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2012-07-16 05:47王素君陈禹达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城市化服务业河北省

王素君,陈禹达

(河北经贸大学 市场经济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城市化是一种国际化的社会经济现象,服务业快速发展也成为当今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历史经验表明:在社会发展的初期,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因,随着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业将会取代工业转而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因,伴随着城市化出现的人口聚集也将成为服务业起步发展的重要前提[1]。

最早研究服务业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可追溯到1692年美国地理学家布莱恩·贝利,他提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城市化程度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国外学者雷·诺桑姆(Ray.M.Northam)[2]、辛格曼(Signalman)[3]、杨小凯[4]等,国内学者李江帆[5]、江小涓[6]、高敏[7]、张松林[8]等也从不同角度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研究;李林杰[9]等对河北省城市人口比重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两个变量进行了分析,得出河北省服务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水平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但城市化水平偏低已对服务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制约。以上研究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上揭示了服务业和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优先开发的区域——京津冀经济区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河北省,环抱京津,是京津地区的腹地,在京津环渤海区域甚至在“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借力首都经济圈建设,抓住城市化这一发展机遇,促进河北省服务业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河北省服务业与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现状

1.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城市化进程可包括起步、加速和成熟三个阶段,其中城市化水平从30%~70%的过程是加速发展阶段。近年来,河北省城市化水平增速较快,2009年为43.5%,这说明河北省已进入了一个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阶段。伴随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和城市功能提升产生的需求为河北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发展理论模型测算显示:当人均GDP小于100美元时,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①大致持平;当人均GDP达到500美元时,城市化率就会领先工业化率约20个百分点;当人均GDP继续增长至1 000美元左右时,城市化率就会领先工业化率近30个百分点。1980—2009年河北省的城市化率一直低于工业化率,但差距一直在缩减,由1980年的29.93%减少为2009年的2.58%。按照国际经验,一般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而河北省却是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3.河北省与京津城市化发展差距大。河北省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北京、天津两市。1980年,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7.62%、52.43%、12.98%,与北京、天津的差距分别为44.64个百分点和39.45个百分点。2009年,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85%、61.56%、43.73%,比2000年分别增长9.5%、5.4%、70.2%,且河北省与北京、天津的差距分别缩小为41.27个百分点和17.83个百分点。在京津冀经济圈中,北京、天津的城市化水平在2000年之后基本稳定,变化幅度不大,而河北省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幅度很大。预计2015年河北省城市化率将达到54%,城镇人口增加到4 100万。

4.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根据“两群一带”的城市发展战略,环首都城市群包括廊坊、张家口、承德、保定,城市化率平均为41.44%;冀中南城市群包括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城市化率平均为43.26%;沿海城市带包括唐山、秦皇岛、沧州,城市化率平均为47.56%。从全省11个设区市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的角度看,由高到低依次是:唐山、石家庄、廊坊、秦皇岛、邯郸、张家口、沧州、邢台、承德、衡水、保定。与全省平均水平43.76%相比较,唐山、石家庄、秦皇岛、廊坊4市高于全省,张家口持平,其他6市低于全省水平。

(二)河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

河北省由于自然资源和经济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形成了以资源型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循环模式,各地把发展资源型产业列为重中之重,抑制了对培育服务业等经济新增长点的强烈需求,这就造成了河北省虽然一直在提倡发展服务业,但服务业的发展总不尽人意。

1.起点低,发展缓慢。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在1 000美元~3 000美元时,服务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时期。但是河北省服务业在理应快速发展时却增速缓慢。2006年河北省人均GDP超过2 000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4.21%,2009年河北省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35.21%,服务业增加值3年增长1%,发展较为缓慢。

2.服务业就业比重滞后于其增加值比重。河北省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比重依次为“二、三、一”,就业结构处于“一、二、三”,其中,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加值比重分别从 1978年的 9.24%、21.02%上升到 2009年的29.27%、35.21%,差距从1978年的11个百分点下降到6个百分点。因此,第三产业大量吸纳劳动力的功能远未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3.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产业增加值偏低。河北省服务业内部结构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两大传统产业增加值比重偏高,金融保险业等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业发展不足。2009年,河北省服务业增加值居全国第7位,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两大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26.2%和24.9%,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13位;而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分别占8.4%和5.6%,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科技、居民服务业等行业在内的其他行业仅占34.9%,分别居全国第19位、第25位和第19位。

