和。——对这个,我们倒是希望有像大前那样级别的人士摆事实讲道理出来指正。

再看看当下中国众多媒体上对于世界大势和大事的言论,也有很多不是平实、理性、科学的。言为心声(我们不做诛心之论或腹诽推定),则可知许多人头脑中确实有错误认识和错误思想。我们国家现在又到了关键时期,事情怎么办才不坏呢?我想起明朝意见领袖之一高攀龙说过的话:“天下事,坏于邪见之小人,无见之庸人,偏见之君子。”我们还得破除错误认识和错误思想才行,这就要进行一些普及常识的工作。之所以会有超出常识的相当吊诡的神奇东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人们缺乏正确的常识。普及常识,约束小人之邪见、让庸人有正见、纠正君子之偏见,自然有助于往正确方向上成事,走向皆大和谐。

我们生活中缺乏常识的事情很多,而不是孤例。地球都成村了,在看待自己国家和外国上,看看大众媒体那些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言论就知道,我们也还有俄国剧作家冯维辛曾说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纠正两种相互对立而又有害的偏见:第一,我们的一切都糟糕透顶,而外国土地上一切都是好的;第二,外国土地上一切都糟糕透顶,我们的一切都是好的。”

看看在学习、采纳世界先进文明上的态度,也知道我们有必要普及常识。我一朋友在博士论文送审稿中,讲到了改革要增进民主,结果审稿人觉得这个学生是不是想倡乱造反、谋朝篡位呀,便勒令禁言,我的朋友为了通过,只好删除——其实他所讲的没有一点儿出格的地方,而且我这朋友确实是无条件的忠党爱国者。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讲要搞民主的,也在讲要提高自由、要讲人权什么的,但我们平时却不大好讲这些早已进入世界主流的平常用词,因为听者往往会觉得你讲这些是什么意图和用心?——没有什么意图不轨,而是用心走上正轨,别像腐朽的清朝那样自外于世界潮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2007年2月26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中就讲过:“科学、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为什么会有这些“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西方人文精神”丛书给了一个解释,这套书精心选择了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平等、人性、政治正义、政府、福利国家九个关键词,进行了系统、深入、正确而又平实、浅白、生动的讲解。我觉得是向我们普及常识的一套好书,值得一读。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很少,其中之一就是人有“价值观”。曾经我们把价值观叫“名教(纲常)”、“意识形态”等等,甚至有无数人为捍卫它而奉献了生命,因为正确的价值观是真正有价值的(远远大于五毛的价值),它能指引我们创造和获得自己的幸福生活。价值观在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特色,而“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则是当今和未来我们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中的重要内容。阅读、认识、理解和掌握科学、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关键词,有大利益啊!

猜你喜欢
历史进程常识普及
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意义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立法的历史进程
靠不住的常识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回归常识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