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工业锅炉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2-06-21 02:34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锅炉分会
电器工业 2012年10期
关键词:工业锅炉增幅锅炉

文/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锅炉分会/

锅炉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产业,同时锅炉行业也面临着各种挑战。锅炉行业必须坚持市场导向战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创新,在国家能源和环保政策的引导下,调整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制造、销售符合市场需求的锅炉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部分企业经济数据统计

1、具体指标分析

1)全年工业总产值(当年价)

统计企业(61家)全年工业总产值144.47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幅为15.16%,其中工业总产值增加的企业有51家,占61家企业的83.61%。工业总产值前3名的企业为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2)新产品产值

统计企业新产品产值为61.39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幅为9.99%;新产品产值占工业锅炉销售产值的比例由2010年的42.03%上升到2011年的43.26%,上升了1.2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前3名的企业为郑州锅炉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渭南锅炉厂、山东华源锅炉有限公司。

3)全年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

统计企业全年工业销售产值为141.89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幅为6.85%。全年工业销售产值前3名的企业为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4)出口交货值

统计企业出口交货值为3.16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降幅为23.38%。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例,也由2010年的3.10%下降到2011年的2.22%,下降了0.88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前3名企业为安徽金鼎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太湖锅炉有限公司。

5)工业增加值

统计企业全年工业增加值为33.54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幅为1.58%;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23.22%。其中工业增加值增加的企业有37家,占61家企业的60.66%。工业增加值前3名的企业为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万达锅炉有限公司、杭州杭锅工业锅炉有限公司。

6)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

统计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为5.38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1.05亿元,增幅为24.28%。全年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数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4.04%。

7)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

统计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2.98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0.56亿元,增幅为23.27%。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前3名的企业为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杭锅工业锅炉有限公司、江苏双良锅炉有限公司。

8)年末资产合计

统计企业年末资产合计为188.05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30.20亿元,增幅为19.13%。

9)流动资产小计

统计企业流动资产小计为127.60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资产增加27.53亿元,增幅为27.52%;流动资产小计增加的企业有46家,占61家企业的75.41%。

10)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

统计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为30.37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6.35亿元,增幅为26.46%。

11)年末负债小计

61家企业年末负债小计为120.51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32亿元,增幅为20.28%。负债额减少的企业有19家,占61家企业的29.69%。

12)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

统计企业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6.36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88亿元,增幅为17.49%。年末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企业有48家,占61家企业的78.69%。

13)主营业务收入

统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33.09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09亿元,增幅为13.76%;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的企业有50家,占61家企业的81.97%。主营业务收入前3名的企业为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杭锅工业锅炉有限公司、南通万达锅炉有限公司。

14)主营业务成本

统计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为104.25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2.62亿元,增幅为13.78%;主营业务成本增加的企业有46家,占61家企业的75.41%。

15)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统计企业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为1.22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降幅为0.42%。

16)其他业务收入

统计企业其他业务收入为10.70亿元,比2010年同期减少0.85亿元,降幅为7.34%。

17)营业费用

统计企业营业费用为6.41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1亿元,增幅为25.66%;营业费用增加的企业有39家,占61家企业的63.93%。

18)主营业务利润

统计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为22.17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幅为20.60%。利润增加的企业有43家,占61家企业数的70.49%;利润下降或亏损的企业有17家,占61家企业的27.87%。主营业务利润前3名的企业为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良锅炉有限公司、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19)利润总额

统计企业利润总额为8.09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幅为0.6%。人均创利为2.92万元/年。利润下降企业有21家,占61家企业的34.43%;在21家利润下降企业中有10家企业出现负利润。

20)工业中间投入合计

统计企业工业中间投入合计为95.98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15.27亿元,增幅为18.92%。

2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统计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平均值为169.38。受统计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前3名排序为杭州杭锅工业锅炉有限公司、安徽博瑞特热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胜利锅炉有限公司。

2、统计工业锅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汇总(见表1)

二、部分企业产品统计汇总分类及具体数据分析

1)按介质划分

据统计,2011年的热水锅炉生产台数比2010年减少7.23%,蒸吨数占总产量的比例比2010年增加1.94%,这说明热水锅炉的单台容量在上升,产品向着大容量的趋势发展。