二、变量选择及数据的采集、处理、说明

本文在参考其他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河北省实际,根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原则,建立了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来综合衡量城市化水平(见表1)。关于评价服务业发展的指标,主要采用消除人口因素的人均服务业产品和劳务占有量、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及服务密度。选取1994—2009年的时间序列指标数据对河北省的城市化和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表1 河北省城市化和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

三、河北省城市化和服务业互动关系的实证检验

(一)单整检验

本文利用Eviews6.0软件,采用ADF检验法对URt、SEt两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结果,在对城市化综合水平(URt)和服务业综合水平(SEt)序列做二阶差分并进行ADF检验时,ADF检验值均小于5%的临界值,说明两个时序序列的二阶差分均为平稳系列。由此可知,河北省城市化综合水平(URt)和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SEt)都是二阶单整,即URt~I(2),SEt~I(2)。

表2 河北省城市化与服务业时序序列ADF检验结果

(二)协整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URt、SEt是否为协整,本文采用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的两步检验法,也称EG检验。

第一,用OLS方法估计河北省城市化(URt)对服务业(SEt)的回归方程:

第二,检验残差 εt是否平稳,即 εt是否是 I(0)序列。ADF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单整性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ADF检验统计量值-2.896 251明显小于显著水平为 5%(-1.968430)时的临界值,P 值(0.0077)小于 0.05,所估计残差序列 εt为平稳性序列,即 εt~I(0),这表明城市化(URt)与服务业发展水平(SE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说明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根据估计模型可知,从长期来看服务业水平每变动1单位,城市化水平将同方向变动0.805 703个单位,说明协整回归模型具有现实意义。

(三)误差修正模型

建立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的短期误差修正模型,得到:

检验统计量R2=0.615615,拟合效果较好。以AIC和SC为准则,经过多次试验发现VEC(2)效果较好,残差具有良好的正态性。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4。

表4 河北省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发展水平VEC(2)模型的估计结果

可以看出,河北省城市化和服务业的VEC(2)模型中,模型整体的对数似然函数(Log Likelihood)为29.630 37,比较大,AIC和SC的值相当小,这说明模型滞后阶数取2较合理。

上述VEC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的波动可以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两个方面来分析。长期均衡对服务业和城市化水平的短期波动的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说明误差修正起到重要作用。城市化水平(URt)和服务业发展水平(SEt)两个方程的误差修正项系数即调整系数分别为-0.215 739和1.060 756,这说明城市化水平对均衡关系呈现出反向的修正机制,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对均衡关系表现为正向促进。各变量的误差修正项中,△UR误差修正系数绝对值较小,而△SE的误差修正系数绝对值相对较大,这说明模型中服务业发展水平偏离均衡趋势后的回调速度比较大,误差修正对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波动具有更为显著的调整力度;同时也表明城市化的波动比较小。误差修正项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城市化未受到长期均衡关系的显著影响,而服务业则受到长期均衡关系的显著性影响。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是考察一个时间序列X是否是另一个时间序列Y产生的原因时一种常用的方法[10]。其基本做法是,首先估计当期的Y值被其自身滞后期的值所能解释的程度,然后检验通过引入序列X的滞后期值是否显著地提高Y被解释的程度。如果是,则称X序列是Y序列的Granger原因。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河北省URt和SEt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从表5中的P值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5%情况下,在滞后期为1时,P值分别为0.084 28、0.665 23,均大于0.05,接受原假设,这说明此时城市化和服务业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同理在滞后期分别为2、3时,同样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只有当滞后期为4时,P=0.029 63<0.05,城市化是服务业的格兰杰原因,反则不成立;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由此可以认为城市化是服务业的格兰杰原因,服务业不是城市化的格兰杰原因。

