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以秦皇岛聂口村为例

2012-06-08 07:54班远冲骆高远王媛媛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农户因子

班远冲,骆高远,王媛媛,张 红

(1.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2.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农户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细胞,农户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重大影响[1-2]。农户的状态与决策客观上是决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基层农户的状况能集中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基层农户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目前,农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关于农户可持续发展研究大多还停留在概念探讨、理论分析,其中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3]。因此,笔者从农户角度出发,研究其可持续发展状况,建立农户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

1 农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1.1 概念界定

农户是指户口在农村的常住户。农户数是指参加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并具有明确权利、义务的家庭户数。不包括在乡村地区内的国家所有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集体户。农户是中国社会有机体中生命力最强最基本的细胞,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济运行最底层和最基本的单位。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考察,文化价值观念和政治权利诉求都体现在农户这个基本的层次上,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农户是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

1.2 基础理论

农户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谋求农户生态发展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有序化与整体化的运作过程,其核心是农户的可持续性。笔者运用人口承载理论、人地系统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作为农户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2 农户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农户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

农户是一个包含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复杂系统,农户可持续发展评估应该是多角度、综合性的,需要对农户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4]。如图1所示,影响农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可以分为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方面[3]。

图1 农户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影响农户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5],这些因素从不同侧面制约着农户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就农户可持续发展评估来说,上述因素有些是相关的,所以在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时不需要把所有因素都考虑在内。

2.2 农户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根据农户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指标体系设置的一般原则,农户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置遵循下列原则:(1)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2)全面性和简明性相结合;(3)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统一;(4)规范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2.2.2 农户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根据前面叙述的指标系统建立的基本原则,笔者构建了由3个子系统、15个指标构成的农户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表1),其指标解释如下。

经济系统包括(1)农户收入:反映了农户短期(一年)内创造的总收入,用当年收入减去当年可变成本来表示;(2)农业对GDP的贡献:表示农户为社会创造的财富,用农业收入减去农业补贴;(3)参加保险的作物面积:反映了农户面对不可预期的灾害时收入的稳定性,用参加保险的作物面积所占的百分比表示。

社会系统包括(1)农业就业:用当年单位面积土地的工作小时表示;(2)劳动力的稳定性:用农忙时期所需劳动占全年所需劳动的百分比表示,这个值越高,说明农村劳动力人口越不稳定;(3)农业生产的持续状况:依赖于户主年龄和农场利润,当户主小于55岁或农场利润高于平均收入时,其值取最大值1,当户主大于70岁或利润低于平均收入时,其值取最小值0;(4)农业经济依赖程度:用农户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表示,如果指标值增大,说明农村人口的稳定性也增加。

表1 农户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环境系统包括(1)农业专业化:度量农田单作的趋势,用农田大宗作物的面积所占的百分比表示,其为负向指标,值越大,生物多样性就越少;(2)每块田地的平均面积:农田每块土地的平均面积反映了农业景观的连续性特征,其值越小,越有利于野生动植物的生存;(3)土壤覆被:用农田土地每年有植被覆盖的天数表示,雨水是造成土壤侵蚀的最大因素,因此,假设其值越大,越有利于保护土壤流失;(4)氮平衡:氮肥利用率平均为40%~75%左右,还有50%左右氮肥释放到环境中,用每年农田氮肥施用量乘以氮肥氮含量再除以2倍的农田面积表示每年释放到环境中氮量;(5)磷平衡:磷肥的利用率一般只有10%~25%,用每年农田磷肥施用量乘以磷肥磷含量乘以80%再除以农田面积表示每年释放到环境中磷量;(6)农药风险:用农户每年使用的农药量表示,它反映了使用农药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和农药的环境污染状况;(7)灌溉用水量:用每年农田单位面积利用水资源的绝对量表示,反映了农田每年需要水利系统的程度;(8)机械力使用:用每年农田农业生产需要的柴油量表示,其值越大,说明农田土地压实、板结越严重和燃油使用对环境的污染越大。

3 农户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聂口村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榆关镇东北部,历史悠久,区位优越,靠近省道S261公路、京沈高速公路、大秦铁路,是秦皇岛的近郊县抚宁县属下的行政村之一。地形主要以丘陵为主,海拔高度200 m以下。该地区气候是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冷而干燥;夏季多海风,潮湿凉爽;春、秋温暖适中。年降水量744.7mm,年均温10.1℃。附近有天马湖、洋河水库。该村人口约373户,总计约1 375人,总农耕用地约168 hm2,主要种植玉米、花生、水稻、苹果等。

