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之有方”才能“学之有效”

2012-07-09 21:47柴育青柴会恩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2年4期
关键词:古诗文本探究

柴育青 柴会恩

教与学要和谐统一。教师“导之有方”:适时的引导、指导、诱导、辅导,与学生共同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体验拥有知识的满足,克服困难的愉悦,感悟情感的幸福,才能“学之有效”。

整合 迁移 质疑 点拨 引导 指导 诱导 辅导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强调语文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和平台。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动手做、动情读、动笔写、动脑思,以探索者的身份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是只有教师“导之有方”学生方能“学之有效”。

一、整合前见,引导学生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前见是读者理解文本前就已经具备的阅读经验、价值观念、知识、思维方式等。它构成了理解的情境和视域,学生在进入文本阅读之前,他的世界绝不是白板一块。每一个读者都带着他的前见进入到阅读之中,正是读者的前见,作为阅读的创造性的力量,进入到文本中实现了阅读的意义。要使学生阅读顺利,作为教师就一定要整合学生前见,并不断地挖掘其前见、扩充其前见、整合其前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准确的理解文本。如执教《丰碑》一文,在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时“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又会属于谁呢?”教学时,可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这样的队伍”是哪样的队伍?整合学生前见,让学生吸取经验来“并文处理”,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底蕴,引导学生纷纷说出其心中的战斗英雄:有为了解放事业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烈火烧身时纹丝不动,严守纪律的邱少云(《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浴血奋战、英勇跳崖的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有用胸口堵住敌人枪口英勇牺牲的黄继光(《黄继光》);有舍己为人,一心带战士走出草地的老班长(《金色的鱼钩》);有了这些感动学生的英雄形象在眼前闪过,再引导学生理解“这样的队伍”是哪样的队伍自然就非难事了。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进学之功,贵在领悟。”教师要善于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会领悟、进学。

二、知识迁移,指导学生

在同组课文或同体裁课文中,故事情节、故事背景、语言环境、语言表达等方面是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可比性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知识可迁移的规律,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或共同点上去充分探索规律,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更好地阅读理解文本。如执教《望庐山瀑布》,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可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链接。“危楼高百尺”“桃花潭水深千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使学生明白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千”“万”等一般都不是真实的数据,而是用来形容极端的意思,至此,学生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理解难点则不攻自破。这样,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比,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三、质疑探究,诱导学生

“学贵有疑”。明人陈献章在《白沙子全集》《与张廷实主事》中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是学习的动力和表现,是探究知识的起点和目标,有疑才能解疑,解疑才能进步。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不善于组织由学生质疑展开讨论这一环节。有些教师认为那样浪费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些教师则担心学生的质疑会让自己难以驾驭从而出现尴尬局面。殊不知学生质疑探究可以直接生成许多问题情境,打开教学的新局面。如执教《地球妈妈》一文时,学生质疑:为什么称地球为妈妈?地球是谁的妈妈?地球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小小的家”指什么?这些温暖的小家是谁给的呀?“大大的家”指什么?……问题情境勃然而发,学生个个思维活跃,急于求得问题的解答。面对学生如此强烈的求知欲望,一个以“地球妈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自然就产生了。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一个学习探究的过程,学生在课外书籍、网络中搜集到了很多有关地球的知识,然后学生进行各小组展示、汇报交流,由此学生步入了更广阔的学习天地。随着探究活动的深入,教师循循诱导学生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段“地球妈妈真好,她让所有的孩子共有一个大大的家”来感悟文本深刻的内涵。这样,“变教为思”不以教为中心设计教学,而以学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师只有把“循循善诱”调谐到学生的“独立思考”之上,才会使教学和谐一致,学生才会“学之有效”。

四、难点点拨,辅导学生

在小学阶段,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其难有二:一难在古诗内容时空跨度大,远离学生生活经验,加上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很难与诗人达成共鸣;二难在古诗的语言风格远离小学生的语感,为了押韵、平仄的需要,在语序上与现代汉语也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小学生理解诗文的障碍。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先是逐字逐词逐句讲解,再讲解整首诗的意思,然后是学生识记,学生的学习兴趣淡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诗也是死记硬背,过后便忘。在教学中,不妨尝试“在难点处点拨,辅导学生学习”的教学古诗的方法。即首先让学生多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读通古诗后,就要了解这首诗的意思,这时,要鼓励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查字典解释字词的能力理解古诗、自主感悟。对于那些不容易弄懂的词或者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的词做一点拨,起个点睛作用。如《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元”通“原”。《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是“因为”的意思。《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在古诗中表示“跑”的意思。《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在古诗中指“妻子和儿女”。接下来可采用小组合作、同伴交流,让学生慢慢去探究,说说诗的大意。这里不需要学生字字会解释,句句能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再读古诗,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读多了,感悟多了,学生对其中的意思自然也就更加会明白。这样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深切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音韵美。

参考文献:

[1]王金霞.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M].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121-123.

[2]潘海燕.教师怎样进行反思与写案例和论文[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56.

[3]柳菊兴.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4]褚嘉耘.教学的化境[J].河北教育,2010,(10).

猜你喜欢
古诗文本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拟古诗”之我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品读古诗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