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人大代表热点聚焦

2012-07-07 11:37孟祥萌
中国科技产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人大代表实体经济

◎ 本刊记者 王 锐 实习记者 孟祥萌

本刊记者摄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珠海醋酸纤维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军表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企业要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需要强化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增强自主创新的信心与决心;二是导入优秀的管理工具和理念,使自主创新依照科学系统的方法有效开展,力求避免走弯路,做无用功;三是注重制度建设和氛围营造,广泛调动各层次人员的参与,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实现自主创新的全员“大合唱”;四是以人为本,培养完备的自主创新人才梯队。理顺体制机制,发挥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整合协调国内企业资源的作用,形成国内各企业之间协调一致、互相配合、联合攻关的整体联动创新的局面。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对于中小企业金融支持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工商联主席、省总商会会长冯钧平强调指出,银监会和央行要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深化机构改革,实施新的监管标准。各商业银行要划出一定比例的信贷额度,服务于中小企业。央行要在银行系统树立服务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帮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探索建立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小银行服务小企业的新格局。

“近年来中小企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随着经济发展,传统银行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发展其他金融体系(包括民间借贷)是金融发展的必经阶段。”为此,港区人大代表谭惠珠建议:一是国家成立政策性银行,提供优惠的贷款,扶持企业成长并加速推行利率市场化,引导资金合理配置;二是民间借贷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能帮助深化金融体系的发展,但同时需要配合有效的监管和开放的市场。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资金链问题,形成有序、有活力的民企融资体制,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中央政府责无旁贷。

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建议:一是加快推进金融、财税体制改革。尽快落实扶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供给,大力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专项性、区域性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各项贷款新政,及时出台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税收和财政政策,不断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要素保障,为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环境。二是正确把握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在鼓励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巩固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对于防止实体经济“空心化”、实现经济“软着陆”方面,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强调指出,今年要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坚定不移推动实体经济做优做强,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要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发展、优化发展、绿色发展,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工业经济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张德江认为,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认真落实好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发展水平。要通过深化改革、放宽准入、完善政策,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人才政策,鼓励社会将更多生产要素投向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的重大决策,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建议:完善规划布局,聚焦云计算、物联网等重点领域,推进一批重大项目,体现高端发展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示范应用,通过政府采购、“首台套”突破等方式,积累先行先试经验;探索市场化机制,促进产业与金融、产业与人才和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对于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惠州市科协主席黄细花强调,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突出弘扬中华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慈善文化、感恩文化,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应有之义。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指出,要继续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建议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注重顶层设计,形成资金保障机制、公共政策和法律规范机制,把中央的战略决策转化为惠民的实际行动。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表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世界软实力的竞争较量中确立了文化强国的中国坐标。2011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他建议在新的一年,要进一步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丰富内涵,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明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更好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猜你喜欢
人大代表实体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