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农用链霉素防治魔芋软腐病试验

2012-06-06 05:52黄永生李晓军朱仕进马永升王丽
长江蔬菜 2012年20期
关键词:灌根链霉素软腐病

黄永生,李晓军,朱仕进,马永升,王丽

魔芋软腐病常在南郑县暴发成灾,已成为魔芋生产的大敌。为探究有效的药剂防治技术,2011年我们开展了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防治魔芋软腐病试验研究,为大田防治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北京瑞禾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产品15 g一小袋。

1.2 试验方法

共设9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试验地块为山区环坡条形平地,每个小区5行,处理内各小区随机排列。处理1:不施药(对照);处理2:6月28日2 000倍液灌根1次;处理3:6月28日和7月8日2 000倍液连续灌根2次;处理4:6月28日、7月8日和7月19日2 000倍液连续灌根3次;处理5:6月 28日和 7月8日 2 000倍液灌根 2次后,7月19日1 000倍液喷雾1次;处理6:6月28日2 000倍液灌根1次后,7月8日和7月19日1 000倍液喷雾2次;处理7:6月28日1 000倍液喷雾1次;处理8:6月28日和7月8日1 000倍液喷雾2次;处理9:6月28日、7月8日和7月19日1 000倍液喷雾3次。

1.3 试验实施

试验设在陕西南郑县青树镇的汉山村周从发责任田内,为环坡条形平地,宽8~12 m,长约100 m,面积 933.33 m2,海拔 1 000 m,行距 0.52 m,株距 0.33 m,折合667 m2栽3 885株,6月28日魔芋已完全出苗,划分小区,每小区5行,灌根处理每株灌150 mL,喷雾处理每667 m2喷雾50 kg。

1.4 试验调查

6月28日调查基本情况,每小区定点调查100株,7月 8日、7月 19日、7月29日、8月 8日和 9月20日调查发病情况、存活株数,并在9月20日测定各小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效结果

从防效结果看,灌根3次防效最好,7月29日、8月8日和9月20日调查防效分别达到88.92%、87.48%和89.90%;喷雾1次防效最差,7月29日、8月8日和9月20日调查防效分别为36.86%、48.43%和40.76%。总趋势是灌根效果优于喷雾效果,施药次数越多,防效越好(表1)。

2.2 产量结果

灌根3次处理的667m2产量最高,达1 844.96 kg,增产590.42 kg,增产率47.06%,喷雾1次的增产效果最差,增产 333.86 kg/667 m2,增产率 26.61%(表2)。

2.3 经济效益分析

由于灌根措施费工费药,对8个处理进行了效益分析(表3),用工成本按每个工80元计,667 m2灌根1次需一个工80元、喷雾1次需20元,每一小袋药按2元计,每1 kg魔芋按1.6元计。分析结果表明,这8个处理667 m2净增效益均在500元以上,其中以灌根1次的净增效益最高,为620.22元/667 m2,随着灌根次数增加,净增效益和产出投入比下滑。喷雾1次处理净增效益最低,为507.48元/667 m2,但产出投入比最高,为20.01,其他7个处理净增效益均在600元/667 m2左右,差别不大。

表1 不同处理的防效结果

表2 各处理的产量对比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表3 不同施药方法的经济效益分析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在魔芋出苗后使用,对魔芋软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灌根防效较好,喷雾次之,施药次数越多,防效越好。

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防治成本增加,净增经济效益和产出投入比下滑。综合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等因素,轮作地宜在苗齐后喷雾2次预防;连作地宜在苗齐后灌根1次、喷雾2次预防,间隔10 d左右。

该试验选择的地块为连作地,对照区发病较重,病株率高达44.33%,若魔芋软腐病发病较轻,防治后可能得不到理想的经济效益增加值。

猜你喜欢
灌根链霉素软腐病
噻虫嗪经不同施药方式施用后对桃蚜种群的影响
越冬茬蔬菜灌根防病技术要点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红薯黑斑病、软腐病的防治
三个萝卜主产区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杀菌剂灌根注意事项
农用硫酸链霉素正式退出舞台
生化法处理后的链霉素废水出水对斑马鱼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