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居住区花境植物种类及其应用的调查分析1)

2012-06-13 06:20李金鹏董鸿飞李亚慧张起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针叶树花灌木花境

马 彦 董 然 李金鹏 董鸿飞 李亚慧 张起源

(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

花境是模拟自然界林缘地带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以多年生的宿根花卉、花灌木为主,经艺术提炼用自然斑状的形式混合种植于林缘、路边、墙垣、坡地以及草坪中央等处的一种自然式植物造景形式[1]。花境植物是花境设计应用的物质基础,随着花境这一景观形式的发展与延伸,其植物种类也在不断地丰富与扩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2-5]统计出目前花境应用的植物材料主要包括:针叶树,花灌木,宿根花卉,1、2年生草花,观赏草,藤本植物6大类。多样的植物材料不仅可以为设计者设计、创新提供便利条件,而且也可以增添花境景观的绿化层次,同时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尤其在居住区环境中,人们越来越注重花境在植物造景中的自然、舒适、美观的视觉观赏效果以及植物造景本身健康、生态的空间环境场所。因此,在长春市这种冬季漫长、植物种类有限的北方寒冷城市,对居住区花境植物材料的探索有利于优化居住区花境的植物配置和塑造北方地区人居环境的地方特色,为东北地区及周边城市居住区花境植物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1 长春市自然概况

长春市地处我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东经124°18'~127°02',北纬 43°05'~ 45°15';大陆性亚湿润季风气候,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较大,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燥寒冷期在6个月左右,年平均气温4.6℃,1月份平均气温为-16.5℃,7月份平均气温为23℃,极端最高气温为39.5℃,极端最低气温为-39.8℃;全年无霜期150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16.9 mm,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冬季西北风稍多,年平均风速为4m·s-1;年平均日照时数2 636.9 h;自然土壤为黑土与草甸土,土壤pH值为7.0 ~7.3,有机质质量分数为 2% ~4%[6]。

2 调查地点与方法

选择市区中心具综合职能区域的朝阳区,与城市中心功能互补的南关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二道区、净月区4个区域作为调查对象,在每个区域分别选择3个居住区,共12个样地进行春、夏、秋3季的实地调查,其中二道区选择:亚泰樱花苑、钻石城、阳光华尔兹;朝阳区选择:南郡水云天、盛世城、文庭雅苑;南关区选择:中海金域中央、龙泰富苑、自由花园;净月区选择:中海水岸春城、万科兰乔公寓、望月山庄。它们的景观环境建设都比较完善,已成规模,可以代表长春市居住区绿化现状及发展水平。

调查采用全面实地踏察和逐一记录的方法[7],一方面对居住区绿化水平、现状及花境类型进行整体观察,另一方面现场拍照并记录各居住区花境材料的植物种类,作为分析评价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记录并调查它们的生长习性、高度、观赏特性、种植位置和美化效果等。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2010年对长春市12个居住区花境植物3季实地调查,统计出长春市居住区花境应用的植物种类为46科75属98种,其中针叶树8种,花灌木33种,宿根(球根)23种,1、2年生花卉22种,观赏草4种,藤本植物8种。常用种类为38种,以花灌木和宿根花卉为主(表1)。

3.1 居住区花境植物应用现状分析

由调查结果可知,长春市居住区花境植物种类有98种,但常用的仅有38种,占总数量的38.8%,其中花境配置的植物种类以多年生花卉和花灌木为主体,较常用的是宿根(或球根)花卉10种、花灌木有16种,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分别占常用植物(38种)的26.3%和42.1%,基本符合花境配置的植物材料构成,但宿根花卉种类还明显不足(表1);由于长春市冬季干燥、寒冷时间长的气候特点,常绿植物仅以针叶树种类为主,阔叶常绿植物种类极少,目前,居住区中仅有德景天1种有少量应用,常绿针叶树中常用植物有5种,占常用数量的13.2%,且应用频率高,可有意识地利用它们营造针叶树花境类型,但在种类上还需着重增加;观赏草应用的种类很少,尤其在花境常用植物种类中尚无,说明它还未在居住区花境应用中普及。根据调查统计分析,目前利用率较高的有:松科、蔷薇科、忍冬科、木犀科、百合科、菊科;其他如柏科、鸢尾科、石竹科、唇形科、景天科、豆科、葡萄科等均有2种及以上植物得到应用。

