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家的担保生意困局

2012-06-23 02:49黄元鹏福建金融投资集团华兴担保公司董事长助理
中国商人 2012年9期
关键词:高利贷老高银行

文/特约撰稿 黄元鹏 福建金融投资集团华兴担保公司董事长助理

滩涂是介于大海和大陆的地带,那里涨潮时是海洋,退潮时是陆地。在这里生活的动物,既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游弋于浅滩里。虽然看似灵活,却永远无法长成大海的鲸鱼和陆地的大象,注定只能是小鱼、小虾、小螃蟹。

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不争的事实。企业在流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不得不冒着很大的风险加快现金流速,以“速”抵“量”。这样危险的运营方式,一旦资金在“量”上面出现一点点的缺口,就将因为“速”的原因,导致这个缺口被冲开。

都说“金钱如流水”,从这点来看,还真有点像洪水。

银行看重变现率高的房地产,而企业为了实现资金流速增长,普遍把资金投入到机器设备、存货、应收账款等方面,难以满足银行需求。于是,一个为企业增加在银行方面信用度的行业就诞生了——融资担保业。

下面,是一家民营融资担保公司的故事,也是整个中国大地上金融生态的缩影。存在即合理,这就是我们现下的金融困局!

暴发户的金融路

福建泉州早年乘着沿海和侨乡的优势,在体制转型的先期,因势利导、做大做强了许多企业。无论是上市保荐书上的安踏、361°、匹克、利郎还是判决书里的远华集团、开元贸易,都是那个时代的草莽英雄。这样的人大批存在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改革前沿,他们现在家室殷实,却仍然在事业道路上艰难前行。

改革开放的前期,那是一个真正英雄辈出的时代。吴德毅的父亲就是在那个时期,从一个在工地推车运泥沙的小工慢慢成为今天的房地产开发商。期间的艰辛和喜悦不必多说,收获金钱虽然是商人的最终目的,但对于“捞金”途径的认识,才是自身素质提升的表现。

原来的老吴和大家一样,一门心思专注于“做项目——售卖——赚钱”的商业模式。但随着生意规模越来越大,资金需求量也同步增长,自有资金渐渐无法满足生意规模的扩张。于是,老吴开始转向社会融资,用金融的杠杆撬起更庞大的产业和利润。

那时候,老吴还是个建筑商,像他这种企业,想在银行贷款难度相当大。

第一、没有什么固定资产。中国的银行业看重的永远是固定资产,因为它的变现率高。对银行来说,能保证风险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即使企业出事,无法偿还贷款至少手里还有可以快速处置的抵押物。

第二、缺乏相关资质。既不是央企也不是国企,不过是普通的民企,在银行眼里是“没信用”的代名词。

无奈之下,老吴开始频繁接触高利贷,有急需就找这些人融资。高利贷的利息虽然高,但人家做事不含糊,比起银行来说,对于老吴这种小微企业那真是救命稻草。

第一、速度快。银行即使给贷款,流程一趟下来一个半月是标准,两个月是刚刚好。高利贷一旦谈妥,第二天就能打款到账户,不会超过48小时。

第二、手续便捷。房子他们要、汽车他们要、金银首饰他们也要,甚至是几个企业主纯粹的信用担保也可以给钱。高利贷仅仅抓住“熟人社会”这个圈子,对一切可供抵押的物品甚至是关系进行贷款。

第三、操作灵活。银行贷款到期了,要继续贷,可以,先把款还了,再走一次流程,不长,也就两个月,钱大概就下来了。两个月,天啊,从中秋节到国庆节,从夏天到秋天。如果是食品行业,会错过中秋这个月饼大节和国庆这个消费旺季;如果是服装业,会在夏秋之际无法及时转换经营品种。

哪个企业耗得起?