2)按锅炉炉型划分

本年度按锅炉炉型划分的种类中增加了有机热载体炉和余热锅炉,因此相应的水管锅炉的生产台数和蒸吨数占总产量的比例产生了较大变化。

3)按容量划分

(1)据统计,2011年1t/h及1t/h以下小容量锅炉生产台数和蒸吨数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比2010年减少8.2%和0.4%。

(2)据统计,在工业锅炉产品品种中,容量大于20t/h的锅炉相对于中小容量锅炉来说热效率高,自动化监测控制水平较高,深受用户欢迎。2011年度,容量大于20t/h的锅炉生产台数和蒸吨数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比2010年增加4.1%和9.6%。

4)按压力划分

(1)据统计,2011年常压锅炉生产台数和蒸吨数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比2010年减少4.1%和增加3.8%。

(2)据统计,2011年P≤0.69MPa以下锅炉生产台数和蒸吨数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比2010年减少2.14%和0.19%。

5)按燃料划分

(1)据统计,2011年燃煤锅炉生产台数和蒸吨数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比2010年增加4.21%和2.94%。

(2)据统计,2011年燃油、气锅炉生产台数和蒸吨数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比2010年减少6.36%和1.45%。

(3)据统计,2011年生物质锅炉生产台数和蒸吨数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比2010年增加1.17%和0.53%。

三、企业年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1、2011年企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分析

总体来说,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其中受统计的61家企业全年工业总产值144.47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幅为15.16%,工业总产值增加的企业有51家,占61家企业的83.61%;受统计的61家企业全年工业销售产值为141.89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幅为6.85%,工业销售产值增加的企业有50家,占61家企业的81.97%; 受统计的61家企业利润总额为8.09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幅为0.6%,利润总额增加的企业有40家,占61家企业的65.57%。

2、2011年企业经营的主要特点

1)高效、节能、低污染环保锅炉是锅炉产品发展趋势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节能减排、余废热利用、分布式热电冷三联供等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项目。在国家优先发展内需、倡导节能减排、重点发展制造装备业等产业政策的驱动下,国内传统产业如石化、钢铁、建材、房地产、粮油、造纸、电力等市场需求趋旺,节能环保产业、固废处理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正迎来成长期,环保节能锅炉、特种锅炉市场呈现高速增长,各企业的节能减排类产品无论从市场反馈和实际合同的签订来看,增长势头较好,所有企业都在不断完善锅炉节能环保性能,最大限度满足区域内锅炉产品的更新、增容的需求。

表1 2011年工业锅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汇总

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积极顺应国家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减排政策性措施的进一步推进,用“传统+新兴”相结合的思路,在“十二五”期间对DZL、SZL等六个系列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组织科技力量进行自主研发,自行设计并形成、完善七个系列低碳、节能新品种,通过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上海新业锅炉高科技有限公司开拓创新,积极生产高效节能、低污染的锅炉,满足市场的需求。产品中生物质燃料的环保节能锅炉符合了国家的能源和环保政策,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燃油燃气锅炉在大中城市中将得到较快的发展;蓄热式电热锅炉系列产品随着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发展,其市场将进一步拓宽。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将企业的营销重点放在工矿企业节能改造、大型建筑区域空调等,采用锅炉和溴化锂中央空调组合销售的模式,推行绿色革新,提供高效、废热利用、多能源综合利用、系统集成、多功能型产品,并通过各种组合提供给客户最佳的方案,以实现经营目标。

2)着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

锅炉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产业,同时锅炉行业也面临着各种挑战。锅炉行业必须坚持市场导向战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创新,在国家能源和环保政策的引导下,调整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制造、销售符合市场需求的锅炉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中核动力设备有限公司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果断地调整了产品结构,形成了锅炉产品、核电产品、非标及钢结构产品(含风电产品)三大产品体系,逐步提高核电设备制造业务比重,并将锅炉业务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环保型、节能型的余热锅炉、大容量锅炉方向发展;同时培育和发展大型炼化、石油装置及风电、水电、桥梁建设等大型钢结构产品市场,通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不少企业在锅炉产品销售市场弱的情况下扩大压力容器产量,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江苏四方锅炉有限公司2011年全年销售收入比2010年增加98.25%,其中锅炉增加52.64%,而蒸压釜增加了98.81%。温州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锅炉产品因市场需求原因,产、销下滑35.6%左右,但压力容器产品产、销增长107%以上,一增一减,总体还是实现了增长。

