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中群工工作的重要作用

2012-06-23 14:05□蔡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3期
关键词:责任工作

□蔡 萌 刘 曼

(保定日报社,河北 保定 071051)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提出的一个具有发展前瞻性的宏伟目标,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我们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具体的奋斗方向。党和政府适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任务而提出的。现在我国正处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跨越期,这是社会经济大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的时期、社会矛盾的凸现期、社会稳定问题的突出期。所以媒体面对这样的变化,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面对这样一个文化趋向多元和诉求趋向多元的时期,媒体的舆论优势,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作为媒体中与群众联系密切的群工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对群工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转变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找准群工工作的定位,在工作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在弘扬正气时引导和谐

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对整个社会总是能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媒体本身如何担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将读者引向和谐,非常重要。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是2005年最具有感染力的一个词汇,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一个是构划,一个是建设。而既然是要构建,那就需要一方面是要规划构建社会的总体阶段和一个时期中的具体目标;而另外一方面,则是要有一个全新的意识,使得媒体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媒体的舆论优势,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舆论宣传的贡献。这就需要从事群工工作的人员,首先要加强学习,在眼下则是要深入了解和谐社会的历史由来,也要完整阐述和谐社会的理想在不同阶段表述的含义。在选择稿件、标题制作中起到教育、解释、引导、鼓舞人民的作用,从而形成全社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共识。

在化解矛盾中体现和谐

如对政府所出台的一些新的政策措施,也许百姓暂时不能理解,或是百姓所反映的一些问题,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对于这样的一些具体问题,就需要有一个使之适应的过程。而对于那些社会舆论的理解和是否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这样的问题,以及百姓的诉求应该如何满足等等具体的问题,就需要依靠媒体的舆论引导来解决。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之后,社会会出现在人民利益更加一致的基础上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不同的利益诉求,也就意味着在人民内部的这些矛盾,将会是以往所不曾遇到的、现在以新的方式显现出来。这反映了人们在现在和将来一段时期内,人们的各种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而群工工作正好担任着沟通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化解矛盾的水平。化解矛盾水平高的时候,就是和谐社会构建成功的时候。媒体传播的信息和其中包含的观点、立场、态度、情绪等,要有助于矛盾的化解而不是激化。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向受众解释在构建和谐社会时的目标和方向,以及百姓应该如何看待自己与利益诉求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媒体的正确引导,解疑释惑、化解矛盾,使百姓心平气顺,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作出媒体的贡献。

在实施监督时突出和谐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社会各方的认知水平有高有低,媒体要开展积极的舆论监督,对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要及时提出忠告、劝告、提醒、批评、抨击、批判等,这些都属于舆论监督。媒体回应社会的分级程度一定要细。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适应这个社会构建的外部环境,而这个社会的构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些百姓不理解、或是一时不理解的问题,或是需要时日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些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的问题。这样一类的解释工作,是需要一定的舆论环境的。也就是媒体在如何对待构建和谐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问题,来促使解决的媒体的引导、梳解和解释工作,这正是媒体的优势。尤其是像一些市民节目和政务热线节目所起到的作用,甚至要比一些政府的文件和信访部门的接待,更能起到直接解决的作用。

媒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负有光荣使命和巨大责任。这个光荣使命就是要积极传播健康先进的文化,这个巨大责任就是积极创造和谐价值。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方面。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的媒体责任,我们要不断深化认识

至少有这样四个方面的责任,媒体应该很好地承担起来。一是促进社会共识的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已明显出现多样化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多样的社会要和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形成广泛的共识。媒体传播什么及传播中透露的立场、情感、态度,对公众能不能达成共识,关系极大。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媒体要知情、识性、明理,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二是有效动员激励社会的责任。构建和谐社会,媒体是一种重要的动员力量、组织力量、推动力量和干预力量,要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动员和激励社会方方面面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有力化解社会矛盾的责任。四是实施积极监督的责任。

承担起构建和谐社会的群工责任,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

当前,要很好地弄清楚与构建和谐社会有关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媒体可以组织专题研讨,包括请专家学者辅导,并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不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构建不起来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协调。全面不全面就看协调不协调,持续不持续也看协调不协调。协调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还有就是以人为本,当然这个“人”不是少数人,是广大人民群众。要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联系起来学,因为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二是学习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要注意把握好一些关系。如多样中谋和谐,矛盾中求和谐,发展中保和谐,公正之下促进和谐,民主条件下实现和谐等,要列出专题,把它们搞清楚。理论上搞清楚了,功底上扎实了,看问题的水平就变了。过去看没什么东西可写、没什么东西可说的,这时就会觉得可写可说。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问题,群工工作人员要把多样与和谐、民主与和谐、公正与和谐、发展与和谐、矛盾与和谐等问题都搞清楚。

三是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贯彻落实到所有的报道中,落实到报道思想、报道选题、报道作风、核心观点及视角和话语的处理、选择中。媒体报道标题很重要,受众认同不认同、反感不反感、响应不响应,主要就是看核心观点和标题。同时,还要好好学习语言学。■

猜你喜欢
责任工作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责任与担当
不工作,爽飞了?
缺的是责任与担当
选工作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