可是高利贷就不同了。到期,没关系,只要一通电话,把利息先交了,爱用多久用多久。此外在增减额度、提前还款等方面高利贷都做到了比银行及时、高效。

当然,这一切不是免费的,甚至不是低价的,而是真正超贵的。一般来说,借款费用为每个月3%的利息,这就意味着,一年接近40%的利率,高不高,大家自己算算。

老吴是生意人,自然很会算这笔财务账,他觉得这无比高。他不愿意白白给别人赚走这一砖一瓦的辛苦钱,但又无可奈何,这钱毕竟不是人家强迫他借的,他只有在短期急需的情况下借一些,然后抓紧时间还钱。

老吴不是没想过自己做高利贷,资金他有一些,但是高利贷的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借钱后人间蒸发的事情常有,钱到腰包后马上变得一无所有人的更常有,总不能杀人吃肉吧?同时,高利贷往往伴随着非法集资的影子,这是一种犯罪行为,会被判刑的。所以,老吴也仅仅是停留在大脑构思阶段,没敢付诸行动。直到长子吴德毅留洋归来。

吴德毅,是老吴的长子,虽然书读的不好但家里有钱。

爸爸小时候没读过书,对于读书人有天然的羡慕加嫉妒感。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老吴很清楚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社会名流对于他这样没什么文化的暴发户永远只停留在“点头致意”的层面。他们从心底看不起这种没什么文化的人,也不愿和他过多地交往。

有鉴于此,富而不贵的尴尬境地,老吴对儿子的学业管教甚严,希望儿子能在自己“富”的基础上真正“贵”起来。怎奈孩子生性敦厚,不是书生的料,却生得高高大大,可能是武将的菜。

到吴德毅十八岁,眼看高考已经是无望,8分的数学成绩和16分的物理成绩,令老吴下定决心送儿子出国镀金。

加拿大卡尔加里的寒冬和荒凉,使吴德毅首次体会到东南沿海的厦门是多么温馨宜人。在那里的四年,他也算是乖乖读书,国内数学考8分的他,竟然也成了被人抄袭的对象。吴德毅这才明白,世上没有最烂,只有更烂!以前读不好书不是因为自己能力差,只因同学们太强悍,现在的他很享受这里的一切,原来在国内散佚的自信心也在万里之遥的异国再度凝聚。

毕业后,进入一家金融咨询公司工作了两年,吴德毅带着满腔豪情,回到了祖国大陆。回国的他,向老爸提出了自己的创业方案——融资担保公司。

吴德毅很清楚现代银行业的种种弊病,也了解高利贷的种种风险和好处。他的这套创业方案,就是在政府的框架下,搭建起一座银行和企业间增加互信的平台,让企业更容易、更快捷地在银行贷到钱。具体的作法是:成立一家融资担保公司,向银行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从银行取得相应的额度。然后,在该额度内,选择担保企业进行贷款,自己从中收取担保费实现盈利。

看起来挺复杂,但道理很简单。

为什么银行不肯贷款给中小企业?为什么他们做事情速度那么慢?为什么非得要固定资产作抵押?原因就一个:怕出事没人还钱。所以要贷给国有、大型、上市企业;所以要慢慢调查务必搞清楚企业情况;所以要有房产店面作抵押。

一旦有担保公司为企业贷款担保,银行就能很放心地房贷款了,因为即使企业不还钱,还有担保公司替他还账。这个时候,企业筛选也不那么严格了,放款速度也加快了,抵押物也不那么重要了。

正因如此,政府在各个地区都成立了国营的担保公司来协调银企关系,适当为企业增加银行信用。但国营的,大家都知道,有事不如没事,没事不如下班。担保公司也怕出事,所以他们老是无所事事。

这就是体制和市场现状的脱节,也正是这样的脱节造就了高利贷生存的空间。有鉴于此,国家在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颁布以后,逐步开放民营资本进入担保市场。本意是希望民营资本进入这个领域后,以更灵活的方式为企业服务,增加企业信贷额度,提高银行资金使用效率。但是,民营资本是纯粹的资本动物,他的眼中只有利润,他的行为只为了这个猎物。

趋利而来,许多民营资本迅速涉足这个领域。通过一定的资质(比如注册资本一个亿),取得银行的担保额度(一般是注册资本的3-5倍),在这个额度内对企业进行担保,直到额度用完。

以注册资本一个亿的担保公司为例,可以在银行为许多家企业担保总额为3-5亿的贷款。当然,这些贷款企业除了向银行付利息以外还要向担保公司付一笔担保费,一般为担保额的3%。这样算来,一亿注册资本的担保公司,如果能把额度用完,就有3-5亿的保额。以3亿来算,3%就是900万,以5亿来算,3%就是1500万。对于实际到位的那一亿资本金来说,这相当于一年9%-15%的回报,已经远远高于存款利率。

