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高新区的“人才强区”之路

2012-07-07 11:37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夏茵茵
中国科技产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威海高新区人才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夏茵茵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杨东鹤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威海高新区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建在地级市的国家级高新区,地处陆路交通末端,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匮乏,又没有大院大所支撑,产业基础几乎为零。建区20多年来,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一片荒滩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高科技产业园区。目前,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威海市的50%,高新技术产品占威海市的6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威海市的70%,专利拥有量占威海市的30%。先后被认定为中国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计算机外设产品产业园、实施国家科技计划(火炬计划)先进管理单位、山东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等称号。2009年6月,被科技部批准为山东省首家创建创新型科技园区。去年科技部公布的全国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最新排名中,威海高新区综合排名第22位,比2009年提升了3位。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全区坚持不懈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优化用人环境,创新引才机制,搭建聚财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吸纳高层次人才,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园区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目前,威海高新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到30268人,其中博士522人,硕士1825人,高级职称1594人;高级工以上1795人。与威海高新区企业长期合作的“两院”院士达到29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名,国家、省、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省“万人计划”创业人才第一层次博士各1名,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3名,省市首席技师9名。

大力推行“人才+项目+产业”、“人才+平台”的一体化引才模式

人才既是不可多得的智力资源,又是与技术、资金、项目等生产要素紧密相连的综合性资源。引进一个高层次人才,往往能够辐射带动引进一大批的创新资源要素。为此,威海高新区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引进高科技项目、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等结合起来,大力推行“不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作用”的柔性用人机制,不断提高集聚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层次和水平。

“引人才带项目”方面,先后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带来了一大批的高端产业项目。比如,通过引进留美博士创办了吉威医疗公司,研发出心脏药物涂层支架等高端产品,使国外产品价格由6000美元/支降到目前的1000美元/支,已累计销售60多万支,可为国内冠心病患者节省医疗费100多亿元;通过与浙江大学院士合作,共同成立人工肝技术联合转化中心,并在区内建立产业化基地,投产后每年可为社会提供2000台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人工肝治疗仪,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通过引进“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带来了总投资2亿元的高端光纤激光器项目,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引项目带人才”方面,通过引进银河风电设备项目,整体性引进了该项目的研发管理团队,包括2名博士、4名硕士、10名高级工程师、7名海外高层人才,主要研发生产世界上最新型的大兆瓦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产值最终将过10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风力发电设备研发生产基地之一;新引进的汉邦生物絮凝剂项目,拥有4项发明专利、30余项先进工业、技术水平位居世界一流。项目计划今年6月份投产,形成从环保设备到生物工程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下一步,公司将总部基地、研发中心从深圳整体迁至高新区,催生新的产业模型。

“以人才建平台”方面,通过引进人才,建立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创新团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际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先后组织实施了3项863计划,4项产业化示范工程,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十年成就奖等多项科技奖项,拥有10个企业标准,起草的碳纤维国家标准于今年3月颁布实施。依托新北洋的高端人才,建立了26人的研究团队,成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内专用打扫描领域唯一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设计、制造技术并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企业,累计主持或参与制订国家或行业标准10项。

“以平台引人才”方面,威高集团依托博士后工作站和泰山学者岗位,先后引进博士16名,其中“可降解止血纱布”项目,即将实现产业化生产,投产后年可形成产值16亿元。一次性医用新材料及其医疗器械的研制,制备可降解输液器,年实现产值3亿元。

搭建高层次、多功能的创新创业平台

没有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再优秀的人才也难以有用武之地;而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往往能够形成高层次人才不断集聚衍生的“洼地”效应。为此,威海高新区借鉴国内外人才载体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区内产业特点,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研发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途径,搭建起高层次、多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让各类人才队伍有发挥才智的舞台。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依托重点骨干企业,采取课题招标、项目对接、联建实验室等方式,帮助有条件的企业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联姻,构建全方位产学研合作体系,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项目带头人,主持技术诊断、课题研发和科研创新,开辟借脑兴企新途径。“十一五”以来,共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00项,产学研合作成果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0亿元。区内龙头企业威高集团与中科院等13家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聘用12名院士作顾问,在国内异地建立了9个研发中心;目前正与中科院进行深层次合作,计划未来10年内投入3亿元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在国内首开民营企业与中科院全面合作的先河。

搭建企业研发平台。鼓励引导企业制定创新项目开发计划,支持建设重点工程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打造优秀创新团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区内共有2个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技术中心、25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7个博士后工作站企业、4个泰山学者岗位、3个院士工作站。其中,山东新北洋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泰山学者岗位等平台优势,领跑热敏打印头研发前沿,被誉为全球打印机创新换代的“心脏”。另外,还有15家企业分别在加拿大、日本、韩国、荷兰、德国等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汇聚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双丰电子投资450万美元,在加拿大建立数字化石油传感器研发中心。经过三年攻关,目前已完成功能样机试制,今年将完成整体样机制造,成为全球石油物探传感系统重点生产企业之一。

搭建创业孵化平台。管委财政投资3亿元,建设了总面积13万平方米的火炬创新创业基地。整合了哈工大(威海)6万平方米的研究院,通过“民办官助”的形式,建设了省内第一家民营企业孵化器,全区孵化总面积达到26多万平方米,有37 名博士和4200名大学生在孵化器发展,在孵企业230家,其中32家在区内建厂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创建了省内首家“海外学人高科技创新园”。“海创园”成立以来,先后吸纳26个国家的300多名留学博士前来进行项目洽谈和对接,达成合作协议200余项,创办留学生企业35家。其中通过国家“千人计划”引进留英博士王仕伟创办了远航科技公司,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完整啤酒原料前处理工程的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5%。

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的政策服务环境

服务既是软环境,更是硬实力,是造就和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温室”。威海高新区注重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健全人才保障制度,激发各类人才的创业激情与活力。

完善优惠政策扶持人才。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专利奖励办法》、《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设立创业“种子”基金和创意产业专项基金,为进区创业人才提供扶持。对优秀骨干创业人才,一次性给予一定数额的安家费,并提供办公场所及厂房,300平方米以内的前三年租金全免,后三年减半收取;企业自进驻之日起三年内缴纳的所得税、营业税以及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区财政给予等额扶持,后三年扶持50%。此外,区财政每年还拿出不低于支出8%的部分用于扶持科技创新。

营造氛围激励人才。牢固树立“大人才”的工作理念,对创业有功的人员,每年都集中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广泛宣传,大造声势,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宽容失败”的园区文化氛围。在企业内部,采取股权制、期权制等方式,把技术创新、科研成果纳入分配,让一流人才得到合理收入。借鉴国外“期权股票”的做法,探索推行“虚拟股权”激励办法,实现了对创新人才智力贡献在利益分配上的合理量化,极大地激发了各类人才冲击科技前沿、攻克核心技术的内在动力。把荣誉给予勇于创新的人,威高集团的陈学利董事长先后当选党十七大、十八大党代表,新北洋集团的丛强滋总经理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吉成博士获得我市科学技术最高奖,黄玉东教授被聘为医用新材料研究岗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等等。

优质高效服务人才。在全区叫响“只要你来干,手续我来办”的口号,确立“寻找可行的方案,代替不行的理由”工作理念,建立综合服务大厅,从人员接洽、项目论证、到立项注册、开工建设,为创业人才提供“一站式”、“一条龙”、“一次性”服务。同时,建立了党工委统一领导的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实行领导干部联系高端人才制度,并下派人才联络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人才创业铺平道路,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创新型园区建设提供强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威海高新区人才
人才云
《威海港口》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威海达明新材料科技有限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威海五百年“云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