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到文明

2012-06-13 03:54丁丽玲
健身气功 2012年3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气功文明

丁丽玲

编者按:健身气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几年中,健身气功事业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对健身气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作为一名健身气功管理工作者,在学习全会精神后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深入思考,以“从文化到文明”为题写下此篇心得体会,真切地感悟到要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自觉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当人类能够靠自己的内心去感知这个世界,当内心的感悟有所表达时,便产生了语言。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积淀的是多彩的文化。当文化从书籍走近生活,从圣殿下得寻常百姓家时,就成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

这是我在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时,涌荡在心中的感悟。全会所通过的《决定》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历史贡献。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人民在过上好日子的岁月里,孩子的笑脸更加甜美,老人的晚年更加惬意,社会更文明、更进步、更和谐。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器物可以照搬、技术可以模仿、管理可以参照;而唯独文化这一熔铸于民族灵魂的精神血脉具有极强的自主性,它深深镌刻着一个民族的鲜明特征,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先进的文化表现在教育、体育、医疗、科研、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同时,各行各业的文化建设又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加快社会文明进程。

中国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体现着社会文明软实力的强大功能。毛泽东同志早年就曾经提出:体育,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今天,体育同样以其特有的方式和丰富的内涵,发挥着健身、强心、益智、乐群的突出功效。

从事公务事业,只有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使命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实践中,才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解读和传承,才是对社会文明最好的创建和发展。

我是一名体育工作者,确切的说是为发展和传播健身气功服务的普通一员。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健身气功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她仿佛一轴美丽的画卷,记载着历史,传承着文化。能够亲历她的发展,是一种幸福。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这就需要各行各业的工作者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远离浮躁,但不能远离生活。文体工作者要更多地关注生活,创作出更多能让人在内心深处产生震撼的作品;教育工作者要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培育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那么,具体到我们健身气功项目,以什么样的作品融入文化大发展?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人民?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合一”的思想,“身心兼修”的方法,儒、释、道等诸子百家文化无不渗透在这一项目的方方面面。健身气功历经十年风雨,淘尽数千年浪沙而传承至今,是因为她的博大兼容之美和修身养生之效。

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带给人健康和谐的身心,优雅古朴的美韵。传承她、发展她、推广她,让健身气功造福人类健康;让这棵文化之树花香全世界,是我们健身气功工作者在建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所作的点滴贡献。

以优秀的功法传承文化。呼吸吐纳、导引按摩、仿生象形……,这些优秀的健身方法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上的史卷上熠熠生辉。健身气功像一条美丽的丝带,串起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着民族文化的血脉。

10年间,气功中心先后推出了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等9套普及功法和4套竞赛功法。这些功法继承了传统养生方法的精华,融入了科学的健身理念,有徒手的、器械的、站式的和坐式的,深受不同人群的喜爱。朝阳晨辉中,1万3千多个健身气功站点成为全民健身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高校比赛里,大学生矫健的身姿吸引了众多羡慕的目光。健身气功以优美的肢体语言,良好的健身效果,传承着导引、养生、服饰、民乐、礼仪文化,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百姓的健康生活中。

以精彩的活动宣扬文化。2011年9月的北京,金秋送爽,第14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对于劳动者来说,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对于健身气功工作者来说,这是荣耀的一季。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系列展示活动荣获国际奥委会颁发的群众体育发展与促进奖,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亲自为健身气功管理中心颁奖。

荣誉的背后,是受惠群众幸福的笑脸,是国际体育组织对健身气功项目的认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和赞赏。几年来,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共开展全国系列展示活动900多场,举办全国交流比赛12次,健身气功项目正式进入了全国体育大会和世界体育大会。精彩的活动既是我们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成为了宣扬健身气功文化的平台。

以独特的魅力走向世界。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体育无国界,越是民族的优秀文化,就越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健身气功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已传播到32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先后在境外举办表演展示、教学培训等活动3000多场,受众达13万余人次。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伦敦也举办了迎奥运健身气功表演展示大会。就在2012年4月19日,联合国举办了第三届“中文日”活动,健身气功又走进纽约联合国总部。所有这些都传承着文化的强音。健身气功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福人类健康上写下了可圈可点的一章。外国人喜爱健身气功,是因为她所具有的民族文化魅力和蕴涵。在他们眼中,健身气功已不再是普通的体育项目,她凝聚了中国几千年的养生文化,在举手投足之间,传播的是健康,传递的是中华气韵。

在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同时,也对我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考。抚心自问,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又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来认识健身气功,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她,以什么样的思路来发展她,这里面有责任、有自信、有自强不息。

责任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美好事物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责任中不仅有满腔的热情,更要有理性的认识。热爱健身气功,钻研健身气功,不断探索她的发展规律,才能担负起推动项目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大众健康的光荣使命。

自信是一种从容的人生态度。只有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的活力。自信不是盲目自大,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去伪存真,融入现代的科学理念,才能使这一传统体育项目焕发勃勃生机。

担当责任、树立自信的目的是要自强不息。自,就是突出项目自身的特点;强,就是要使健身气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健身气功虽然不是奥运项目,但她有着广泛的人群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项目自身的优势,让健身气功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气功文明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对不文明说“不”
乌当区委离退局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文明歌
健身气功基础知识(手型篇)
大足石刻优美的雕塑语言——气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