这还没完,一亿的注册资本是可以抽走的,并不一定要一直存在银行里。一旦验资完毕,担保公司就以各种名义从公司账户上将钱转走,一般能留个十几万就不错了。这一亿去了哪里?当然是去注册另一家担保公司,继续赚这远超存款的利息了。

由此,民营担保公司如雨后春笋,过江之鲫,层出不穷。

吴德毅的设想,正中老吴下怀,成立担保公司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为自己的企业向银行担保贷款。除此之外还可以产生客观的效益,不是一举两得吗?

很快,世尊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了,老吴当然不知道,儿子有更深远的算盘。

在国外,和同是富二代的同学们聊天中,吴德毅得知上海、浙江、深圳早就开始利用担保公司做高利贷的平台,说白了就是将高利贷的业务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对于担保公司担保的企业,一般银行给予的都是为期一年的短期贷款,小微企业在贷款到期后一般会要求继续借贷,这时候,赚钱的机会就来了。假设A公司通过世尊担保向银行贷款1000万,当贷款到期,为了能保留住这笔钱,A公司会先把钱还了,然后申请再贷一笔1000万。这就叫“借新还旧”,是非常普遍的融资行为。但是,这还贷的1000万如果从流动资金中抽走,企业压力将无比巨大。这时候,担保公司就会出面拍胸脯对A公司说:“没钱吗?我借你!”于是,一笔高利贷就形成了,世尊担保借给A公司1000万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利息每月3%-5%。

高利贷有高风险,万一银行贷款下不来,不就白白帮人家还贷款了吗?

答案是:不会!

以担保公司和银行业务员甚至是行长们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很清楚这笔贷款能不能下来,并以此决定是否借钱给A公司偿还。

这样没有风险的高利贷,正是许许多多担保公司追逐的目标,也是吴德毅希望实现的“价值”。

说干就干,吴德毅从父亲那里挪用了一亿元用于注册公司验资,然后招聘了三个业内的“老手”:总经理老高、部门经理老纪、业务员小梁,开始营业。

这三人原来都是银行员工,后来跳槽到担保公司,陆陆续续换了几家,吴德毅看了他们的履历很是满意,这么有经验的员工哪里找啊?赶紧收入麾下。

很快,老高他们就为吴德毅找来了大把客户,条件都还不错。同时,在老高的引荐下,吴德毅认识了某银行营业部的闻总经理。

客户和银行,老高都给吴德毅准备得好好的,看着业务开始起色,吴德毅在老爸面前越来越有地位了。空壳公司开始盈利,老吴心里也乐开了花,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到老了才发现这金融赚钱的门道。总听说“钱赚钱吓死人”,没想真的操作起来是这么可观。

短短半年时间,老高就为吴德毅拿下了24家客户,保额共计1.45亿元,保费收入接近450万。同时,涉及这些企业的高利贷也顺带做了不少,这部分也有200余万元的收入。

总之,围绕着“担保公司”这个平台,他们充分解决了企业一切正规或不正规的融资需求。企业可以找担保公司帮忙,到银行做“正规”的融资。也可以在供货商急着要钱的时候,找担保公司借高利贷,进行“不正规”的融资。

或许,在商业化的社会里,企业融资需求本没有“正规”与“不正规”之分,但制度与现实的脱节,造就了这个“利润丰厚”的产业。

金秋十月,随着业务的增多,吴德毅反而发现,钱有些不够用了。

世尊担保为企业向银行贷款进行担保,虽然不需要花钱,但前期调查还是要做的。这么费时费力的活儿做完,仅仅为赚那3%/年的保费,却担当者100%的风险,这事傻瓜才干!他们看中的是企业信息透明后,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的全面介入。

在掌握企业“机密”的财务状况以后,能做的生意可太多了。从进货垫款到销售回款,这中间企业资金脱节的地方比比皆是,需要用钱自然愿意找世尊担保。于是,吴德毅顺理成章地成了自己公司在保企业的财神爷。