表1 长春市居住区花境常用植物种类

3.2 花境植物中观花、观果情况分析

根据表1统计结果,发现长春市居住区常用花境植物中观花效果好的种类有30种,占78.9%;花期主要集中在暮春至夏、秋季;花色丰富多彩、变化多样,有白、黄、红、橙、紫、蓝等几个色系,其中黄色系有淡黄、金黄、橘黄等,红色系有粉红、橙红、玫红、紫红、深红等,另外,如榆叶梅、绣球荚蒾等花色会逐渐变化,观赏性极高。同时,调查发现,居住区花境植物在花灌木和藤本中有很多种类具有观果价值,其中常用花灌木中观果植物比例占25%(表1)。

3.3 花境观叶植物种类及应用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长春市居住区花境中观叶植物种类数量较多,占常用种类的34.2%,多集中在观叶花灌木、宿根(球根)花卉和藤本植物,其中宿根(球根)花卉观叶以绿色叶为主,如紫萼玉簪、马蔺、白三叶等共7种;花灌木和藤本植物观叶以彩色叶为主,如茶条槭、金山绣线菊、五叶地锦等共5种(表1)。彩色叶植物按照季节性可分为常色叶、春色叶和秋色叶[8],在长春市居住区花境中常色叶和春色叶植物很少,而秋色叶种类较多,除表1中常用秋色叶植物外,其他可用秋色叶植物有金焰绣线菊(Spiraea×bumalda‘Coldfiame’)、叶底珠(Securinega suffruticosa)等,在花境的配置中多应用彩色叶植物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季相变化,也可以增添绿化景观的色彩层次。

3.4 花境植物种植位置分析

花境植物按用途及位置通常分为镶边及前景植物(植物高h<30 cm)、中景植物(30 cm≤h<80 cm)和背景植物(h≥80 cm)[5]。由表1可知,针叶树中仅有铺地柏1种植物可做花境的前景或中景材料,其他均为背景植物。由表2可知,花灌木在花境中的种植位置也多为背景植物,常用的花灌木中在前景与中景位置的也仅有2种;宿根(球根)花卉和1、2年生花卉在花境中的种植位置多为镶边、前景和中景植物,可用做花境背景的植物数量偏少;而1、2年生花卉常用种类在花境中景种植位置目前处于空缺情况,需从可用的植物中选择推广应用,如万寿菊(Tagetes erecta)、黑心菊(Rudbeckia hirta)、福禄考(Phlox drummondii)、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等。综合可见,针叶树、花灌木与宿根(球根)花卉和1、2年生花卉在种植位置上互补,可相互结合而配置应用,以形成比较丰富且具有层次性的花境效果。

表2 长春市居住区花境不同类型植物的种植位置

3.5 藤本植物的应用分析

藤本植物在利用缠绕和攀援这一特性营造垂直绿化的同时,在花境中也可作为前景或背景植物材料使用。由表1可知,长春市居住区花境中常用的藤本植物只有五叶地锦和牵牛花2种,并且用量少,而山葡萄(Vitis amurensis)、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等体现北方特色的藤本种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应用,例如,五叶地锦、南蛇藤具有秋叶变红的良好观赏效果;山葡萄、五味子、南蛇藤具有很好的观果效果;牵牛花具有多种色彩的观花效果等,它们都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地方特色。调查发现,观赏南瓜(Gymnopetalum chinense)也在一些居住区单元一层庭院中有少量应用,观赏特点突出,能体现出居住区环境中的家园气息,可尝试大量推广应用。