(五)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用于考察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本文在自回归(VAR)的基础上建立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标准差的冲击响应模型。根据Eviews6.0提供的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及河北省的城市化和服务业综合指标数据得出的响应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年),纵轴表示对冲击的响应程度,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代表了服务业或城市化对冲击的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从图1中可知:(1)给城市化水平一个正的冲击,城市化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信息有较强的反应,从第1期就开始稳定增长,并且此影响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服务业对城市化的一个标准差信息在第2期达到最低,但是也是个正的效应,随后效应开始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2)给服务业一个正的冲击,城市化对服务业的一个标准差信息的反应相对较弱,几乎趋于0;服务业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信息在前2期保持一个较高且平衡的态势,但从第3期逐步下滑,效应不断减弱。总体来说,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带来较大的正面冲击效应,服务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虽然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是强度很小,几乎趋于0,这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相一致。

图1 河北省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响应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1.从误差修正模型来看,短期内服务业发展水平每变动1个单位,城市化水平将同方向变动0.337 885个单位,这一系数较长期的协整回归方程中的相应系数0.805 703要小,说明长期来看,二者的影响更为显著。

2.通过对城市化和服务业做Granger因果检验得知:河北省只存在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滞后4期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服务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滞后1~4期都不能说明服务业的发展是城市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服务业虽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正向的作用,但效应非常微弱,服务业的发展不是城市化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这一点结论与发达国家一些发展实践有悖,表明了服务业发展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虽然河北省在发展战略方面进行了结构调整,但是成果尚未显现出来,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3.从短期和长期来看,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相互作用的效应差异明显。城市化水平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信息有较强的反应,而对服务业发展的反应相对较弱。服务业发展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信息刚开始有较强的反应,但效应不断减小,服务业对城市化的冲击的反应刚开始有所下降,但随后逐步增强,在第3期的时候就超过了对其自身的反应。从长期来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服务业发展的提高的正向拉动影响时间更长些,也更有效率;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虽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强度很小。这是由于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在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中,传统服务业比重大,现代服务业比重小,服务业对城市化发展的后续拉力较弱。

4.服务业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发展协调性较差,城市化对服务业带动力不强,与良性互动发展格局有较大差距。河北城市化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推动力指数为59.7,居全国第10位②。近年来河北省城市化步入快速发展期,城市化率年递增1%强,但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却下降,对生产总增长的拉动也有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4.9%下降为2009年的3.9%,进一步扩大了河北省与先进省份互动协调水平的差距。

5.服务业对城市经济依赖性强,低水平的城市经济导致低水平的服务业。通过对全国与河北服务业增加值与城市生产总值线性回归分析可知:河北省服务业增加值与城市生产总值关联系数为0.758,全国为0.621,城市经济对全省服务业总量的带动规模大约相当于城市经济总量的75.8%,带动效应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7个百分点,说明河北服务业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联效应与依赖程度均高于全国,但城市经济落后,使带动效应难以有效发挥。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化解河北省城市化与服务业“双重滞后”,推动其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如下:一是培育行业增长极,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力度。发挥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做大做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进一步强化主体地位;培育壮大金融保险证券业和房地产业,大力发展科研信息、咨询和旅游等新兴服务业,使其尽快成为全省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二是打造区域增长极。要立足于现有资源禀赋,整合优势,错位发展,以优势特色行业为抓手,培育“两群一带”(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沿海城市带)服务业增长极,构建竞争新优势。三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加快城市化进程,为服务业发展打造新的平台。根据河北省“两群一带”区域发展规划,积极发展区域中心城市,使其集群化向大城市发展,从而以城镇网络结构带动整个区域的开发,不断增强各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择优发展小城镇,在保持小城镇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择优培育重点中心城镇,加大力度予以政策扶持和资金上的重点倾斜,促使城镇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四是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注释:

①本文中所指的工业化率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用△UI表示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的差距。

②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10-11。

[1]郭克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2]Northam R.M.Urban Geography[M].New York:J.Wiley Sons,1975:65-67.

[3]Singelman J.the See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Seve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8,(5):1224-1234.

[4]杨小凯.发展经济学(中译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李江帆,黄少军.世界第三产业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

[6]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的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

[7]高敏.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8]李林杰,等.河北省第三产业与人口城市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9]张松林,等.对中国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双重滞后的一个解释[J].经济评论,2010,(5).

[10]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猜你喜欢
城市化服务业河北省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