3)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新产品开发

企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能够在“后危机时代”认识局势掌控方向,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上有了进一步加强,不少企业的科技投入总量呈增长趋势,并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扩大新品种的比例,注重开发有市场、附加值高的产品。2011年61家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2.98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0.56亿元,增幅为23.27%。在受统计的61家企业中有42家企业有新产品,比例为68.85%。

四川太湖锅炉有限公司2011年增加了对新产品研发的投入,投入37万进行新产品开发,新产品产值712万元。通过开发新产品燃磷炉和对油气蒸汽炉、流化床锅炉等进行设计更新,形成新的销售增长点,使全年工业总产值比去年上升了16.18%,工业销售产值比去年上升了14.92%。浙江特富锅炉有限公司自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审查以来,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从2009年开始,新产品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由于采用了许多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极大的推动了产品的销售。上海新业锅炉高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开发节能环保新产品,进行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资源创新和组织创新,以优质产品、优质服务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无锡太湖锅炉有限公司在巩固和扩大成熟、常规产品市场的同时,在垃圾焚烧炉、稻壳锅炉、大容量热水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次高压锅炉等特种锅炉上实现了新的突破,确立了新的优势,创造了多个第一,首台援藏供热锅炉、首台CFB油田注汽锅炉、首台小型垃圾焚烧炉、首台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100t/h大容量水管热水锅炉等,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地基础。山东华源锅炉有限公司积极借助“外脑”,与大学及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市场急需且前景好的产品——与上海交大合作开发水煤浆锅炉、与北京煤科院合作开发高效煤粉锅炉(均属于国家重点推广的洁净煤燃烧技术产品),获得良好的收益。

4)积极顺应市场需求,增加大型锅炉产品

随着大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旧区改造和工业园区的成片建设以及中心城区禁煤政策的实施,工业锅炉正朝着大容量、高参数、高能效、低排放的方向发展,一方面10t/h以下的小容量燃煤工业锅炉的数量逐年下降,逐渐被燃油(气)锅炉、电热锅炉等其他洁净产品取代;另一方面随着区域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等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大容量热水锅炉市场需求增大,加上各地政府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容量锅炉销售量萎缩明显,大容量锅炉受市场欢迎。目前10%的企业明确提出将工作重点放在研制开发较大容量锅炉上,其中广州天鹿销售大容量锅炉产品比重超过30%。

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为适应大容量锅炉产品对技术、生产场地等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积极与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解决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增加科技投入,每年引进一批科技人员,从事锅炉研究与开发工作,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同时公司积极规划,兴建厂房,并计划引进卷板机、弯管机等一批高技术、自动化的设备,积极为公司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创造有利的硬件条件。

5)主动适应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形势

受宏观经济和国家财政及货币政策的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锅炉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部分合同的付款方式较差,有的账款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占用了企业流动资金,加大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企业面对这种现象只能优化包括付款方式在内的产品销售合同,加大货款回收力度,提高资金周转率,加大银行信用额度,保证企业资金满足正常生产经营需求,同时控制制造成本及管理费用,争取企业利润最大化。

6)开源节流应对材料、人工成本的上升

2011年以来,企业的产、供、销各项投入,以及用工成本、材料成本均持续上升,其中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比去年同期上升了6%, 而产品价格却不能与成本同步增长。为保持企业的效益不下滑,各企业坚持开源节流,在节才、节电、节水上下功夫,以消化不利因素。

7)受世界经济恢复乏力影响,产品出口继续受阻

受统计的61家企业中,有19家企业出口产品 占31.15%;累计出口交货值为3.16亿元,同比减少23.38%。受欧债危机以及世界经济恢复乏力影响,产品出口继续疲软,出口受阻,市场整体出现下滑,合同推迟,订单减少。

8)资源能力的不足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近几年以来,随着企业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产品种类不断扩大和丰富,部分企业现有的生产场地、设备设施、人员配备等生产资源和能力明显不能与之相适应;部分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具有较高水平的、有相关经验的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严重匮乏。资源能力的不足已经影响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只有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人才引进工作、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合、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及时掌握最新技术信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才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管理能力,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工业锅炉增幅锅炉
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2022年1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对干熄焦余热锅炉运行爆管的几点探讨
欢迎订阅2020年《工业锅炉》杂志
工业锅炉标准规范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在用工业锅炉的化学清洗及腐蚀防止
2016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800万辆增幅比上年较快提升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方快锅炉(北京)低氮锅炉新品发布会在京召开
ForceControl在工业锅炉脱硫脱硝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