4 结论与讨论

长春市居住区花境常用植物种类的观赏特性突出,在观叶、观花和观果方面都具有一定数量的植物品种,结合针叶树、花灌木与宿根花卉等植物材料在花境中互补的种植位置,能利用丰富的花朵色彩、多变的观叶效果以及累累的硕果合理的配置,营造出层次性丰富、生态性良好的混合花境这一造景形式。但长春市的花境植物种类由于气候、生物环境条件等地域性的差异与南部城市的应用种类及数量上有明显的不同。夏宜平等[9]报道杭州市花境植物种类有188种,陈志萍[10]调查得出上海市花境植物种类有130余种,而本次调查长春市居住区中花境植物材料仅99种,其中常用植物39种,可见长春这种北方城市的花境种类少于上海、杭州等城市近1/3~1/2,而且利用率低,因此,加大花境植物种类的繁育与推广应用势在必行,尤其是针对养护成本低、需用量大又明显缺乏的宿根花卉和低矮的彩叶(或常绿)花灌木,以便于花境在寒地植物种类缺乏的居住区环境中达到植物多样性、色彩丰富性、观赏季相性等更佳的美化效果。

长春市居住区中常用的针叶树种类有黑皮油松、臭冷杉、红皮云杉、丹东桧及铺地柏等,且应用频率高,能利用东北地区这一特有的常绿针叶树种类,相应加大景观持续性强的针叶树花境类型的应用,以营造冬季常绿景观的同时也能塑造适宜北方居住环境的地方特色。但总体来说,长春市居住区中针叶树种类还不够丰富,现已有蟠龙松(Pinus bungeana)、小龄红皮云杉等新的针叶植物材料的出现及应用,应继续加大针叶树资源的引种与开发利用。同时,还应考虑大量挖掘适宜于东北地区生长的其他阔叶常绿植物,如朝鲜黄杨(Buxus sinica)、富贵草(Pachysandra axillaris)、东北对开蕨(Phyllitis scolopendrium)等常绿植物,以丰富花境配置中的植物材料和类型。

观赏草已成为国内外花境植物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满足人们对居住区环境自然、野趣氛围的向往与需求[5,11]。但在调查中发现,观赏草种类在长春市居住区花境实践中应用的极少,仅有玉带草(Phalaris arundinacea)、香蒲(Typha orientalis)等种类的少量应用,在北京地区有关观赏草的应用几年前已有所研究[12-13],如斑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Zebrinus’)、长芒草(Stipa bungeana)等品种可在本地区进行试验考察,以至推广应用。

针对居住区环境,在挡墙、围栏、构筑物等场地空间布置花境时,应提高乡土藤本植物的利用率,增加垂直绿化面积,如五味子、南蛇藤、蝙蝠葛等,既能为花境提供背景植物,又可以起到遮掩和修饰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可丰富花境景观的层次效果和季相变化;另如山葡萄、观赏南瓜等果实具有观赏和食用的双重功能,能在居住区活动中心的廊架、景亭或是居住单元的一层庭院、屋顶花园中进行推广应用,以营造出城市居住区中特有的家园气息。

[1]马彦,董然.花境植物造景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1(11):189-192.

[2]van Dijk H.Encyclopaedia of border plants[M].Netherlands:Rebo Productions,1997.

[3]Lord T.The encyclopedia of planting combinations[M].Toronto:Firefly,2002.

[4]Milolajski A.Annuals,perennials,bulbs& roses[M].England:Southwater,2006.

[5]魏钰,张佐双,朱仁元.花境设计与应用大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6]长春市志编委会.长春市志:自然地理志[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7]宋禹辉.东北居住区植物景观营建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8.

[8]夏冬明.上海地区彩叶树木资源的调查及其利用[D].杭州:浙江大学,2006.

[9]夏宜平,顾颖振,丁一.杭州园林花境应用与配置调查[J].中国园林,2007(1):89-94.

[10]陈志萍.花境植物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以上海地区城市绿地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5.

[11]张智.观赏草耐旱性研究与景观配置应用[D].杭州:浙江大学,2007.

[12]苏醒.观赏草资源、配置及其在园林中应用前景的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13]武菊英,滕文军,袁小环.适宜北京地区的观赏草评价与应用[J].中国园林,2008(12):21-24.

猜你喜欢
针叶树花灌木花境
合肥园林花境应用与配置探讨
园林绿地花灌木修剪要点
北方园林花境设计创新与植物材料选择分析
浅析园林花境的应用与设计
花灌木在铁岭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凯里市花灌木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针叶树容器苗木培育技术
花灌木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问题探析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论花境植物材料选择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