放贷规模不断扩大,滚动资金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那一亿资本金早就被老吴抽走用到房地产项目去了,平时的高利贷都是吴德毅家里的钱在支撑。现在,家里的闲钱差不多都放出去了,可上门的业务有增无减。眼看着到手的银子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而白白流失,吴德毅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这一年不到他已经赚了接近800万元,但金钱的魔力就是使拥有它的人想要更多。

关键时候还是老高厉害,不愧是长期在这个行业打拼的高手。当吴德毅和老高说起自己的资金困局,老高轻描淡写地向吴德毅抛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关联交易”。

老高提出,由他出面搜集十家并没有实际贷款需求的“壳”公司,利用世尊担保为这些“壳”公司向银行担保贷款,等贷款下来以后,把这些钱挪到世尊担保来运作高利贷。

“银行利息+保费”一年也就10%左右,如果这些钱用来放高利贷,一年能赚40%,扣除给公司所有人的佣金还能赚20%,何乐不为呢?

“哦!”吴德毅恍然大悟,这担保公司不仅是能生蛋的母鸡,简直就是印钞机。

两个月后,十家公司总共5000万元的贷款顺利转入吴德毅名下八财贸易公司的户头,为他的高利贷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这时候,正是年底,要做贷款垫资的企业特别多,世尊担保的业务也做得如日中天。最多的一天,资金流量就高达1.2亿元,当日实现盈利36万。

吴德毅的腕表不再仅有计时功能,也充当着财富仪表盘的作用。

岁末年终,吴德毅在集团董事会上志得意满、器宇轩昂。刚刚回国一年的集团大公子,带着全新的业务模式,仅凭一个“壳”公司就实现盈利2400多万。散会后的晚宴上,许多跟随老吴多年的老臣和股东,都对老吴的这个儿子交口称赞。

吴德毅沉醉在炫目灯光和酒杯碰撞的成功喜悦中,所有看着他长大的长辈们都对自己刮目相看,所有公司员工都拜倒在自己的业绩前。

可是,他忘了,这一切的幸福都与角落里被冷落的三个人的努力分不开。

成败的萧何

金钱大概是我们这个科学昌明的现代社会中唯一拥有“魔法属性”的东西。它本是废纸或硬盘里的数字,却对于拥有它的人们产生如此不可解释的影响。凡是做资金生意的人,无一例外对金钱特别贪婪和计较,不仅想要更多,还非常害怕失去它。

这也许和工作经验有关,也许和金钱的魔力有关。

吴德毅聘请老高前对他许下承诺,“能赚多少,我给你15%”。彼时,吴德毅也没想到自己能在一年内赚2400万,当时一个刚刚从国外回来的大公子,觉得不亏是对得起父亲,能赚100万,就算是非常优秀了。那15%的承诺,在他心里不过是15万的代名词。

这话说了不止一次,毕竟,草业初创需要多次鼓舞士气。喝酒时,常常激励自己的部下,这15%是跑不掉的。随着生意日渐红火,这保证和激励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少。直到,该兑现的那一天。

年底,当老高和小吴总谈起那承诺的15%,小吴总顿时愕然,心里打起了算盘。他一边拖住老高,说自己和家里商量后再说,一边赶紧和爸爸妈妈商量这该如何是好。

老吴认为,这钱虽然是赚了,但是风险都是自己在承担,运作的资本金也是自己出,凭什么给他们那么多?吴太太本是妇道人家,和老公一起白手起家创下家业,是吃过苦的人。一听说才来一年就能拿走360万,立刻就不干了。这时候,暴发户与华尔街金融巨子的差距就体现了出来,他们还在用一砖一瓦的盈利来看待这360万的价值。如果吴德毅能够把父母的观念纠正过来,让他们认识到金融资本不再是衡量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而仅仅是赚取更多资本的筹码,或许,他的父母在认识和眼界上能够更上一层楼。但是,生性懦弱的吴德毅选择了沉默,这时,金钱的魔力再次显现,让拥有它的人紧紧地抓住,绝不放手!

