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了国际交换生

2012-05-30 10:38雷淑容
37°女人 2012年3期
关键词:家庭妈妈孩子

雷淑容

2011年1月25日,上海虹桥机场,16岁的蒋若莘很快将和另外3个男生飞往美国,做一个学期的国际交换生。妈妈周莉既难舍难分,又忧心忡忡。女儿的英语水平能应付学习吗?第一次出国独当一面,她能行吗?交换学校是个男校,万一她被欺负怎么办……周莉生怕女儿半路出问题,为孩子办了“无人陪伴”,让航空公司一定要亲自把孩子交到接待方手上。

这一幕,在每个送孩子出国做交换生的中国父母身上,必定上演。国际交换生是当下的热门,也是孩子成长的一次机会,但这个机会,真的能成为孩子的成长礼物吗?

3个中国孩子的交换生活

作为交换生,蒋若莘要寄宿在当地的美国家庭,她前后入住的两个美国家庭,都让她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第一个家庭是体育之家,全家人在篮球、橄榄球等项目上各有所长,并拥有赫赫战绩。蒋若莘跟他们一起看球赛,为他们的偶像加油,最后自己也变成了一个超级球迷,还自告奋勇在交换学校的篮球赛上担任记分员。美国家庭里的妈妈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还替她洗衣服。当蒋若莘不得不离开进入第二个家庭时,他们一家还为她开了一个欢送会。

最让蒋若莘感到紧张的是自己的性别问题——她所在的SLUH男校只有她一个女生,这让她感觉自己像个怪物。尽管她事先已经从师姐那里得到了融入男校的经验,但还是觉得局面难以打开。男生们都彬彬有礼,但如果蒋若莘不主动,他们也不太会主动与她交流。刚开始几天,她形单影只,以为自己压根不受欢迎,急得直哭。妈妈建议她不要太拘谨,主动打开自己的心扉。心态放开后,她发现,男生们都很关注她,有一次她在校园里迷了路,有男生很绅士地带着她找到了教室,一路上还跟她讨论中国功夫。很快,同学们开始邀请她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

2011年5月4日,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德语班的徐震灿与4位同学一起,登上了飞往法兰克福的国际航班。入关后,她没有回头向爸爸妈妈挥手告别,而是以一副迫不及待投向新生活的姿态给父母留下一个背影,可还没等父母离开机场,她的第一条短信就到了:已经开始想家。她在哥廷根要经历4个德国家庭,德国人大都非常传统,很重视家庭生活,郊游、探亲访友、做礼拜,都是全家人出动。德国妈妈也都多才多艺,音乐、舞蹈、手工艺、烹饪多少都会一些。徐震灿的妈妈也擅长烹饪和手工,她耳濡目染学到了不少,因此经常主动帮助德国妈妈做家务,秀一两个中国菜,还跟着他们串门走亲戚。一般来说,适应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和节奏需要一周左右。

但林妲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因为美国寄宿家庭的妈妈几次违约,她们因为吃饭和上网等问题发生了几次不愉快。林妲的妈妈说:“开始以为交换生是很了不起的,没想到会变成这样。”最近,她一直在为给女儿换寄宿家庭而奔波求助。

相似的经历却导致了差异极大的结果。心理专家姬雪松认为,这种局面的产生主要因素在于那些“被交换”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交换是对心理功能的一次综合考察,那些发育良好的孩子能相对较顺利地通过考试,并能较好地把交换经验整合到自己的人生成长中。

最大的挑战:融入新家庭

孩子们做国际交换生的年龄,小则十二三岁,大则十六七岁。最初的困难就是尽快提高非母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语言环境,所以他们学得很快。很多中国交换生拿回来的成绩都是优秀的,像蒋若莘,她在2011年6月结束在美国的交换生学习,回到了南京。她的成绩单是:7门功课都是A,其中5门A+。对孩子们来说,最大的挑战还是处理和新家庭的关系。

异国他乡的家庭都是什么样的呢?通常都非常友好,接纳异国孩子,非常愿意与寄宿孩子建立类似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但这只是一个基础,并不意味着孩子的交换生活就能一帆风顺。

对孩子来说,这个家庭是陌生的,首先会带来价值观的冲击。其次,这个家庭通常是父母和一个以上的孩子组成的,中国孩子不但不再是家庭关注的核心,而且还要“寄人篱下”。关系相处上,既要有寄人篱下的意识,又不能像林黛玉似的,处处赔小心,否则自己和寄宿家庭成员都会觉得拘谨。

针对“孩子做交换生让家长感到满意吗”的调查,80%的家长认为孩子更懂事了——这是最让中国家长感到惊喜的,“我从没有想到孩子在半年时间就能变得这么懂事!”一位武汉家长说。他的孩子曾在澳大利亚交换学习1年,就1年甚至半年时间,这个奇迹孩子们是如何实现的?

