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毕生纠结于“脱党”隐痛

2012-06-07 02:08李洁非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4期
关键词:牯岭李汉俊党籍

茅盾有一个毕生的隐痛。1920年7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建,发起人是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沈玄庐、俞秀松等,没有茅盾。不过,他很快就在10月份由李汉俊介绍加入了小组,并且翌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时,自然成为第一批党员。他党内资格之老,不必说在文人作家群首屈一指,即从全党范围论,亦属最早元老之一。从1923年至1927年,茅盾在上海、广州、武汉三地周游,从事过工人运动、宣传工作、秘密工作、党务工作、教育工作……除了没拿过枪,别的大都干过。

1927年,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汪精卫“翻脸”的迹象愈显。茅盾未雨绸缪,于政变前一周的7月8日辞去《汉口国民日报》总主笔,同社长毛泽民一起转入“地下”。隐蔽了半个月后,茅盾得到指令:拿着一张2000元支票,去九江见某人。到了九江接头地点某小店,见到了董必武。董必武告诉他:“你的目的地是南昌。”并要他继续带着那张支票。数天后,南昌就发生了“八一起义”,茅盾的使命显然与此有关。但当他去买火车票时,却发现车票停售了。这时,茅盾听人说,可以先到牯岭,从牯岭翻山下去即到南昌。就这样,茅盾上了庐山。上山后,“突然患了腹泻,来势凶猛,三五日内尚不能行动,又躺了三四天方能起床稍微走动”。这时,茅盾遇见曾在汉口国民党中央党部海外部任职的范志超。范志超告诉他8月1日南昌发生了暴动,“现在南昌是叶挺、贺龙的部队占着,情况不明”。范志超还在谈话中提到,过一段时间她就要回上海。茅盾说他“也要回上海”,于是约定“一路走”。8月中旬,范志超托人买来船票。船到镇江前,茅盾心生一计,“考虑到在上海码头上容易碰到人,不如在镇江下船,再换乘火车”。他把行李托给范志超,自己在镇江上了岸。刚下码头,茅盾便遇到军警搜查,那张支票被发现。茅盾急中生智,低声对他说,“这东西我不要了,就送给你吧”。那个兵迟疑了一下,就把支票塞进口袋里,让茅盾走了。80岁高龄的茅盾在

回忆这一段时,内心仍有不能面对的苦楚,一些关节处语焉不详。茅盾有这样一段自陈:“自从离开家庭进入社会以来,我逐渐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遇事好寻根究底,好独立思考,不愿意随声附和……但是这个习惯在我的身上也有副作用,这就是当形势突变时,我往往停下来思考,而不像有些人那样紧紧跟上。”1927年,他“停下来”,没有“紧紧跟上”。然而,这一停,却失去了党籍,中共历史上第一批党员的身份戛然而止。直到临终的时刻,在过去50年当中,茅盾曾先后两次请求回到组织,都没有如愿。

当年跟茅盾有着类似经历的郭沫若,1958年重新入党。郭沫若重获党籍时,茅盾以“形式”论之,貌似孤高超然,其实是一种遮饰,以掩盖内心的无望。终于,到了弥留之际,茅盾再也放不下这未了的心愿。茅盾口述了给党中央的一封信:如蒙追认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将是我一生的最大荣耀。

1981年3月31日,中共中央作出为茅盾恢复党籍的决定,“党龄从1921年算起”。那是茅盾去世的第四天。

猜你喜欢
牯岭李汉俊党籍
中央关于有严重贪污罪行须逮捕法办的共产党员应首先开除其党籍的通知
别庐山
李汉俊与中共“一大”
庐山 牯岭!Cooling!
停止党籍和开除党籍是一回事儿吗
李汉俊的革命遗产
李汉俊的初心 值得今天所有党员学习
庐山拾遗
王金平党籍案获胜诉
云中小镇牯岭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