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患者血清IL-8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2-05-31 06:45王志刚
当代医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大肠癌意义血清

王志刚

大肠癌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急生命安全。近年来,虽然对于大肠癌的治疗有了大幅的进步,但大肠癌的转移和复发率仍达到50%左右[1]。机体的免疫功能与大肠癌的转移和复发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IL-8作为机体肿瘤免疫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较为准确地判定大肠癌的转移或者复发,对于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治疗和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研究中,对我院诊治的60例大肠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血清IL-8水平,并与60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09月~2011年09月期间,我院诊治60例大肠癌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1.3~80.4岁。根据Duke’s分期,处于I期的有13例,处于Ⅱ期的有23例,处于III期的有14例,处于Ⅳ期的有10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依据WHO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大肠癌。以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均来自本院体检部,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2.4~81.8岁。

1.2 检测方法

所有病例在未给予过化疗或者放疗等治疗时,于清晨空腹,采集3ml静脉血3mL,常温状态下,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取上清,-80℃低温冰箱中保存待检。术后1周,同样方法采集治疗后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的血样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技术公司,测定仪为意大利SEAC型免疫测定仪,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IL-8水平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大肠癌组术前、术后的IL-8水平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95.12±12.34),大肠癌组术后IL-8水平明显降低(62.18±10.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l。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IL-8水平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IL-8水平变化(±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大肠癌组术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IL-8(ng/L)术前 术后对照组(n=60) 24.67±8.74大肠癌组(n=60) 95.12±12.34# 62.18±10.28*,&组别

2.2 术前各期大肠癌患者血清IL-8水平比较:处于I、II、III、IV期的IL-8水平两两比较,P<0.05,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从I期到IV期,大肠癌患者血清IL-8水平也逐步升高,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术前各期大肠癌患者血清IL-8水平比较(±s)

表2 术前各期大肠癌患者血清IL-8水平比较(±s)

注:*:与I期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II期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III期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Duke’s分期 n IL-8(ng/L)I期 13 47.12±15.07 II期 23 67.89±16.77*III期 14 90.05±14.36*,#IV期 10 118.64±18.74*,#,&

3 讨论

IL-8是在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多糖等诱导剂作用下,由体内多种细胞合成的,调节体内造血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3]。像肺癌、食管癌、卵巢癌、大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细胞株都可以分泌IL-8,IL-8与癌细胞表面的IL-8受体结合,可以抑制细胞的凋亡,以及促进细胞的增殖。还有报道证实[4],IL-8还参与的浸润转移。

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分为Th1和Th2两个亚群,正常情况下,在机体内,这两个亚群处于平衡状态。当机体出现肿瘤时,患者机体内就会出现不同程度地Thl类细胞向Th2类型漂移现象,机体细胞免疫为主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继而导致肿瘤的免疫逃逸[5]。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大肠癌组术前、术后的IL-8水平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95.12±12.34),大肠癌组术后IL-8水平明显降低(62.18±10.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大肠癌细胞可能也分泌IL-8,同时,IL-8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联。

本研究中,处于I、II、III、IV期的IL-8水平两两比较,P<0.05,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从I期到IV期,大肠癌患者血清IL-8水平也逐步升高,表明IL-8可作为大肠癌术后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患者术前血清IL-8水平与Duke’s分期呈显著相关性,Duke’s分期越晚,IL-8水平越高。总而言之,血清IL-8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也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及判定预后的指标之一[6]。

[1]周文鹏,樊青霞,范魁生.IL-8在大肠癌的表达及意义[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7,20(11):6001-6003.

[2]周文鹏,吴金民,张行,等.大肠癌患者血清IL-8和MMP-3水平的临床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08,21(3):237-238.

[3]Ren Y,Cecilia L.Interleukin-8 serum levels in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rrelations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J].Clin Cancer Res,2003,l2(7):5996-6001.

[4]张梁,黄涵,袁锡华,等.大肠癌患者血清IL-8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36-37.

[5]许桂丹,邓巧颖,郭月凤,等.大肠癌患者免疫学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0,7(1):36-37.

[6]张毅,宫爱民,刘斌.大肠癌致急性梗阻62例外科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20):84-85.

猜你喜欢
大肠癌意义血清
一件有意义的事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