回忆自己的交换学习之旅,蒋若莘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因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不同,蒋若莘住进美国家庭的最初一周,总是畏手畏脚,生怕做错事。比如,吃早餐,她只敢取麦片和牛奶,生怕拿了属于其他人的食物。家里人在看电视,她想看,又怕自己的英语不好打扰家人的交流,即使一起看,也是手里拿着词典,缩在一边,这让她很难受。如何融入这个家庭?“我主动跟接待家庭的兄弟姐妹交谈,跟他们一起看动画片和恐怖片,尝试在每天的晚祷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心得,看电视时跟他们谈论剧情,很快就变得无拘无束了。”

与蒋若莘有点儿类似,徐震灿在进入第一个家庭之后也曾很纠结:内衣一天可以换一次,那外套和睡衣又该几天一换?换勤了,怕人家觉得自己不低碳环保;老不换,怕人家嫌自己不爱干净——这些问题,如果在自己家里,根本就不是问题。怎么办?只能通过对寄宿家庭的观察和交流,才能解决。

这些独生子女都曾是家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但一到国外,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新位置,作为一个外来者,需要处理好与新家庭的男女主人、孩子、宠物之间的关系,甚至需要和这个家庭的邻居处理好关系。在这种环境中,心智情商都基本正常的孩子很快就会有他者意识,既能顾及他人的感受,又学会彼此舒适地相处——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懂事。

妈妈们,不能向前冲

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们在国外学习,妈妈们在国内焦虑。心里专家姬雪松认为:“相比孩子而言,分离对于父母的意义更加重大,日夜守护的孩子突然离开自己,父母们常感到空落落的。因为孩子的逐渐长大宣布了父母教养任务的局部完成。这种失落是一个信号,提示父母们需要以一种新的方式重建生活。分离常常会给父母带来过多的焦虑,有时这种焦虑还会投射给孩子,产生大量的不放心。”其实,妈妈们需要适当地提醒自己,不能一味努着劲,向前冲。

当然,妈妈们是大后方。当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母亲给孩子情感上的支持也是需要的。韩西是六年级时去美国洛杉矶做交换生的。第一次这么长时间远离父母,他想家,“发了疯似的想念妈妈做的饭菜,红烧肉、排骨汤、卤鸡蛋……每天,都在网上跟妈妈抱怨——吃不惯西餐,很饿,瘦了一大圈。”韩西的妈妈很心疼,甚至差点儿坐飞机去美国看孩子。但她最终忍住了,她想到了写信——亲笔信。“儿子,这么长时间游学在另一个国度,是蛮刺激的一件事。我和爸爸都挺羡慕你的,特别希望你把自己的心完全打开,去感受完全不同于我们的文化……”

妈妈的亲笔信起了作用,韩西开始体会跟老师和同学相处的点点滴滴。他的英文名字叫Cody,但一开始,他的班主任就告诉他,希望他继续叫妈妈给他起的名字。老师的意思很明显:你就是你,你是最好的自己,没必要顺从我们的文化。韩西对此非常感激,这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1年后,要回中国时,大家给他的留言都很温馨动人:“韩西,你是最可爱的!”“韩西,你是与众不同的!”“你是个奇迹!”

其中班主任老师的话最打动他:“你能来到这个班级,是上帝奇妙的引领……我很荣幸能有你这样的中国学生。”

无可置疑,孩子在国外做交换生,让他们获得了压缩式的成长,那么在国内就没有这个效果吗?姬雪松认为,成长之道并不完全在于交换,它只是父母和孩子可以选择的途径之一。在国内,孩子也可以利用假期去各地游学旅行,让孩子参加各种夏令营等,任何历练对孩子来说都可能是有益的。

(摘自《心理月刊》)

猜你喜欢
家庭妈妈孩子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不会看钟的妈妈
孩子的画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