结果没有悬念,钱在谁的口袋,谁说话算数。老高只拿到了40万的年终奖,老纪拿到了20万,做事最多的小梁只有可怜的10万。三个人总共70万,恰好比原定金额的零头多出一点点。

下象棋的人都知道,高手能算5步以上,但世界象棋天王卡斯帕罗夫说:“我只关心眼下的一步棋。”

虽然吴德毅在酒会上豪言壮语,第二年要争取盈利8000万,但眼下他已经下错一步。老高把杯中的酒一口喝光,对自己的两个手下说:“兄弟们,我们的钱是算利息的,一分都跑不掉。”说完,扬长而去!

春节过完,老高向吴德毅递交了辞呈,离开了世尊担保。很快,老纪也走了,如今硕果仅存的就只有小梁一人。

吴德毅先是把小梁扶上副总经理的位子,然后找了几个自己的同学、朋友到公司任职。他觉得,现在公司已经进入轨道,是该安插些自己的心腹,择日不如撞日,趁着这个时候进行人事变动再好不过。

第二年,虽然担保企业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内容已经改头换面,原来的一些企业纷纷改投老高新公司门下。吴德毅的那些同学、朋友,没有一个曾经做过担保,都是些夸夸其谈的酒肉兄弟,业务基本上小梁说了算。渐渐地,担保不再是主业,高利贷不仅取代了担保的主营业务地位,数额也越滚越大。吴德毅不是没有察觉,只是他认为这是企业上轨道的正常现象,本来他也不是真心要做担保,赚钱才是硬道理。第一年,做担保不就是为了第二年倒贷款时丰厚的利润吗?单笔高利贷数额也从300、500万演变为4000、7000万。高利贷价格紧随通货膨胀的脚步,很快从每天千分3涨到千分4,每月3%涨到4.3%,眼看着“日进斗金”的事业,吴德毅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座驾没多久就换成了全进口宝马X6,200多万眼都不眨就出去了。

或许是暴发户的天然属性,或许是金钱的常规魔力,吴德毅对自己很舍得花钱,对员工却越来越小气。年底,盘算下来总共赚了4000多万,他给小梁仅仅是10万的年终奖,比去年还不如。至于那些他招来的朋友、同学,有的只拿到象征性的2000块。公司赚多少谁比谁都清楚,这种给法分明是引爆怨恨的导火索。

第三年,刚开春,小梁就介绍了一单业务——1.7亿的民间借贷。抵押物是一处在建工地,正热火朝天地盖着呢。客人说了,这钱存进银行用来开存款凭证的,以此来出具资金报告。很快,3天就出来,专款专户,存折放在吴德毅手里,每天按照千分4收。吴德毅一想,每天千分4,那一天就是68万,三天就是204万。存折在手里,还怕他跑掉?做!

约定的日子,约定的地点,吴德毅在收了204万以后,一边让会计把钱打到对方的指定账户,同时他和同学刘钊、小梁一起陪客户在银行等钱款到账,以便立刻取走银行卡。财务一通电话通知小吴总,钱已经到账了,吴德毅立刻上前准备拿下银行卡。客人说了一句:“等等,我查查看,是不是真的到了。”吴德毅觉得也有道理,就同意了。

客人在柜台上刷了一下卡,然后输入密码。紧接着,又输入了一次,他回头对吴德毅说:“嘻嘻,太紧张,输错了。”稍后,从柜台里拿出一张凭条。对吴德毅晃了晃,说道:“谢谢小吴总,你去改密码吧。”吴德毅二话没说,拿起银行卡就到柜台更改密码。既然卡和密码都在手上,那还有什么好担心?这时,刘钊提醒他把短信通知办了,万一有什么变动也好提前知道,吴德毅觉得有理,就把短信通知和网上银行都办了,这回总算万无一失了吧!

回家数钱的日子吴德毅过得麻木了,他琢磨着接下去把他的那些同学、朋友全部辞退了,他们有什么用?就算是小梁,没有我的资金他能做成什么事?