3.2 数据来源

为了收集农户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笔者于2011年2~3月对秦皇岛聂口村100户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获得相关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3.3 数据分析

3.3.1 描述性分析 根据农业生产可持续指标把100户分为三类进行简要说明,22~55岁年龄段的农户农业平均收入最高、农业就业和劳动力稳定性最低,56~70岁年龄结构的农户次之,而71岁以上的农户农业平均收入最低、农业就业最高、劳动力稳定性最小(表2)。

表2 聂口村农户经济的基本状况

3.3.2 因子分析 笔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方差极大法旋转提取公共因子。相关性分析采用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 Bartlett球度检验[6]。统计量KMO的值为0.806,大于0.7,同时,巴特利特(Bartlett)球度检验计量的观测值为1 344.311,其自由度为105,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模型描述如下: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而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那么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7]。

(1)X=(x1,x2,…,xp)¢是可观测随机向量,均值向量 E(X)=0,协方差阵 Cov(X)=∑,且协方差阵∑与相关矩阵R相等(只要将变量标准化即可实现)。

(2)F=(F1,F2,…,Fm)¢(m

(3)e=(e1,e2,…,ep)¢与 F 相互独立,且 E(e)=0,e的协方差阵∑是对角阵,即各分量e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则模型:

F为X的公共因子或潜因子,矩阵A为因子载荷矩阵,e为X的特殊因子。

A=(aij),aij为因子载荷。数学上可以证明,因子载荷aij就是第i变量与第j因子的相关系数,反映了第i变量在第j因子上的重要性。

应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确定6个综合指标来解释总变量73.086%信息,每个因子载荷量如表3所示,然后以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6个因子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了秦皇岛聂口村100农户的可持续发展因子得分,如表4。

这6个公共因子能够充分反映农户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的15个指标。反映经济系统的是第2个公共因子,反映环境系统的是第1、3、5、6个公共因子;反映社会系统的是第4个公共因子。

表4 农户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

为了便于观察农户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笔者对因子得分进行分析,得出秦皇岛聂口村不同年龄段农户可持续发展中存在一些限制因素:(1)22~55岁年龄段农户可持续发展得分最低(-7.688)。这一年龄段F2经济指标得分最高,但是由于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使用过高,使得其F3、F5环境指标得分最低,而且由于该年龄段农户外出打工较多,农业稳定性差,F4社会指标也是最低值。所以其可持续发展得分最低。这一年龄段的农户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是农业劳动时间和科技投入少,环保意识差,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使用过高,造成土壤理化性变差、土壤板结、涵养水分和养分能力下降。(2)56~70岁年龄段农户可持续性处于中等水平(10.941)。这一年龄段的农户限制因素是农户科学文化素质低,依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技术,很难接受高科技产品,农业科技投入少等。(3)71岁以上农户可持续性得分最高(30.822),主要是其农业稳定性高,使用化肥农药少,环境指标得分高,但是其经济指标最低。这一年龄段可持续发展限制因素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等。

4 结语

农户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地区来说,能够促进其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8],但是秦皇岛聂口村的农户发展中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农户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聂口村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聂口村一要与邻村加强合作,改善交通条件,促进农业发展;二要加强灌区输水渠道的节水改造,加强地上水渠防渗加固,最大限度地减少输水过程的渗漏损失;三要加强集雨储水工程建设,以缓解干旱少雨季节的旱情;四要大力推广滴灌、微灌、渗灌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成本;五要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其次,要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农户的文化素质。聂口村农户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低(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7 a),因此,一要加强农村的义务教育,保证每一位适龄儿童都能享受义务教育,为农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要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提高农户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户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聂口村的农业投入的化肥和农药过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科学管理,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系统,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提高。根据聂口村的实际情况,可以发展以下几种生态农业模式:山区综合开发型(林—果—畜—粮—鱼—沼)、庭院经济型(猪—沼—果)、食物链型(秸秆—禽畜—沼气—食用菌—蚯蚓)等生态农业模式。

[1] 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 史清华.农户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浙江十村千户变迁(1986~2002)[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 郝 翠,李洪远,孟伟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对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161-166.

[4] 曹 斌,林剑艺,崔胜辉.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3):99-105.

[5] 乔家君,李小建.河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实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3):44-48.

[6] 卢纹岱.SPSS forWindows统计分析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7] 向东进,李宏伟,刘小雅.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

[8] 李小建,高更和,乔家君.农户收入的农区发展环境影响分析——基于河南省1251家农户的调查[J].地理研究,2008,27(5):1037-1047.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农户因子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