从一个留学白丁,到年入大几千万,靠的就是一个“壳”而已。吴德毅沉醉在自己近乎疯狂的“吸金”能力里,别人都在仰仗自己的资本过活,没有一个是有用的,除了他自己。

当一个人自以为所有人都离不开他的时候,他其实正在众目睽睽之下渐行渐远。

恩怨的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

三天后,吴德毅没有等来客人还钱的电话,他有点不安。随即,他打电话给客人,关机。这下不得了了。他几乎是一深脚浅一脚地从卫生间走到卧室的电脑前,打开网银,用颤抖的手配合毫无规律的呼吸和一双5分钟没有眨过的眼球盯着屏幕,输入卡号、密码。弹出余额页面的一瞬间,吴德毅有一种血液被从头顶抽走的感觉。一口吸不完的凉气,似乎代表着他的身体对于氧气的缺乏:账户上只有1700多元。

城市的另一头,老高和老纪、小梁正把酒言欢。

“傻小子,以为靠他能赚那么多钱?”老高不无愤恨地说。

“是啊,高总,这次他算是完蛋了吧。”小梁顺着老高的话。

“欠我们那么多,既然注定要逃,不如介绍他多借一些再走。何况,还能把我们那部分连本带利,多好几倍还给我们呢!”老纪适时地插话。

“这行的水那么深,想和我们玩,他还得修行一百光年!”老高继续说。

“光年是长度单位!高总。”老纪说道。

“那就让他慢慢爬了,哈哈。”老高放肆的笑声透过窗户,飘荡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

原来,这个客人向老高借了几百万高利贷,逾期不还。老高人脉深厚,打听到这家伙外面欠了一屁股债,于是,就告诉他,可以介绍一个“金主”给他,但前提是他要5倍返还向老高借的钱。客人听到这个,简直是天大喜讯,他早就决定干一笔大的然后跑路,苦于市场上的大“金主”们都有非常灵通的消息来源,早没了下手的机会。这个送上门的哪里还能错过?

于是,在老高的安排下,由小梁出面与吴德毅谈生意。吴德毅一路顺风顺水,哪里有什么“风险意识”,即使有,也是一闪而过的模糊记忆。

当天,客人事先已经填写完转账单,放在柜台里,钱到帐后,他就借口查询余额输入密码。吴德毅哪里知道,他紧紧盯住密码是人家转账用的。难怪要输两次,第二次才是查询的密码,根本不是什么输错。

那一语双关的“嘻嘻,太紧张,输错了。”真是莫大的讽刺。

毫无疑问,高总他们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所有的悲伤、失望、恐惧甚至是莫名其妙,只有吴德毅去承受。当知道出了这种事,公司的同事一个个离开了他,因为他们觉得,“反正赚钱的时候也没分多少给我们,出事当然是避之不及了。”

这1.7亿,是世尊担保几乎所有“壳”企业套来的钱,加上吴家所有的可流动资金,再加外面用每天千分2.5筹来的款。就这么蒸发了,不仅回到三年前,还欠下一屁股债。

连锁反应瞬间发酵:银行催款如火如荼,经侦总队迅速介入,牵连企业捶胸顿足,吴家顿时化为尘土。

老吴三十几年的经营和积累一夕之间就化为乌有,催债的人挤满了吴家,能搬的都搬走了,剩下老吴夫妇孤零零地面对着曾经充满骄傲和自信的家。现在,连这个家也是银行的。

吴德毅和老吴进了班房,他谁也怪不了,只能怪自己。

资本的天性就是不断追逐利润,直到它倒在更强大的资本野兽面前。这有点像“夸父追日”的故事,毫无节制的市场造就了一个个“资本夸父”,他们逐利而来,力尽而亡。

中国的金融市场,在旧有体制的大陆和完全自由资本的大海间徘徊,创造了一批批不伦不类的“两栖动物”。一个合法注册、守法经营的融资担保公司,在干旱的大陆和丰润的海洋之间,走上形神分裂的道路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试想,有哪个民营企业家,会拿出真金白银为素不相识的人做“担保”?又有哪家钱多,愿意做这种3%/年的回报而承担100%风险的生意?

近年来,不断爆出民间集资的黑洞,在这一个个看似愚蠢的集资神话的背后,是民间资本缺乏符合其天赋特性的投资引导,是政策与市场间巨大的盈利空间,是一群纯粹的资本生物生活在金融滩涂的悲哀。

猜你喜欢
高利贷老高银行
江西银行
新语
油香
请你捧场
我国高利贷行为的刑法规制问题研究
记忆银行
退居二线
收高利贷
收高利贷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